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切除子宫易导致骨质疏松,临床应警惕!

作者 | 殷浩

来源 | 医学界骨科频道

日前,笔者接触到一名女性患者,50岁,因为2年前跌伤小腿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本次是来拆除钢板的。笔者不由好奇,一般患者都是术后1年取内固定,为什么这位患者拖延至两年?

患者说,术后1年复查时骨折仍然没有愈合,今年总算愈合了,这才来拆钢板。笔者观察到患者X线骨折线已经消失,但骨痂稀少,骨皮质菲薄,十分疑惑为什么她骨折愈合如此缓慢?追问病史后,才知道患者于5年前因子宫疾病行子宫及附件切除术,上次也是轻微扭伤就骨折。

切除子宫与骨折,骨愈合有关系吗?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可致使骨的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子宫切除是妇产科最常施行的一种手术,对于术后骨量、骨密度是否发生改变以及如何改变?

一项针对子宫切除术后及同龄正常女性的研究表明,随术后时间延长,骨密度逐渐下降,切除组发生低骨量的危 险是正常组的3. 74 倍。子宫切除组与子宫 + 单 附件切除组 、 子宫 + 双附件切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

结果解读1

骨密度值与术后时间负相关 ,手术后时间越长,骨密度值下降越明显。骨密度值下降在术后 1 年即可出现,并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骨丢失加重 ,骨密度值下降,骨峰值和骨丢失率 是决定骨量的两个关键 因素, 当骨峰值水平确定后,决定绝经后妇女骨量及骨质疏松程度 的主要因素是骨丢失率。术后时间不同,骨丢失率也不同。这一方面是由于年龄的增加,另一方面, 雌激素水平的逐渐降低,导致骨丢失加重,骨密度值降低加重 。

结果解读2

子宫切除对患者远期的卵巢功能、骨量有影响,骨丢失加重,子宫和卵巢同时切除,骨丢失更加明显。骨密度值与手术范围负相关,切除部件越多骨密度下降越快,随手术范围增大而呈下降趋势。子宫 + 单侧卵巢切除组及单纯子宫 切除组的骨密度 比对 照组低, 差异有显著性,且子宫 + 附件切除组的骨密度比单纯子宫切除组低, 表明单纯子宫切除即使 保留双 附件也使患者骨密度降低,所以子宫不可轻易切除。

研究显示, 非绝经期妇女子宫切除后骨丢失加速、 骨量减少甚至发生骨质疏松 症 , 与未行子宫切除术女性相比差异显著,分析其 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子宫切除后卵巢功能减退, 一方面是切断了子宫动静脉的卵巢支,使卵巢血液供应减少, 加速 了卵巢功能耗竭的过程;另方面由于子宫不仅是激素的靶器官,其本身也能产生许多生物活性物质, 切除子宫改变了排卯及激素活性, 使卵巢甾体激素的产生减少,影响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尤其是早期卵泡发育的启动,术后易发生卵泡期延长和黄体功能不全,卵巢对促性腺激素反应 的惰性 类似绝经状态。

(2)目前 已知子宫 可分泌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如内皮素、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 白(PTH -RP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 F )、表皮生长因子(BG F ) 、转 移生长 因子 (TG F )和肿 瘤坏 死 因子 (TN F )等,其 中多种 细胞因子与骨代谢关系密切。

总之,子宫切除后骨丢失明显, 骨量丢失与年龄、手术年龄、手术范围、 卵巢功能状态均有关。子宫在骨量维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子宫切除后,尤其手术年龄 > 50 岁,不论手术是否保留卵巢,均应警惕骨质疏松的发生 。临床手术应尽量考虑子宫的非生殖作用, 避免盲目切除子宫。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yxj-fck@yxj.org.cn

来稿邮件主题为:【投稿】医院+科室+姓名

业务合作:021-5854511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骨质疏松,竟然跟肠道菌群有关?
​健骨科普讲堂:第二十一期:了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问题:82-86)
绝经女性易与六种疾病结缘 早防早治最重要
每天跳50下防骨质疏松
一个简单动作,就能改善骨质疏松增加骨密度,简单的不可思议!
小老弟骨质疏松很严重,每天这样走几步,骨密度越来越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