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遥古城墙竟是这样修复的?张壁古堡千年古地道竟这样惊现于世!黄河电视台《文明守望》第二季“走进古建”...



 《文明守望》第二季围绕走进文物建筑——援手文物建筑,传承文化根脉”主题,开展“山西十大保护古建人物”评选。栏目特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吕舟、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成员 李永革、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张之平、考古学博士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助理 副教授李志荣、著名主持人 国家一级编剧赵保乐等走进演播室,聚焦山西古建瑰宝,解读千年历史文脉,关注保护古建人物,留住村落美丽乡愁。黄河电视台每周六晚八点,让我们一起致敬中国古建,守望中华文明!


平遥镇国寺万佛殿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先民们在这块写满文明密码的绿叶型版图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物资源。目前,全省现存不可移动文物53000余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处,国保单位452处,省保单位48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466处,可移动文物542600余件(套),几乎架构起华夏文明延续演进的完整脉络,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文物资源大省。

山西文物得天独厚、博大精深,而其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在于古建筑,数量多达28000余处,可谓浩如烟海、灿若繁星。在这个古建筑谱系里,有气势磅礴的石窟,有巍峨连绵的长城,有瑰丽神奇的佛塔,有鳞次栉比的寺观,有鬼斧神工的楼阁,有余音绕梁的戏台,有车水马龙的城池,还有充满沧桑的民居……俨然一座蔚然壮观的“中国古建筑博物馆”,演奏出一部中华民族艺术创造的雄浑史诗!


2018
06
16
是谁登上了第一期节目?


    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遥县内,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

    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在古城的外面全部用青砖包裹。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2009年,平遥古城荣膺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


    日升昌票号成立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山西省平遥县西达蒲村富商李大金出资与总经理雷履泰共同创办。总号设于山西省平遥县城内繁华街市的西大街路南,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是中国民族银行业的先河,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其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



   双林寺始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坐北朝南,庙群占地面积约为一万五千平方米,内分东西两大部分。西部为庙院,沿中轴线坐落着三进院落,由十座殿堂组成。前院为释迦殿、罗汉殿、武圣殿、土地殿、阎罗殿和天王殿;中院为大雄宝殿和两厢的千佛殿、菩萨殿;后院为娘娘殿和贞义祠。东部为禅院、经房等。寺内十座大殿内保存有元代至明代(公元13~17世纪)的彩塑造像2000余尊,被人们誉为“彩塑艺术的宝库”。

                                                 

古城工匠——王国和


     王国和,平遥县朝杰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理虽简单,但做到却非易事,王国和近四十多年醉心于古建筑保护修缮事业,成就了自己,也为文物古建保护修缮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国和参与了1979年开始的平遥古城墙修缮工作,从那时起,他就和古建保护修缮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委派我承担平遥古城墙的勘测、设计、绘图、预算和施工管理工作,这些工作责任重大,我只上过初中二年级,文化知识水平有限,更没有学过专业的建筑知识,但是,在这40多万的平遥人当中,我能承担这个重任,实在是使命所在,很好的机遇,也是自己的责任。“ 深感责任重大的王国和从零开始,一头扎进了书堆里,多方讨教,废寝忘食,刻苦钻研古建知识。 


   1977年的罕见暴雨对平遥古城墙体有何致命打击?用于修复的城砖又来自哪里?王国和修复城墙又面临着怎样的生死考验?


专家点评:

  张之平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其实这种土工的事,看着是最土、最糙、最累的活,但它的科技含量最高。越是原始的土越不容易待住,尤其是在水的侵蚀下,城墙会突然倒塌,而造成人员伤亡。所以这个城墙不要看作简单的事,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王师傅做到了,所以我觉得他有大国工匠的精神。




北方古村落的活化石——张壁古堡


张壁古堡位于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是世界上颇为罕见的袖珍小城,其面积仅为0.12平方千米,却具有完备的城市形态。张壁古堡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坞壁,距今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张壁古堡融古堡地道、宫殿庙宇、军事宗教、民俗历史、星象文化为一体,著名的文化保护学者冯骥才老先生称赞它是“被历史遗忘的聚宝盆”。



    距今400多年的空王佛行祠,殿顶明代三彩琉璃装饰,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行祠前廊下有两通罕见的琉璃碑,通体琉璃烧造,孔雀蓝底,黑字书写,刀工细腻,烧制精致。

中国现今保存最完整的可汗王祠也坐落在此。相传隋末唐初的定杨可汗刘武周率其部下尉迟敬德,正是在此地与秦王李世民激战数月,最终兵败。此外,堡内还保留着真武庙、三大士殿、吕祖阁、二郎庙、关帝庙、兴隆寺等古代建筑。



古堡地下遍布地道,与堡内四通八达。地道为土结构三层立体,总长近万米,弯曲迷离,呈网状结构。其中分布大小不一的洞窑和洞孔,可贮存兵粮马匹,也可窥探伏击,是军事需要、对外保密的战略设施。



天上奎星,人间张壁。张壁古堡外形轮廓与天上的奎星酷似,堡内营建遵循中国古代星象和堪舆的基本原则,地面建筑和地道中,现存与二十八星宿相对应的标志物,如水井、戏台、七星槐、天眼、将军窑等30余处。张壁古堡,是国内目前仅存、世所罕见的古代星象学的民间绝版,被誉为“天下第一星象村”。



张壁古堡历史悠久,文物丰富,是国之瑰宝,也因其“古庙神佛异,明堡暗道奇”的特点闻名于世。                                                                          

让张壁古堡留住美丽乡愁

             ——路斗恒


    路斗恒,山西凯嘉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1983年,路斗恒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当时的晋中地区义棠煤矿工作。他原以为自己只会与煤矿打交道,但张壁古堡却打开了他心中尘封已久的文化情结。

    路斗恒:我二十年前就来过这里,当时还没有接管张壁古堡,第一次看张壁古堡,是一个不大却很精致的古村落。我认为张壁古堡是难得的历史文化遗存,在农耕文化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特有的乡愁文化是需要承载的,张壁古堡正好有这种特点。

    为更好地保护张壁古堡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留住这份浓浓的乡愁,2009年,路斗恒下决心保护并开发张壁古堡,并专门成立了山西凯嘉张壁古堡生态旅游有限公司。

    十年来,凯嘉公司严格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在文物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完成了西方圣境殿、二郎庙、三大士殿、古戏台等重点文物的修缮,以及地道、文物院落等重要历史文化遗存的修复。

    张壁古堡内原有1200多人口,村民既有经济发展的愿景,又有新建、扩建房屋的需求,或在千年堡墙上挖洞养殖,或将百年明清建筑直接拆掉建成水泥房,文物保护与村民生产生活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

    为保护张壁、留住乡愁,凯家集团董事长路斗恒会面临怎样的困难和挑战?《爸爸去哪儿》、《于成龙》等在此录制又会给古堡带来哪些契机?


专家点评:



赵保乐 

国家一级编剧  

央视戏曲频道制片人


    堡室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张壁古堡是个浓缩景观,天上的星宿与地上的村落相映生辉,而且你下到这个地下之后,你叹为观止。虽然那个洞穴很窄,但是功能性极强。它有战略功能,能屯粮 ,能藏人,能瞭望,应该说是古代军事家的杰出发明。在张壁古堡你可以感受到中国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的聪明才智,你感觉到走进了一个博物馆。

    我深深地被路总的这种爱护文物,有社会担当的精神所打动。他作为一个企业家,主动担当起了这个张壁古堡的文物保护。他通过建设张壁新农村,把张壁古堡中的老百姓移到那个新建的非常好的环境当中去,在我眼中那都是别墅了。爱文物就是爱自己的家乡,就是爱祖国。路总愿意把自己的青春,把企业的财富,用到我们的这个文物保护方面,所以说,路总是非常有担当的人。




石刻艺术的珍奇宝殿——金灯寺

金灯寺石窟,坐落于太行山脉的隆虑山巅,地处山西省平顺县杏城镇背泉村东4公里处的悬崖峭壁上,俯瞰河南省林州市。明代雕造的金灯寺石窟为山西省第二大石窟群,规模宏大,雕造精美,应是中国石窟艺术上的尾声华章。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一年四季迷漫的山雾使寺院时隐时现,如临仙境,别有洞天,自古就有“中州之蓬莱,晋豫之奇观, 仙境宝地”之美称。



金灯寺石窟原名宝岩寺,因夜观金灯东升西落而改今名。据寺内碑文载,金灯寺石窟创建于北齐天保年间(550—557),现存石窟、佛龛、造像均为明代雕造,集中于明弘治、正德、嘉靖年间,主要由分封于彰德府(今安阳)的赵王府及周边的官绅资助而成。寺内石窟依崖开凿,形成东西向长条形平面布局,现存七进院,大小石窟16个,佛龛造像8躯,摩崖造像500余尊。在石窟之间分布有木构建筑34间,主要有延寿殿、关公殿、丈八佛殿等。在现存石窟中,以位于第四进院的水陆殿最为经典。水陆殿面积约125平方米,正壁雕“横三世佛”,环列菩萨、罗汉28尊,东西山墙有减地平雕水陆画69幅。题材包含了儒、释、道众神,在全国石窟中已属罕见。泉水从西北石隙中涌出,池沼晶莹,清澈见底。沼上凿有田字石堤桥,游人可沿桥观赏。被专家赞为“殿内泉潭陆地同殿存在,桥涵堤坝荟萃一堂,更是海内外孤例”。

                                             


铁骨丹心守金灯——冯开平


冯开平,平顺县金灯寺文管员。金灯寺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地处偏僻、道路崎岖,加上以前电讯不通,一度成为不法分子盗窃的对象。在此背景下,1995年,曾在平顺县落子剧团工作的冯开平被派到金灯寺看护文物。上世纪九十年代,冯开平经历过四次偷盗,先后有五六个和他一起看护的老汉被吓怕而离开,只有他坚持了下来。

       冯开平为何23年坚守金灯寺?香客变劫匪,他是否可以化险为夷?录制现场嘉宾因何数次落泪,全场观众又为何集体起立向他致敬?


专家点评:

 

李志荣 

考古学博士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助理 副教授 

    我们认识的很多古建筑的保护者,大家都觉得他们是为了做事所以抛下了家,其实我们没有想到,他们可能为了做事都能舍得了命。金灯寺是一个很好的地方,也是一个很好的名字,但是我想这位老人站在我们旁边,他何尝不是悬崖绝壁上的一盏金灯呢?很多人来问说,为什么山西会保存这么多古建筑,我觉得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山西永远不缺用生命来保护这些文物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风雨飘摇”的山西古建 究竟有多重要?
给孩子暑假的礼物-8月24-28五天穿越唐宋元~看遍古代各类建筑形式
云冈石窟、应县木塔、悬空寺…不能错过的山西绝美地,去了还想去
古城往事--平遥
带着历史看山西(第4页)
关于赴山西学习考察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情况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