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部分人不知喝太多它易加速死亡

如今市场上有很多的饮料,深受人们的喜欢,但是你们知道吗?有的饮料不仅仅是会增肥,喝多了还可能加速人们的死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哪些饮料不能喝?我们爱喝的碳酸饮料危害有哪些呢?常喝的含糖饮料有哪些呢?

很多的饮料都打健康牌,让人觉得应该多喝,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究竟是怎么回事吧。

根据世卫组织的要求,成人和10岁以上儿童每人每天摄取的总糖分是50克左右,约等于10块方糖,而5至10岁的儿童每天最多摄取45克的总糖分,相当于比成人少一块方糖。总糖分指的是我们每天从粮食、蔬菜、水果、零食、饮料等所有入口食物中获得的所有糖分之和。

但是,目前国内一瓶500毫升的甜饮料,大多数的平均含糖量就在50克左右,已经达到了我们每天所需糖分的总量。以很多女性常喝的冰糖雪梨为例,它看起来非常健康,还特别应季,但实际上一瓶的含糖量就大概等于14块方糖,如果一年365天都喝的话,就相当于摄入了5110块方糖。

我们的味觉有时候并不是那么可靠的,很多时候,对甜的感觉和食物中的实际含糖量之间并不成正比。

比如柠檬碳酸饮料,让我们往往会有微酸的味觉产生,但它的含糖量却是相当高的。每年夏天,都是人们“吃糖”最多的时候,因为高温酷暑导致各种冷饮和甜饮料的消费迅速上涨。当我们咕噜咕噜一口气喝掉一瓶类似饮料时,就相当于瞬间吃进去了十几块方糖。

可怕的是,我们只知道含糖饮料容易导致肥胖,却不知道它甚至能加速人的死亡。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调研发现:2010年全世界有18.4万例死亡与含糖饮料直接相关,其中13.3万人死于糖尿病,4.4万人死于心血管病以及6000人死于癌症。这些人的死亡均和长期大量摄入含糖饮料有直接关联。

常喝含糖量高的饮料最容易出现的症状就是肥胖和糖尿病,但还有一个更为致命的影响,就是长期“营养不良”。因为摄入大量糖分后,我们人体的血糖会迅速升高,继而使中枢神经感到“饱了”,这种喝饮料造成的“不吃即饱”会从长远上影响我们的食欲,从而减少对其它各种食物的摄入,也就阻碍了人体均衡获得多种营养物质的可能。久而久之,便发展成营养不良。

还有一种饮料含糖量更高,它就是号称零脂肪、促进胃动力、富含乳酸菌的“健康饮品”。

乳酸菌可以促进肠蠕动,很多人习惯饭后喝一瓶,助消化。殊不知,肠胃动力是增加了,血液含糖量也跟着蹭蹭往上涨。因为一瓶乳酸饮品含糖量相当于15块方糖。

奇怪的是,我们在这些饮料的配料表上完全找不到“糖”的字眼。这是因为:配料表上的碳水化合物就是糖!碳水化合物又叫糖类化合物,这类饮料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通常都超高。

因为,首先,活性乳酸菌的发酵必须有充足的糖分,因此在生产乳酸菌饮料时,必须添加足量的糖类物质,确保乳酸菌繁殖和生长良好。其次,乳酸菌发酵会产生大量乳酸,味道很酸,必须添加大量糖来中和酸味。所以,看似健康的乳酸饮料里的糖含量其实仍然是相当可观的。如果你习惯三餐之后都喝一瓶乳酸菌饮料助消化的话,一天就相当于吃了45块方糖,超过人体每天所需的3.5倍!

不过,这还不是含糖量最高的饮料。有一种“全糖饮料”,它的甜味完全靠加糖来实现,每瓶含糖量相当于16.5块方糖,这就是——可乐。有研究表明,每天喝一瓶可乐,一年就会至少增加7公斤的体重。这几乎就是一条肥胖的铁律!

可乐增重还是其次,关键是它还会带来其他更严重的健康风险。某医院曾收治过一名高三的学生患者,他平时很爱喝可乐,几乎每天都要喝。结果有一次,他打篮球的时候被人用胳膊肘推了一下胸口,当时只觉痛了一下,但不久后胸前竟长出一个大包块。到医院检查才知道,他竟然患上了糖尿病,在被人撞到后,胸口皮下伤口出现瘀血,无法愈合,才形成了这个大包块,这在医学上称为瘀血瘤。虽然它可以通过手术切除,但糖尿病却已经成为伴随他一生的痛苦。

需要特别提醒家长的是,摄入过量的糖,对小孩生长发育是会有影响的。研究发现,体重约20公斤的一年级小学生,每喝一听350毫升的可乐(约含35克的糖),其体内的生长激素就会停止分泌2小时。也就是说,在喝完可乐的这2个小时里,即算他吃下再多的营养均衡而有益的食物也是白搭,是不会长个儿的。

而且,生长激素不是只有儿童才有的,它贯穿于人的一生。它不仅能促进人体骨骼的生长,还能调节人体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和脂肪分解。不仅儿童需要,成年人同样需要。而生长激素随着年龄增长,分泌量是日趋减少的。

生长激素的分泌在20岁时达到顶峰,大约每天500微克,30岁以后开始随着年龄增加而慢慢衰减,到60岁只有每天300微克,80岁的老人就只有每天25微克了。所以,对成年人来说,生长激素本来就很珍贵,不要再人为地摄入大量糖分来对其造成抑制甚至伤害了!

从今天开始,只要停止喝饮料,或者减量到偶尔为之的程度,脂肪肝就会开始康复,心脏会比以前更舒服,血脂也会开始回落,血压也可能开始降低,至于体重,则一定会开始下降。

有哪些饮料不能喝

目前,《中国软饮料分类标准》把功能饮料分为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三大类。又可细分成七类:多糖饮料;维生素类饮料;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类饮料;矿物质饮料;益生菌和益生原类饮料;低能量饮料和其他类。

功能性饮料其实有别于普通饮料,是适合特定人群或特定条件下饮用的。在挑选功能性饮料的时候,你不妨看看每种饮料上所注明的成分,根据各种营养素的不同,依照成分补充身体所需,就可以达到相应的效果。但是,如果身体很健康、正常,或是没有体力消耗,喝这些功能性饮料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

功能饮料须“对号入座”

多糖饮料:调节肠胃降低食欲

很多人认为多糖饮料就是含糖分高的饮料,其实不然。饮料中的多糖,大多是指含有膳食纤维的饮料,膳食纤维可以起到调节肠胃的作用。这种膳食纤维饮料,一般在饭前或饭后喝,能帮助消化,排除体内毒素。

代表产品尖叫纤维饮料,尖叫植物饮料等饮料。

适宜人群便秘患者、减肥人群。

维生素饮料、矿物质饮料:补充多种营养成分

此类饮料除了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外,其中的抗氧化成分还能清除体内的垃圾,起到抗衰老的作用。矿物质元素还可增强免疫功能和身体素质,改善骨质疏松。

代表产品如一些运动型饮料。

适宜人群维生素饮料适合所有人;矿物质饮料,尤其是含抗疲劳成分的矿物质饮料,只适合容易疲劳的成人,儿童不宜。

运动平衡饮料:降低消耗恢复活力

市场上大部分功能性饮料都是“运动型”的,能及时补充人体因为大量运动、劳动出汗所损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盐分),使体液达到平衡状态。

适宜人群体力消耗后的各类人群。儿童不宜,高血压病人慎用。

夏季饮料怎样喝才正确

超市里各式各样的饮料真能让人挑得眼花缭乱。许多消费者在购买饮料的时候,大都根据口味喜好。专家指出要根据自己体质来选择,才能喝得健康。

要分寒热

以山楂、桃子、椰子、橘子、石榴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果汁都是温性或热性的饮料,咖啡、红茶及以咖啡为主要成分的饮料也是温性饮料,而碳酸类饮料中,只有可乐是属于温性的。橙子、柚子、柠檬、梨、猕猴桃,这些果汁都是寒性或凉性,黄瓜汁、番茄汁、绿茶,以及以中药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各种凉茶,都是性味寒凉,不是什么人都适合饮用。

此外,以苹果、菠萝、葡萄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果汁、胡萝卜汁、乌龙茶都属于性质平和的饮料。而判断奶茶饮料性平或性凉,要根据奶类饮料的成分判断,因为牛奶属于凉性的,若与温性的红茶等制作成奶茶,则其性味是平和的,若加入了凉性的水果等食物则是凉性的。

要分体质

大家在选择饮料时还要根据自己的个体需要来选择。比如,苹果汁就特别适合学生食用。苹果中所含的锌,可促进大脑发育,增强记忆力;而教师、播音员等常受到咽干、咽痒等困扰,对这部分人群来说,绿茶、梨汁就不错。常感冒的人群可以引用柑橘、草莓、猕猴桃汁,里面大量的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力;经常喝点木瓜汁和胡萝卜汁可以补充维生素A,而整日与电脑为伴的朋友,视网膜感光所依靠的关键物质维生素A会被大量消耗掉,胡萝卜汁可以常备左右。

另外,从健康角度来说,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不要盲目喝运动饮料。因为,其中的各种电解质会加重血液、血管、肾脏的负担,引起心脏负荷加大、血压升高,造成血管硬化、中风等,肾功能不好的人不要喝。

要分时间

对于运动饮料而言,饮用时间很重要。一般不主张在运动中饮用含二氧化碳的运动饮料。运动前2小时饮用400-600毫升含糖和电解质的运动饮料,也可在运动前15-20分钟补液400-700毫升,每次100-200毫升,分2-4次饮用。但要避免在运动前20-60分钟之间补充含糖饮料,以防止由于胰岛素反应引起的运动时低血糖。运动饮料主要是针对运动员或是经常参加健身的人群,普通人如果每天的运动时间不超过1小时,就没有必要喝这种饮料。

揭秘喝碳酸饮料五大误区

误区一:无糖汽水比一般汽水更健康

事实:“无糖饮料不是万灵药。”纽约大学某教授采访时表示,无糖不等于健康。专家表示,事实上,无糖汽水的“甜味替代素”会带来更大的问题。理论上来讲,大脑会将饮料的甜味误认为是身体正在摄入热量,从而启动新陈代谢,最终导致体重飙升。专家告诫人们,尽管这些研究并不能完全证明无糖饮料会导致健康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没任何营养可言。

误区二:无色汽水比深色汽水健康

事实:专家说,深色汽水中的焦糖色素会使牙齿颜色变深,无色汽水与深色汽水最典型的区别就是咖啡因。就拿可口可乐和雪碧打比方吧!由于一罐普通汽水中咖啡因的含量比一杯咖啡要低,大多数喝汽水的人大可不必为选可乐还是雪碧而发愁。但如果你体内的咖啡因含量已接近临界值,可能就要好好考虑清楚了。

区三:碳酸饮料损害骨骼

事实:科学家们花大力气来研究汽水与骨密度之间的联系。一项2006年的研究表明,每周喝三罐以上可乐的女性骨密度明显较低。某网站有报道称,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由于深色汽水中较为常见的磷酸成分使得血液酸化。该研究报告的作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体骨骼将流失一部分钙质以中和这些酸性物质。报道称,尽管一些人认为碳酸化作用会伤害到骨骼,但仅仅一瓶汽水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

误区四:如果你需要咖啡因来提神,喝能量饮料而不是咖啡

事实:实际上,与一杯咖啡相比较,以补充能量为卖点的软饮料含有的咖啡因要少得多,但是糖分却高得多。美国某医学研究组织表示:尽管能量饮料更便于饮用,但这并不能改变每八盎司(227克)现煮咖啡中含有95—200毫克的咖啡因而红牛只有80毫克这一事实。

误区五:去健身房就该喝运动饮料

事实:你觉得只要出汗就该补充点运动饮料。但实际上,只有高强度训练一小时以上,人体才会分解电解质和糖原储备。如果在跑步机上跑上45分钟呢?大概你需要的就是喝点水而已。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饮料的相关内容,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饮料有了更深的印象,知道了碳酸饮料危害,知道了哪些饮料不能喝以及常喝的含糖饮料有哪些,所以大家在饮用饮料的时候要当心,千万不要多喝或者喝错,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00毫升可乐相当于14块方糖
儿童甩肥胖!常犯含糖饮料5大迷思
揭秘各种饮料的糖分 各种含糖饮料一览表
从前我劝你戒烟戒酒,今天我劝你戒糖,揭秘糖的真相!
一天一瓶可乐 相当于吃了12块方糖
36款饮料含糖量大公开,最高的那款你可能天天都在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