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师谈王阳明龙场两次悟道

【明师传习录】

龙场悟道是王阳明一生的标志性事件。龙场开悟之后,王阳明才真正找到了内圣修持的明确路向;他建功立业的外王事业也是在龙场开悟之后开始的。

对于龙场悟道,我的老师庞鹤鸣先生在他所著的《传统修身法理》一书中提出一个独特观点:龙场悟道是两次开悟,第一次初悟,第二次圆悟,并非一次完成。

儒家和禅宗都有开悟之说,而开悟有顿渐。从王阳明《年谱》的记载看,王阳明龙场悟道似乎是典型的顿悟——“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

老师在《传统修身法理》(2016年出版)中提出:王阳明龙场悟道不是一次完成,而是经历了至少两次开悟,一次相当于初悟,第二次达到了圆悟(初悟和圆悟为儒家修持开悟功程的第一、二步,其后是彻悟和了悟,与禅宗的破三关——初关、重关、牢关不同)。

《传统修身法理》第二章《证悟学浅说》“禅儒证悟体认到的内容”一节中,引述了《桃岗日录》记载的王阳明对其早期弟子蒋信、冀元亨说过的一件事:

阳明先生曾经对冀暗斋(冀元亨)说:

一日在龙场静坐到寂处,形骸全忘了,偶因家人开门惊觉香汗遍体,谓释家所谓见性是如此。”

翻成白话文大意是:

有一天在龙场静坐,到非常安静的时候,把自己的形体全都忘了。因为家人偶然开门,猛然惊醒,发觉出了一身大汗。这跟佛家所谓的见性应该是一样的。

这显然与《年谱》记载的开悟不是一回事。《年谱》原文是:

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翻成白话文:

忽然在半夜对格物致知的意旨恍然大悟。在半睡半醒之间,好像有人跟我讲说这些道理,不觉手舞足蹈,欢呼雀跃,把随从们都惊醒了。这才明白我自性中具备所有的真理,以前向外界寻求大道是一场误会啊!

老师在《传统修身法理》中分析说:两处记载不仅语言文字不同,更重要的是按开悟层次的内容来对照分析,阳明与冀元亨谈的体验是初悟心体,《年谱》所载之悟则属圆悟的内容了。

王阳明在《朱子晚年定论》中对自己的龙场悟道有这样一段描述:

其后谪官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恍若有悟,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然后叹圣人之道坦如大路,而世之儒者妄开窦径,蹈荆棘,堕坑堑。

白话文大意是:

后来我遭受贬谪到贵州龙场,居住在蛮夷之地,生活上饱受困苦,历经心灵的震动,反倒坚忍了心性,恍然有所觉悟。经反复体验探求,历几度寒暑,再与四书五经孔孟程朱的主张相印证,有一天忽然大悟,就像江河决堤一泻千里自由地奔向大海一样浩浩荡荡。此时不禁感叹:圣人之道原来如此平坦,一直就在那里,而世间所谓儒者孜孜以求,却走进了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掉进深坑而不自知。

从这段文字看,王阳明龙场悟道先是“恍若有悟”,经体验探求,且经历了寒暑往来,再求证于五经、四书,方才得到“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之大悟。可见其开悟过程是层次递进的。

《传统修身法理》出版后,我曾就王阳明“龙场悟道”请教老师,老师做了比较详细的回答。当时,明东也在场。

老师: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是两次。第一次是初步见到心体,但生死未了,在“站在棚头看傀儡”的阶段(注1)。第二次开悟,是把体和用结合起来了。

他前边出的预知功能(注2),他只是个功能,他还可以受到气场的干扰。你(别人主导的)气场强了,他功能可能就发挥不出来。

他的龙场悟道,我还是坚持他是两次悟道。他跟冀元亨讲的那一次——他自己在家里边,家人一开门,他一下子开悟了。那次是初悟,他认识到自己的心体了。知道心体了,但他(当时)不知道怎么讲这个问题。他想:这个不跟佛家一样吗?这跟佛家讲的明心见性是一样的,所以他就没敢讲(担心被说成是禅宗之悟,这在儒家很忌讳)。

这次他是初步见到心体,但对于生死这一关还没有过,是临济(禅宗临济宗祖师临济义玄)所说的“生死未了”。就是“站在棚头看傀儡”的阶段,自己还没有了(音liao,指真正的开悟)。

然后,第二次那个悟,他就把这个心体——从那个时代来讲,就是把心的体和用,和这个社会(意识)结合起来了。和儒家的天理,和这个结合起来了。他这个体和用结合了,但是这个结合,那个时代他只能这个样子。他就有自己的想法了,一问(自己内在),儒家的东西都在里边,其实,这个是参照系又在起作用了。这个参照系,在咱们那个知的层次里边,他是比较深层的意识。王阳明这个“良知”,是比较深层的。他对这个道德,他认为是先天的,不是后天来的。这样他就和这个社会结合上了。这个就是知,他从心体发出来的知,这个知就是心性——心的这个性的特殊性。这样,心性的特殊性和这个社会结合起来了,从觉知到知觉。他自己说嘛,我这个良知,是从九死一生练出来的。尤其是经过平宸濠以后。这个知不是普通人的知啊,是他王阳明“里边”那个知啊。这个知,来了事就知道该怎么去做,就像人在一个河里驾了个小船,该怎么拐弯他自己就知道怎么拐。就凭那个知,决定自己的行为准则。圣人也有磨难。但是他会自己避过去。高攀龙(注3)就没避过去。他虽然说王阳明怎么怎么着,但王阳明的悟境比他高。

高攀龙,第一,你不知道自己有磨难,第二,有了磨难,你不会避开,只会自杀。王阳明那时候(指平宸濠)这么大的难,他知道怎么去做。他那时候,只要错一步,那都是杀身之祸。每次他都是做得非常的合适。


包:发而皆中节。

老师:对。捉到宸濠时,皇帝让他给放了,他说不能放。他就知道该交给谁。按那个就成功,不按那个就失败。王阳明就是每一步都知道应该怎么做。这就是他第二次悟了之后,他(心体)跟这个理,儒家这个理,结合到一起了。这样一结合,他首先就是能知行合一。

包:您说这个第二次开悟就是在龙场的第二次吧?

老师:在龙场啊,在那个石墩里边嘛。

所以他一出山就能打胜仗了。

那时候他跟那个席书,跟他讲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不是我们说的知识和行为(合一),而是你内心里边那个知,你自己真知道了,就(已经)是行。你有个念头,念头一起,就已经是意识里的这个行。不是行为里边的那个行。当然他这里边讲修养,是说有个善的念头,就是个善,就得保持他,接着修;有个恶的念头,还没有成为行为,你就得把它克除掉。知行合一,就是你有了念头就是行了,你要把这个不好的念头去克除掉。知行合一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这就是去恶行善。

明东:就是一念发动处,就是要善。

老师:哎。就是念头一动,就是行。

所以他这样讲“知行合一”呢,很多人还是不理解。不理解怎么办?就让他们练静功(静坐)。练静功后来不少学生又出了毛病了,王阳明又再提“事上磨练”。

包:哦——谢谢老师!

1:棚头弄傀儡:出自“临济三句”,此三句是临济宗传授禅法、接引弟子的三重境界。第三句“看取棚头弄傀儡,抽牵都借里头人”,是禅师接引弟子的初级境界。从字面理解,是说演傀儡戏的师傅,手里拿着一把提线工具,直接控制着木偶傀儡的一举一动,“抽牵都借里头人”。临济宗用这个意象作比喻,是说对于刚刚开始修行的人,老师要教导他们注意体察自己的意识本体对言语行为的控制,此时修行者的体和用、和身体的每个动作还不能很自然地相合,就像演傀儡戏的人,动作还有些机械。

详细解释请参看本公众号文章《未经拟议主宾分——听老师讲临济三句》

2:王阳明于弘治九年考进士落第,回家乡绍兴复习备考,路过南京时向尹真人学道。此后在家乡修道,身心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于静境中内照形躯如水晶宫,忘己忘物,忘天忘地,与虚空同体且出了预知和感知功能。《年谱》记载了弘治十五年八月王阳明的一则“先知”故事。当时王阳明从京城告病归越,在阳明洞中行导引术。一日友人王思舆等四人来访,人还在山下,王阳明已经派童仆前往迎接,并让童仆说出他们一路前来的情形。那时没有电报电话,更没有手机,朋友们并未告知王阳明他们要上山拜访。显然,王阳明预知到他们的行程,并感知到了山下路途中他们行路的状况。

3:高攀龙(1562-1626),明代理学家,东林党领袖,思想上受孟子、程颢、张载、朱熹、王阳明影响,提倡实学;修持上主张静坐,“半日读书,半日静坐”,坚持数十年,推崇“平常”、“清静自然”。开悟程度大约是圆悟,悟境颇有典型意义。1626年受诬陷后自杀,反证其悟境不彻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王阳明龙场悟道到底悟出来了什么?
“龙场悟道”,看明代奇人王阳明如何在逆境中涅槃重生
“知行合一”的由来
王阳明的思想精髓,对当代人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王阳明的修炼方法
王阳明遭遇的四重困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