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仲景:以五泻心汤,辨治心下痞
2023-02-20 08:47·施軍漢方中醫診所

《说文解字》中记载“痞,痛也。按,腹内结滞而痛”,《黄帝内经》首见“痞”之病名,而《伤寒论》首提“心下痞”,并创立“泻心汤”类方以辨治“心下痞”,此为现代临床诊疗“痞证”有重要指导价值。

本文将基于《伤寒论》“心下痞”相关条文及历代医家学术经验,详解“泻心汤”类方分型辨治“心下痞”。

病因病机

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厚味或嗜酒无度等饮食不节,均可造成中焦脾胃损伤,脾主运化而胃主受纳,二者运化受纳失常则食滞积于中焦,化生痰湿,阻遏气机,导致“心下痞”。

误下伤中

治不得法,下法使用不当而伤及脾胃之阳,正虚邪陷,脾虚则运化无力,水饮停阻心下,气机壅滞而致“心下痞”。

误汗伤中

汗法使用不当,或汗法后调养不当,均可使邪气乘虚入里,损伤脾胃,从而使中焦气机升降失司,气机痞塞于心下。

综上所述,“心下痞”的根本病机在于脾胃失和,中焦气机不利,壅阻心下。

五泻心汤论治心下痞

01

痰气痞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第149条

小柴胡证,邪气本于半表半里间,致胆热内郁,本当治以和解之法,却误用下法,伤及中焦阳气,脾胃虚损则运化失常,内生痰湿壅遏中焦,结于心下,形成心下痞满;脾气主升而胃气主降,气机升降失司,阴阳之气不调,阴不得阳而生寒,则脾寒不升反泻,胃热不降反逆,故脾虚寒生泻、胃热上逆成呕,成寒热错杂之象,日久则脾胃经下泻更虚,中焦气机失常,痰气交阻,形成心下痞。

临床表现:心下痞满不舒、恶心呕吐、纳差、肠鸣下利,舌苔厚腻微黄,脉沉弦等。

治当调和脾胃,消痞散结。

半夏泻心汤

半夏 半升 黄芩 三两 干姜 三两 人参 三两 炙甘草 三两 黄连 一两 大枣 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寒热同调,消痞散结。

方解:本方中干姜、半夏为辛散之品,“痰气痞”原为小柴胡汤误下伤中,故脾阳虚为其根本,用干姜辛温之性,以温化脾寒,半夏化饮降逆,助干姜化中焦寒痰;黄芩、黄连为苦降之品,中焦失运可间接影响胆腑通降,故为防胆腑内热与中焦寒痰互结,用黄芩味苦气寒,以清胆腑内郁之热,少佐黄连,清解心胃郁热;人参、炙甘草、大枣为甘缓之品,误下之后损伤中阳,且耗伤津液,故需配伍以人参,益胃气而助脾阳,炙甘草健脾胃而和中,大枣养脾安中而补气生津,三者共缓本方中大寒大温之品。全方“辛开苦降,且甘缓”,共同平调寒热,虚实兼顾,脾胃同治,以达消痞散结之效。

02

水气痞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伤寒论》第157条

此证常见于素体虚弱,太阳证罢余邪留恋肠胃者,发汗后,正气不足以完全祛除外邪,余邪与水气未尽而留恋于胃肠,脾胃虚损而无力运化饮食水谷,宿食积滞中焦,心下痞硬,即按之有紧张感,此为邪气阻结较重而气机痞塞更甚。再者,脾虚而无力制水,水气阻遏中焦,与宿食互结生热,则出现干噫食臭;水气停于胁下,则出现胁下疼痛;水气下注肠道,则出现肠鸣有声、下利等症。

临床表现:心下痞硬、肠鸣有声、泄泻、噫气带有食臭味、两胁下疼痛,或伴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舌苔水滑,脉多沉弦无力等。

治当和胃降逆,宣散水气。

生姜泻心汤

生姜 四两 炙甘草 三两 人参 三两 干姜 一两 黄芩 三两 半夏 半升 黄连 一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八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每次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方解:本方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减干姜二两而加生姜四两,生姜辛温,温中焦、散水气,降逆止呕,除太阳之余邪,非生姜之辛不能消食和胃散饮,谓之君药;半夏助生姜以消痞散结、降逆止呕,散胁下之水气;少量干姜以温补脾阳;黄芩、黄连苦降以清中焦积热;人参、大枣、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本方大法与半夏泻心汤近似,医家谓之“以苦治热,以甘补虚,以辛散痞”。

03

客气上逆痞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甘草泻心汤主之。

——《伤寒论》第158条

患者素体虚弱,太阳病本应发汗解表,却误用下法,致使表邪内陷,中焦虚损严重,无力运化水谷,且升降失司,气逆痞塞,而医家误认为心下痞加重,实邪未尽,再又下法,则脾胃之气进一步衰败,运化无力,客气上逆,内陷的表邪与内生的痰湿之邪互结,症状亦加重。

临床常见:心下痞硬而胀满、干呕、腹中雷鸣、下利至甚、完谷不化、心烦不得眠,舌苔薄白,脉沉弱等。

治当益气和胃、消痞止呕。

甘草泻心汤

炙甘草 四两 黄芩 三两 干姜 三两 半夏 半升 大枣(擘)十二枚 黄连 一两

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一日三次。

方解:本方为半夏泻心汤重用炙甘草所得,炙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脾经,炙则健脾胃而和中,重用至四两,故为君药,泻心除烦,补中和胃,既能补脾胃之虚,又善缓客气之逆;黄芩、黄连清热除烦;半夏、干姜辛温散寒、消痞散结;大枣补中益气、健补脾胃。

04

火热痞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伤寒论》第154条

“按之濡”,即虽心下痞满,按之却不硬,可知为无形之热邪聚集胃脘所致;“其脉关上浮”,通过此脉象可知,邪热郁积于中焦,脾胃失和,升降失常而作痞。

临床常见:心下痞满、按之不硬,燥热心烦、小便黄赤,或伴鼻衄、牙龈出血,舌红苔黄,脉数等。

治当清热泻火,和胃消痞。

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 二两 黄连 一两

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方解:本方中大黄导热下行,散壅结之邪热,又用苦寒之黄连,清泻心胃之火。苦寒之药气味厚重,若直接入煎剂,则服用后直趋胃肠,造成损伤,而本方中虽均为苦寒之品,却不会耗伤脾胃,因本方不用煎煮,而仅用将沸的热水短时浸泡片刻,即可去滓服用,《伤寒论集注》中记载“大黄黄连泻心汤......但以麻沸汤渍服者,取其气薄而泄虚热”,即仅取其气之飞扬,薄其味之重浊,集中药力清散中焦邪热的同时,防止苦寒损伤中焦脾胃。

05

热痞兼阳虚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伤寒论》第155条

在热痞的同时,又症见恶寒、汗出,《伤寒贯珠集》中言“按此证,邪热有余而正阳不足”,即邪热有余,而卫阳之气不足,卫阳根于下焦,肾阳虚衰,则无法温煦卫阳,卫阳之气自然不足。内有无形之邪热郁结,气机升降失常,痞塞心下,外有阳气虚衰。

临床常见:心下痞满、按之柔软,恶寒、出汗、烦热,甚则吐衄等。

治当扶阳固表、泄热消痞。

附子泻心汤

大黄 二两 黄连 一两 黄芩 一两

附子(炮,去皮,破,别煮取汁)一枚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三升渍之,须臾,绞去滓,纳附子汁,分二次温服。

方解:本方在大黄黄连泻心汤的基础之上,增加一味附子。张仲景用苦寒之三黄(大黄、黄连、黄芩)合用则清泄痞热之力更甚,加辛温大热之附子以助阳发热,寒热并用。前者三黄,以沸水浸泡片刻后去滓服用,也是取其苦寒而去其苦味之缘故,清中焦壅热之邪,后者附子,别煮取浓汁,使其温性下达以滋助肾阳,使寒热并用,分途而治。

医案举隅

患者,女,39岁,贵州人。

脐周痛1周,食少痞塞,腹鸣,大便稀,时有干呕,口干,舌暗红、苔薄腻,脉紧。

处方:投生姜泻心汤合半夏厚朴汤化裁。

生姜 2片 半夏 10g 黄连 6g

黄芩 10g 干姜 6g 甘草 6g

川楝 10g 元胡 10g 厚朴 12g

茯苓 15g 苏梗 10g

共7付,嘱清淡饮食。

二诊:症状减轻,而以口干,舌黯苔薄,脉弦为主症。

遂加减原方,辅入滋阴药,续服7剂。

三诊:诸症消,减量续服,巩固治疗。

按语:此例病中焦虚弱,不能杀谷,土弱不能胜水。阳邪居贲门,使心下痞硬;水邪居幽门,而腹鸣下利。遂依《伤寒》“如是证,用是方”之特点,“心下痞硬......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生姜益胃散水,宣可去壅,与泻心汤以攻痞,故能开痞清湿热,益脾之气虚。患者舌红,为内热象,考虑贵州地界,饮食每用辛辣,若以生姜、干姜并用,恐燥热太过,难得佳效,故以少量姜却治其寒。患者口干,苔薄腻,脉紧,乃是中焦枢机不利,痞结不散,不能载津于口,故合半夏厚朴汤散结顺气,同调其证。心下痞又称痞满,乃中焦气机升降失司,胃气壅塞,以致脘腹满闷不舒的病症。其特点多为满而不痛,其成因可有内热壅盛、寒热交结、水热互结、胃虚气结夹湿、卫阳虚而邪热盛之别。五泻心汤出自《伤寒论》,均治心下痞证。分而论之,其病因病机侧重各异,亦有虚实或虚实夹杂之不同,但总归于脾胃气机升降失调。痞证皆由虚化,留邪心下,气滞壅阻,上下不通。五泻心汤无论阴阳上下、寒热虚实,攻补进退,皆以中焦为治。

医案

患者,女,42岁,2019年7月就诊。

患者自诉早上没有进食,后进食自助餐量多且杂,餐后腹胀难忍,前来就诊。患者述腹胀呈“爆炸样”,无大便、无矢气、无呕吐;寸关脉洪大有力,尺脉略沉;舌苔厚腻,舌稍红;呈痛苦面容;患者恶寒,时值夏季,尚穿两件长袖衣服,背部衣服潮湿;腹部触之柔软,按之疼痛稍加剧。服用消食导滞药物无效且腹痛随时间加剧。

中医诊断:痞满,寒热错杂

六经辨证为太阳病变证。

处方:拟附子泻心汤。

大黄 6g 黄连片 3g

黄芩片 3g 炮附子 3g

共3剂,每1剂。

煎服法:炮附子用药煲煎煮60min;大黄、黄连、黄芩放于药包,投于装大半碗沸水(约300ml)的药碗中,盖子密封浸泡3-5min,取出药包;将两种药液混合温服。

电话随访:患者服药半小时后,矢气频发,泻大量不消化食物后腹痛缓解,恶寒和背部流汗症状减轻;第2日再次服药后,腹痛消失,恶寒和背部流汗症状亦消失。

按语:该患者的症状符合《伤寒论》第155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从患者的脉证分析,为上热下寒,水火隔离,寒热错杂所致。治疗要点在于清上热而温下寒,故用附子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用沸水浸渍,在于薄其味而取其轻清之气,符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和吴鞠通的三焦治疗理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上达下,以泄在上之热;附子熟用,久煎去毒,取其醇厚之味,符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味厚则泄……厚则发热”和吴鞠通的三焦治疗理论“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力大气雄,以温下焦之寒。诸药合用,符合尤在泾在《伤寒贯珠集》提出的“寒热异其气,生熟异其性,药虽同行,而功则各奏”。服之则热得三黄而清,寒得附子而温,阴阳调和,水火既济,寒热错综复杂之证自愈。总治则亦正如《景后全书·痞满》“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物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有胀有痛而满者,实满也;无胀无痛而满者,虚满也。实痞、实满者,可散可消;虚痞、虚满者,非大加温补不可”。

预防此病,还需注意平日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忌寒凉饮食,也忌饮食过饱。而医者在诊疗中,还需注意正确使用汗法和下法,防止出现因误治所致的“心下痞”。

临床中可参照仲景治痞之法,详辨其病因病机,厘清寒热虚实,分而论治,且活用古方,因人和证而加减化裁,从而能使脾复升运,胃复和降,脾胃得以运化,寒热阴阳虚实得以调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认识经方甘草泻心汤
千古脾胃病第一方:半夏泻心汤辨析 中国中医研究院,时振声
《伤寒论》痞证探析
上热下寒中焦不通吃什么中成药
半夏泻心汤医案
漫话“柴胡先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