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满天下 马龙才子阮元声

在传统观念中,似乎云南文化人难登大雅之堂,无法与中原、江浙地区才子媲美。其实,这是一种自卑或陋见。云南虽地处边疆,但代不乏才。明末,马龙州才子阮元声,文思才情堪称一代楷模。

阮元声才华横溢,当时名满天下,与唐宋巨擘相伯仲。《马龙州志》载:“陈继儒序其集,称为‘昌黎传之涑水、眉山,涑水、眉山传之阮无声。’其见重一时,可知矣。惜其早夭,未罄阙施”,意即“当时的大儒、征士陈继儒为《阮吏部诗文集》作序,认为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把他的文章传给了司马光、苏东坡,而司马光、苏东坡又把他们的文章传给了阮元声。阮元声被当时的人们看重,由此可见。惜其英年早逝,未能充分施展其才华”。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屡被荐举,坚辞不就,乃有明一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董其昌齐名。

《金华诗粹》《南诏野史》等大部头著作让阮元声青史留名,至今影响深远。

《金华诗粹》“辑自梁迄明,婺人所作诗二百五十四家。自乐府迄六言,皆以体分,每篇后间附评语。搜辑颇富,而略远详近,未免失之泛滥。”(见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历来整理文献,“略远详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远”的因岁月漫长而难考,“近”的不详细整理记载又会随时间流逝而湮没。如果没有阮元声,或许就不会有《金华诗粹》《金华文征》,那今天遗憾的就不仅仅是金华人、浙江人了?

据现存各种资料分析,《南诏野史》有倪辂本、杨慎本、阮元声本、胡蔚本、王崧本等不同版本。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人,就是云南人常说的杨状元。阮元声改正过张道宗的《记古滇说》,并在倪辂本、杨慎本《南诏野史》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编纂出新的《南诏野史》。《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南诏野史》旧本题曰《昆明倪辂集》,成都杨慎标目,滇中阮元声删润……滇中阮元声霞屿简及斯记,惜其佚脱,欲更雠之以付剞劂,而不言辂作。”阮元声《南诏野史》为胡蔚本、王崧本《南诏野史》的问世奠定了基础。《南诏野史》诸版本中,阮元声本承上启下,功不可没,至今对地方文化传承、文物考古等均有裨益。如昆明东寺塔、西寺塔的建造时间,阮元声《南诏野史》载:“唐宣宗大中八年甲戌(854年)建东寺塔,高百五十尺,西寺塔高八十尺,大匠尉迟恭韬造。自大和三年(829年)至大中十三年(859年)功完。”阮元声《南诏野史》记载了南诏王室十三个王父子连名情况:细奴逻—逻晟—晟逻皮—皮逻阁—阁逻凤—凤伽异—异牟寻—寻阁劝—劝龙晟—晟丰佑—世隆—隆舜—舜化。这在《马龙州志》“沿革史略”中也有类似表述:细奴逻—逻盛炎—盛逻皮—皮逻阁—阁逻凤—凤迦异—异牟寻—寻阁劝—劝龙晟—劝利晟—劝丰佑—酋龙—法嗣—舜化。《马龙州志》载:“(唐)宪宗元和三年七月,异牟寻死。遣使吊祭,册其子寻阁劝为云南王,赐元和新印。四年十一月,寻阁劝死,子劝龙晟立。十一年二月,龙晟淫虐不道,其臣王嵯巅弑之,立其弟利晟。”“(唐)穆宗长庆三年,始赐劝利晟印。是岁,劝利晟死,弟丰祐嗣。诏遣京兆少尹韦审规,临册丰祐,随遣洪成酋等入谢。”“临册”指“皇帝派人前去册封”。这种“父子连名”叫“正推顺连法”,即父名在前,子名在后,以父名最末的一个或二个音节冠于子名之前;子名的最末一个或二个音节又冠于孙名之前,如此世代相连,犹如链条一环紧扣一环。以上文献可以互相参考,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南诏历史。《马龙州志》中“逻盛炎”应为“逻盛”才妥当。阮元声可能懂彝族语言,他写的《南诏野史》可能借鉴了其他民族如彝族中流传的南诏历史传说或文献之类。

对阮元声作品等无法深入细致地了解,也会主观臆断而菲薄之,甚至近代云南文化名人也有此嫌疑。如袁嘉谷在《卧雪诗话》中说:“马龙为吾滇穷州,文艺颇锢。阮元声父子后有杜诠,官仁怀县,亦铮铮者。杜题路南杨光禄以成《忠节录》句云:‘云颓雁叫晓山雨,日落乌啼秋柳烟’。阮氏无此佳句。”“杨光禄以成”指杨以成,云南路南人,万历中由贡生授贵阳通判,理毕节卫(今毕节)事。从《马龙州志》收录的阮氏父子诗赋看,这是不公允的。

《马龙州志》收录阮元声的文章有《陕西乡试录序》《懒庵说》《重修龙王堂记》《送张顾存南驾部》《冯黄门使周藩》《送史青萝兵垣》《诠署古藤花诗十首次吕东川年兄韵(有引)》《永昌石母旌节歌》《王太夫人祝寿歌》《送旭清宗兄册封德藩》《寄黄石斋太史》《寄韩求仲太史》《寄聂骏如》《春日饮李卷实石鹤龙湫》《婺州署中独坐》等。冯黄门就是冯可宾,曾任湖州司理、给事中。“周藩”、“德藩”指明代的周王、德王。史青萝就是史继任,曾任兵部郎中,“兵垣”指兵部。“诠署”指吏部。吕东川即吕大器,与阮元声同年进士。“旭清宗兄”就是给谏阮旭清。韩求仲就是韩敬,以不光彩手段考中状元,后辞官回家。聂骏如就是聂慎行,华亭人,天启二年进士。李卷实,明朝万历人。婺州就是现在的浙江金华市。

阮元声任金华府推官时,写下了大量诗词、歌赋、游记,与当时名士唱和酬答,著述甚丰。估计《金华诗粹》等皇皇巨著孕育于斯。其在《婺州署中独坐》赋诗道:“官衙最喜对嶙峋,雨后岚光断六尘。帘影细垂杨柳月,窗风暗度海棠春。坐闲榻上烹茶熟,漏永灯前琢句新。耽寂何须寻沁水,个中自是避秦人。”“耽寂何须寻沁水”一句意思是“喜欢寂寞或独处又何必像荆浩那样隐居呢?”沁水:借指五代时后梁画家荆浩。荆浩,字浩然,沁水人,隐太行洪谷,自号洪谷子。他与秦心卿(即秦舜友)过从甚密,秦心卿“结构岩楼,怡情丘壑,以园而寄,懒因以懒”,阮元声到懒园拜会秦,饮酒赋诗,欣赏《懒庵帖》,“皆海内钜公赓赠之章,幽蒨盈前,心眼尽醉”,为此撰《懒庵说》赠之。秦舜友,字心卿,号冰玉,万历时今安徽宣城人,迁居钱塘(今杭州),摹右军(王羲之)书、右丞(王维)诗意,绘钱塘景,人无出其右者。他还与汪然明有交情,汪然明“为湖上寓公,主盟风雅慨焉,疢中既与崔征仲使君饬圮湖亭,种梅孤屿矣”。重修杭州西湖龙王堂,阮元声写了《重修龙王堂记》。阮元声有时陪上司巡视地方也会抽空拜访当地名人,如陈继儒在《阮吏部诗文序》中写道:“往读霞屿阮先生诗文,清严隽洁,恨不识其为人。已,先生偕直指按部秀州,忽闻予在郊外,屏去驺从,乘小轲,鱼服见访。予葛衣草履迎之,笑谈菰芦旁,各恨相见晚也。”

阮元声任职吏部后,也留下不少传世佳作。阮元声在《寄黄石斋太史》中赋诗道:“春深闽海播清风,焕日分霞彩笔雄。自我千秋归大力,呼他一世击群蒙。泼檐几染榕城翠,浇屐还侵荔浦红。愧甚尘踪虚问字,心依南斗绕飞鸿。”黄道周,号石斋,天启二年进士,历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曾任南明隆武吏部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抗清失败,被俘不屈而死。崇祯五年(1632年),黄道周因病请求归休,直到崇祯九年(1636年)才官复原职。估计此诗是黄道周在福建老家时阮元声写给他的。阮元声在诗中十分谦虚,既赞扬了黄道周的刚正不阿、直言善谏,又揄扬了其作为书画家、文学家等的“彩笔雄”,还说自己庶务缠身,十分惭愧,无法向他请教学问(即“问字”),特别想到福建拜访他。黄道周在《阮无声世诰书后》中写道:“偶见阮无声世家诰敕有名公诸勒,因识数行,附于末简,起草径率,未惬前言。常云‘书史之于勋业,犹膏烛之于华灯;能人之有蒨笔,犹丽容之有珰珥也’。诸可颂者,已在崇皇。”“书史”就是“史官”。在黄道周眼中,阮元声是“能人之有蒨笔”,不可多得!

入朝为官,视野开阔,交游甚广,此时阮元声的文章炉火纯青,有汉赋之灵性、六朝骈文之风骨,更有韩昌黎、司马光、苏东坡文章之韵味。《陕西乡试录序》1800多字,可谓集其大成者。该文辞藻华丽,用典丰富,忧国伤时,乃有明一代的奇文,更是汉赋、六朝骈文之后赋体骈文中的华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人野史 才子篇【4】
《鲜为人知的32段野史,个个惊艳》
名人野史 才子篇【1】
名人野史 [才子篇] 1-4
名人野史 才子篇(2)
《沁水下乡偶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