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昆明记忆之“消失的剧院”
大约是因为父亲的缘故吧,六岁以前,我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座在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其它什么都响的“来临”牌德国单车上,在昆明市(区)所属的各个剧(团)院间来回溜达。

当时给我影响最深的是五一路上两个剧团,其中一个是昆明市评剧团,剧团门口有几盆长得郁郁葱葱的万年青,大门口两侧是《珊瑚颂》的演出海报。
而另一个是五华区曲艺团,比起正规的省、市剧院而言,该剧团的规模相对较小,设施更为简单,灯光也更差,说是“群众性艺术团体”一点也不为过。
记得当时在五.—路的五华区曲艺团所表演的众多节目中,犹以杂技、口技、魔术、相声最受普通群众欢迎。如今虽然已过去50多年,但其中的“顶缸”、伞舞、变金鱼等节目,却让我难于忘却。

可惜的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曲艺团被指责为表演的节目都是“封、资、修”一套,被造反派为主导的革命委员会“勒令”遣散,其中那演魔术并“客串”相声的胖叔叔在顺城街口开了个卖泡酒、泡菜的小店维持生计,而那位表演“顶缸”、伞舞的女演员则与众多演员一道被安排到街道企业。

“文革”时的昆明,虽然物质生活依然较差,但文化生活却相对丰富得多,以剧团而言,有省京剧院(团)、省滇剧院(团)、省歌舞团、省话剧团、省杂技团、省花灯团,加上昆明军区国防文工团、战旗杂剧团等。

老一辈昆明人至今都还记得,虽说那时的文艺团体只能演出“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7个样板戏,可每到元旦、春节、五一、国庆这些节庆日,都会有专业、半专业,甚至是业余宣传队表演各种文艺节目。

而专业剧团的慰问演出、调演也是多不胜数,加上我家隔壁就是五华区革命委员会大礼堂,所以我只要愿意看演出,机会总会很多。
80年代中、后期,类似昆明评剧院、昆明京剧院这类文艺团体,剧场要么改为电影院、要么成为舞厅,也有的改为“放影厅”、网吧、卡拉0k厅。
时光飞逝,半个世纪以后,昆明众多的剧院(团),已逐浙从老昆明的视线中逐渐淡出,而省级的演出团体亦同样变得“日子”不太好过。

如昔日红火的昆明评剧团、昆明京剧院已是过眼烟云,连剧场都被地产商改造成了房地产项目。而市歌舞团则先是被改名为昆明交响乐团,后又改造成某某宾馆。
而云南省京剧院、省滇剧院、省花灯团、省话剧团虽然“招牌”还在,却给人“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觉,是否有人愿去剧场看演出都让人怀疑。
唯一有个例外的是云南省歌舞团,对了,现在加了“民族”两个字,其能够生存至今,主要的原因是“改制”后,他们把目光放到了云南的一些旅游地,适应了竞争环境,从而赢得了生存发展机遇。(记者 张耀辉)

编   辑:雷启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转载 | 云端艺术季 | 汇聚优秀院团 铸就文艺高峰,今日五大院团亮相直播间
呼和浩特民族演 艺集团
清香压冷春
五华区翠湖公园
李树建:做一个业比天大 德比地厚的戏剧人
西游记最贵女演员:无台词出演3分钟,片酬为何超过六小龄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