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资治通鉴》札记09:范增,人杰也!


有思想、有态度、有品位,更有情怀

范增,人杰也!

     

      

写英雄,犹其是王朝的搭建者,往往见历史的波澜与纵深,仿佛是立体的水墨画,有九死一生的波荡,亦有南面君临的远景。即如张良的无军功,亦以其满腹经纶襄成大业,而屡为士子青睐。另一路,却是悲歌浩瀚,壮志难酬,如易水之别离,如击筑之慷慨,道不得谁对谁错,亦是各为其主罢了。余每每或读或写这些失路人物,满纸夕阳,甚或连行止都寂寞在他人的传纪里,徒然有“只手难扶唐社稷”的慨当以慷。范增算是一个,苏轼说“增亦人杰也哉!”

      

范增把古稀之年当作人生的开始,这有点象姜太公。70岁之前,范增只做了一件事,“索居家,好奇计,”和张良、陈平算是一路,加上年长,老谋深算一行中自然是关公舞刀的本份,张、陈之辈,见着也要惧三分。有例子为证。公元前204年,荥阳一役,刘邦求和不得,深以范增为患,只得拨四万斤巨钞给陈平搞离间计,估计又是项伯做卧底的功劳,居然离间成功。深感无奈的范增拖着病体,一路东行。东行本来向阳,且要归家,重操熟悉的旧业,可是此时的范增一定比离群的孤雁好不了多少。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空余孤冢在湖濡”。时年74岁。距其投奔项梁帐下也仅四年。

      

刘邦以胜利者的姿态评论结拜兄弟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后来的历史学家,包括一般的读者,没人对这个结论提出疑议,当然也包括我。苏轼在《范增论》中认为,项王对范增的不信任始自项羽杀义帝时,“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东坡的文章紧扣“知机其神乎”立论,趣范增要知时务,早点离开,“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文章极具气势。我却一万个不同意这个观点,即使冲着苏轼的《前后赤壁赋》,也不同意。

     

我以为项王对亚父产生嫌隙纯是离间的结果,而离间计之所以能成功,最关键的支点就是项伯,有了项羽的这个堂叔做内应,才把地球撬动了起来。大家一定记得鸿门宴吧,与刘邦约为儿女亲家的就是此人,首鼠两端,极为可鄙。这话我说的我负责。荥阳之战之后的形势,项王已占不了多少先机,于是这两个结拜兄弟隔着战场对话,项王要单挑,刘邦不同意,要斗就斗智。项羽生气,要杀死刘邦的父亲。刘邦说,那就分我一杯羹吧。后人多把“分我一杯羹”的版权归给刘邦,其实此典出自文王。昔日文王被囚里,商纣把文王的大儿子煮了羹要文王吃,文王无奈也含泪咽下。

      

这时的项伯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说:“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言外之意谁赢谁输还不一定,总得留个后路吧。奇怪的是,项羽却再一次听从了项伯的话,留下了包括后来的汉惠帝。由此可见,范增虽贵为亚父,他的被信任度远不如项伯。证据还不仅仅这一条。

      

胜利的一方有三个人评价了项王。一是刘邦本人,如上文所述,说出了项王的性格现象。一是,韩信,说项羽“有功当封爵,印元刂弊,不忍予。”此说最浅,只看到表面,王夫之就说,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韩信只佩做个军事家,不佩做战略家。下语很不客气。第三个就是陈平,说出了现象之下的本源,“项王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此子确是了得,比项王还了解项王。鸿门宴、荥阳对话,这两个历史当口,项羽都把天平倾到了项伯一边。而之前刘邦封汉王,本王巴蜀,也就是现在的四川境内,东部为巴西部为蜀。刘邦估计嫌地盘不够大,“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倚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美丽富饶的汉中盆地。与韩生看中的关中地区只隔着秦岭一线,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刘汉亦是据此地发祥。公元前206年,汉王以汉中为根据地,筑坛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逐鹿中原,平定天下,成就了汉家四百年基业。叙后的三国,刘备自立汉中王,诸葛亮屯兵汉中8年,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最终归葬定军山下。其险要如此,而项王却出奇的举重若轻,如此种种,不败何待。

      

然范增的悲误哀不止此。鸿门设宴,范增数目项羽,要除掉刘邦,是有一统宇内的心志的。而一心只想当西楚霸王的项羽,忙不迭地收拾金银细软,一把火烧了壮丽的咸阳宫,衣锦还乡去了。力劝项羽占据关中险要以图将来而不见纳的韩生说:“人谓楚人沐猴而冠,果然。”而失去亚父,只想称霸一方的项羽,在战场形势不利的情况下,自然同意了鸿沟之和,这次狼真的来了,刘邦本想就不想老实,大军随后掩袭而来。从“鸿门”到“鸿沟”,大家注意这两个词的距离,悲剧仿佛就是注定的。

      

范增的另一个致命失误在于没有谏止项羽杀义帝。义帝之立,是范增的首谋,诸侯以此服从,刘邦亦听从义帝的号令,“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功效本来就显露了山水。只是项羽怨义帝没有派他西入咸阳,让刘邦拔了头筹,遂弑之。致使上上之谋付之东水,范增亦功业未成,身先志殒,常使英雄泪满襟了。

      

是为范增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穿”的丞相陈平(二):叛楚投汉
陈平六计
处世智谋:刘邦大肆诛杀功臣,功高盖世的陈平,为什么独能善终?
大汉第一毒士陈平受封,是因为“六出奇计”?非也……他做的事史书上根本就不能写清楚
情同父子,陈平说给我四万金,一定让他们翻脸
陈平的计谋为什么被称为历史第一毒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