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际利率法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总结

金融资产的内容有点繁杂,你说好好的直线摊销法不用,非得采用实际利率法,一会儿摊余成本,一会儿利息调整,非把'兄弟姐妹们'整糊涂才罢休。因为它不把购买债券时实际支付的款项与债券成本之间的差额作为'投资收益',而作为债券的利息调整(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这样就人为地增加了每期摊入到'投资收益'的处理了。


幕末1:马老大说的真好,几句话就把书上一大堆晦涩难懂的文字解释清楚了。。。


按教材的标准说法,实际利率法是指按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我通过俯瞰教材,总结会计实务中实际利率法的全部应用:



另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权益工具)不应用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法基本计算公式:①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②应收利息=票面面值× 票面利率;③期末摊余成本=初始金额-已偿还本金-累计摊销额-减值损失。

公式扩展一:期末摊余成本=面值-尚未摊销的利息调整(折价发行)=面值+尚未摊销的利息调整(溢价发行);

公式扩展二:期末摊余成本=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预计每年产生的利息流入的现值(实际利息-现金流入)+到期日产生的现金流入的现值。


其中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①扣除已偿还的本金。②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③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成本为该年年初的期初摊余成本。


东土难生:服了 当初那一段翻来覆去地啃 马老师一语戳破。

马靖昊说会计:比如'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就很烦人,容易把大伙整成糊涂鸟。它无非是不把购买债券时实际支付的款项与债券成本之间的差额直接作为'投资收益',而是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这样,人为地增加每期摊入'投资收益'的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际利率法在会计准则中的运用总结
应付债券实际利率法巧妙讲解“三部曲”
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第九章预习讲义(2)-注册会计师考试-考试大
会计偶得:摊余amortized、费用、应付与支付、递延所得税deferred
财务会计中的债券的实际利率概念不太理解
摊余成本和账面价值的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