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资治通鉴》札记33:北魏贵族醉心于中原文化

有思想、有态度、有品位,更有情怀

北魏贵族醉心于中原文化

     

      

南北朝夹在两晋和隋之间,是一个极乱的乱世,时间跨度从公元420年至公元589年,长达169年之久。与政治一样,江南江北之文化,恰也隔江而治。

      

不是有一句诗么,“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江南当年佛事之盛。代表人物是梁武帝萧衍,以帝王之尊而崇尚释教,恪守过午不食的佛家戒律。萧衍在中大通三年(公元531年),两次幸临同泰寺讲佛经,十月己酉日,讲涅经七日,十一月乙未,讲般若经七日。然而,萧衍好心没得好报,公元549年,侯景作乱,萧衍饿死台城。

      

而北朝大体尚儒,尤以拓跋北魏为盛。

      

拓跋于公元386年立国,初称代国,同年四用改国号魏,史称北魏。公元439年灭北凉,统一北方。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东魏由权臣高欢控制,西魏由权臣宇文泰控制,北魏灭亡。纵观北魏140多年的历史,以异族入主中原,却极重视儒家传统,也是难得。

      

拓跋一次问李先:“天下何物最善,可以益人神智。”对曰:“莫若书籍。”拓跋很有同感,于是于公元399年,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书籍,悉放平城(今山西大同),让胡子胡孙们有书读。公元396年,拓跋攻占后燕的并州(今山西太原),始建台省,中央尚书郎以下和地方刺史、太守以下,皆用儒生。

      

公元444年,第三代魏主拓跋焘下诏,公卿大夫之子,皆诣太学,其百工商贾之子,当各习父兄之业,毋得私立学校,违者师死,主人门诛。读书成了一种权利,也是罕见。不过,禁百工商贾之子入仕,却是历代的传统。余私揣其思,大概是工商子弟,耳濡目染皆是斤斤计较,有违儒雅之故吧,这正如科举考试的严禁士子,青楼挟妓或粉墨登场一样。

      

比较彻底的是第七代魏主孝文帝,经过几代的培养,则醉心于中原文化。孝文帝本人儒雅多才,手不释卷。即使是出门在外,不管坐车还是骑马,仍不忘讲学论道。孝文帝擅长吟诗作文,常在马背上出口成诗,不改一字。自太和十年以后,凡诏书、敕文,皆由他自己撰写,不麻烦秘书。孝文帝重用儒生,在身边集结了很多诸如李冲、李彪、高闾等名士,形成了一种浓郁的汉化风气。

      

孝文帝在政治上的汉化改革是很有名的。当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想学胡人的能打战。到孝文帝,改了个方向,却想学中原的儒雅了。他一次对陆睿说:“我们北人每以‘北俗质鲁,何由知书’作为不读书的借口,朕听后,很担心。书难道只有圣人才读得懂?只是用心不用心罢了。朕修百官,兴礼乐,目的是为了移风易俗。朕贵为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何必一定要搬到中原去住?只是想让卿等子孙渐染美俗,闻见广博。若我们一直呆在北方,倘遇不好文之主,那真要孤陋寡闻了。”①于是,索性迁都洛阳。

      

公元495年,孝文帝元宏下诏征求天下遗书,只要是阁所无,有益时用者,都大大的有赏。同年四月,孝文帝亲至曲阜祭孔,封孔子后代四人、颜渊后代二人为官,择孔子嫡亲长门后人一人为崇圣侯,掌祭孔事务。这还不过瘾,元宏禁止胡子胡孙说“胡话”,统统改说汉语。官员胆敢在朝堂上说“胡话”的,就地免职。连姓也改了。据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其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姓拓跋。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所以改姓元。古人真是历害,普通的事情,弯弯绕,都能绕出名堂。

 

      

注①:原文:“北人每言‘北俗质鲁,何由知书!’朕闻之,深用怃然!今知书者甚众,岂皆圣人!顾学与不学耳。朕修百官,兴礼乐,其志固欲移风易俗。朕为天子,何必居中原!正欲卿等子孙渐染美俗,闻见广博;若永居恒北,复值不好文之主,不免面墙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敕勒歌文化】鲜卑贵族的宫廷乐舞
伟大的少数民族改革家——孝文帝
强极一时的北魏迅速衰亡真相:始于魏孝文帝的改革3
悟空问答
100位中国历史人物(42)——孝文帝
北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