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仲景的攻下十一法,没几个人见过!干货分享


   文章来源:中医当代名方



一、解表攻下法


太阳表证误下,外不解而邪陷于里,化热成实,或表未解而兼阳明腑实,或少阳半表与阳明里实同病。对此里有实积而外有表邪之证,如仅用表散,则邪热愈炽而里实更甚;只治其里,则表邪易陷而病邪乖张。故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留者攻之,立解表攻下法。若太阳兼阳明里实:如病偏于表,则当调和营卫,兼通阳明,以桂枝加大黄汤;如病偏于里,则行气泄满为主,兼以解表散寒,以厚朴七物汤。若少阳与阳明合病,当和解与通下并行,以大柴胡汤;如误用性温丸药攻下,证不解而微利,当和解少阳,兼泻热祛实,以柴胡加芒硝汤。


二、泻热攻下法


外邪入里化热,与大肠糟粕相结。对此肠胃燥实之证,如仅以清热,不攻燥实,则犹扬汤止沸;如配合攻下,则有釜底抽薪之功,燥实一去,邪热遁清。故宗热者寒之”“盛者夺之,立泻热攻下法。三承气汤苦寒攻下,宜阳明腑实之证。以大承气汤攻下最猛,宜痞满燥实俱备之证;小承气次之,宜痞满里实为主证,而燥热较轻之证;调胃承气汤为泻下缓剂,宜腑实初起,结而未甚,或津液受损,以燥热为主之证。又阳明热实,食已即吐,取欲求南薰先开北牖之意,以大黄甘草汤导肠中壅闭之大便。


三、理气攻下法


实热内积,气滞不行,气滞重于积滞之证。如仅通其里,则滞气难消;徒理其气,则积碍气行。故立理气攻下法,如厚朴三物汤行气攻下。


四、润肠攻下法


阳明燥热有余,太阴阴津不足,胃强脾弱,为津亏而有热结之证。若纯以滋润,则杯水车薪;徒事攻下,则愈耗津液。故宗燥者濡之”“盛者泻之,立润肠攻下法。如麻子仁丸,以养液润燥,泄热通幽。


五、利胆攻下法


阳明热郁不解,与湿相结。胃移湿热于胆,阻滞气化,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而为黄疸。对此阳明腑实兼肝胆湿热蕴蒸之证,利胆有助通腑,通腑亦可利胆。故宗木郁达之”“土郁夺之,立利胆攻下法。若湿热两盛,胃肠有积滞者,当清利肝胆湿热,攻下阳明热结,以茵陈蒿汤;如热邪偏盛者,清泄里实为主,以栀子大黄汤;如热盛里实者,通腑泄热为主,以大黄硝石汤。

七、逐水攻下法


饮停胸胁,澼积不散,或邪热与心下水相搏,热邪与水饮结聚。饮为有形之水,水气澼积,不同于水气停蓄不化的证候,不是用温化或利水可去,非用攻逐则不能胜任。故宗去菀陈莝”“盛者夺之,立逐水攻下法。蓄饮停胸胁,澼积不散,用十枣汤攻逐水饮。若饮热搏结而为热实结胸,偏上者制宜缓,以大陷胸丸逐水破积,峻药缓攻;如偏中下而急者,以大陷胸汤泻热逐水破积。又痰饮水走肠间,宜分消水饮,导邪下行,用己椒苈黄丸。支饮兼胃家实,宜疏导肠胃,荡涤实饮,以厚朴大黄汤。痰浊壅肺,宜宣壅导滞,利窍涤痰,用皂荚丸。


八、破血逐水攻下法


少腹为膀胱血室共居之地。当其血瘀水蓄,水血互结于血室之证,单治以祛瘀,则因蓄水不去而压抑脉道,使血行迟滞,终致瘀血难消;徒以逐水,则因瘀血障碍使津液敷布及排泄受阻,致蓄水旋消旋生,使水瘀互阻而加重。故宗留者攻之”“去菀陈莝,立破血逐水攻下法。如大黄甘遂汤,破血逐水攻下。

十、扶正攻下法


由于饮食不节、忧思郁结、酒色过度等原因,导致经络营卫气伤,瘀血内结。对此瘀血内结而又正气不足之证,纯以破血攻下,则正不支;专以扶正,则瘀结愈甚。故宗虚者补之”“坚者削之,立扶正攻下法。如大黄虫丸,攻逐瘀血,缓中补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用攻下法治疗疾病,涉及到许多方面
《伤寒论》泻下法浅析
(1)八法-下法、和法
李静老师《张锡纯师承学堂》精彩章节选录
第八章 下法 //大黄、芒硝 .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
国医大师张磊谈运用活血祛瘀法的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