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魏统一北方后,国力强盛,为什么没能南下统一全国?

北魏和南朝刘宋,萧齐,萧梁对峙时期的历史,挺有意思的。

强盛的时候,两边一起强盛。衰落的时候,两边也一起衰落。

甚至连明君圣主和昏庸皇帝,两边都是很有默契的扎堆出现。

420年,刘裕建立刘宋王朝。这一年是南北朝的开始。

当时,统一的主动权在南朝手里。因为当时的北方还处于分裂状态。除了北魏外,赫连勃勃建立的胡夏政权,沮渠蒙逊建立的北凉政权,也都颇有实力。

如果刘裕能多活几年,凭借南方的实力,历史必然被改写。

然而,422年,正当刘裕准备北伐,他却去世了。

刘裕这一死,刘宋王朝内部因帝位之争发生火拼,北伐一事也就告吹。

听说南朝高层内斗,北魏皇帝拓跋嗣趁机南下,把势力推进至黄河南岸。

而之前,双方是以黄河为国界。等于说,南北朝时代才刚刚开始,南朝的北境线就被迫往南移动了几百里。

不过幸运的是,正当魏军准备进一步南下时。

423年,拓跋嗣突然病死了。

拓跋嗣死后,拓跋焘继位。他原本打算进一步南下,趁刘宋内战之际浑水摸鱼。但他还没行动,北方的柔然就袭来,南下捅了北魏的后背。

见柔然大举南下,拓跋焘不能不还击,毕竟北魏首都平城就在草原南侧,一个不小心,国都就会被柔然人端掉。

于是在424年,拓跋焘抽调北方精锐,御驾亲征。

这一战,拓跋焘吃了大亏。

北魏军杀入草原后,中了埋伏,被柔然骑兵重重包围。拓跋焘是左突右冲,好不容易才杀退柔然人。

就在拓跋焘和柔然血战之际,刘宋王朝的帝位之争终于结束。宋文帝刘义隆继位。

他一继位,刘宋内部立时稳固,北魏浑水摸鱼的机会没有了。

看到刘宋内部稳定,拓跋焘扼腕叹息,他很清楚侵宋的时机已过。于是他就把主力全部转移到了北方,决定先打死柔然。

425年,拓跋焘派遣五路大军北伐柔然。柔然人不敢硬碰硬,直接北遁。

北魏与柔然开战的时候,刘宋方面进一步完成中央集权。

刘义隆是被权臣扶上位的,权力受限制,所以他继位后,就韬光养晦,慢慢清除权臣,逐步大权独揽。

此后,他鼓励耕织,休养生息,南方的生产秩序得到了恢复,国力也小有增长。

429年,北魏与柔然再次开战。拓跋焘派遣远征军突入草原四千里,把柔然杀了个鸡飞狗跳。

第二年,已经大权独揽的刘义隆逮住这一机会,抢在魏军还没有南归之际,发动大规模北伐。

这一战,宋军前期取得大胜,把国境线又推回到了黄河一线。

然而,魏军反应神速,很快就展开了反击。宋军不敌,铩羽而归。第一次北伐就以失败收场。

431~439年,南北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

在此期间,北魏主要在黄河以北活动,先后消灭了北燕、胡夏。

刘宋则继续休养生息,积蓄实力。

不过在此期间,刘宋内部也有几场小规模的内讧,有刘宋第一大将之称的檀道济被杀,这极大的削弱了刘宋的军事力量,为后来刘宋屡次北伐失利,埋了个大坑。

439年,北魏灭北凉,统一北方。至此,南北对峙的格局最终形成。

440~449年期间,南北双方依然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彼此都在积蓄实力,都在等待第二轮交手。

在这一期间,刘宋人口增长到了600万,这是南朝人口的巅峰。(南北朝期间,人口隐匿情况很严重。刘宋官方统计的人口是600万,但实际人口应该远超1000万)

北魏人口不详,但不可能少于刘宋。实际可能有1000多万人。

到了450年,狼烟终于是骤起。这一次是北魏抢先出手。

拓跋焘亲率10万大军南进,连克刘宋数郡。

刘义隆听说后,大怒,遂起倾国之兵,约30万人,发动反击。

然而,由于准备仓促,以及决策失误。开战之后,宋军很快就全线溃败。

北魏军击溃宋军后,拓跋焘也是全国总动员,指挥五路魏军,计40万人,对刘宋进行碾压式进攻。

这一战,宋军再次不敌。

魏军击破宋军防线后,长驱直入,饮马长江北岸,兵锋推进到刘宋王朝的国都建康。

要不是拓跋焘早先没料到宋军会如此的不堪一击,没有做渡江准备。可能,长江防线在当时也能被北魏军队突破。

当然,这只是可能。实际情况是,北魏军杀到长江北岸后,因为过不了长江,最后也是草草收场。

不过,尽管守住了长江。但这一战对刘宋的影响依然很大。

经济方面自不必多说。刘宋的江北地区被魏军肆虐一空,元气大伤,而偏偏这一地区是刘宋的经济中心和人口中心。

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一战的影响,南朝后来再也无法与北朝全面抗衡。

政治方面,由于在此次北伐的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的问题上,皇帝和太子起了矛盾。于是乎,皇帝刘义隆便对太子刘劭动了废立的念头,这让刘劭非常不满。

453年2月,刘劭先发制人,派军攻入王宫,将父皇刘义隆杀害。

因为这场政变,刘宋王朝由盛转衰。

不过,此时的北魏也没好到哪去。

刘宋在内讧,北魏也一样在内讧。

南征期间,北魏军虽然大获全胜。但由于遭遇瘟疫,魏军的死伤也是极惨重。这导致拓跋焘非常郁闷。

再加之,北魏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内部不稳定因素很多。

所以大战之后,北魏国内暴乱此起彼伏,令拓跋焘是心力交瘁。

在这种内外交困之下,拓跋焘神经兮兮。他觉得太子对自己不利,再加上一个叫宗爱的太监跟太子有矛盾,频繁告太子黑状。

搞得拓跋焘的太子就又气又怕,一病不起,被吓死了。

而太子一死,宗爱又担心自己告黑状的行为会被拓跋焘发现。

于是,他就在452年发动宫廷政变,杀了拓跋焘。

就这样,拓跋焘和刘义隆这对冤家就在几乎同一时间,都离开了人间。

两个斗了将近30年的冤家先后去世后,南北朝也各自继续着内讧。

先是北朝。太监宗爱杀死拓跋焘后,立拓跋焘的另一个儿子拓跋余为帝。

没多久,宗爱看拓跋余不顺眼,就把他也杀了。

宗爱杀拓拔焘时,北魏一些大臣因为害怕拓拔焘,便默认了宗爱的行为。

但此时宗爱又杀拓拔余,一些大臣就看不下去了。他们认为宗爱做的有些过分,于是就组了个团,拥戴拓拔焘的孙子拓跋濬(jun)登基。

拓跋濬是前太子的儿子,也就是曾经被宗爱气死的那个皇太子的儿子。他上位,宗爱这一下是彻底完蛋了。被拓跋濬下旨咔嚓,尸体切了喂了狗。

南朝这边。刘劭弑父上位,灭绝人伦,作了大死。

于是,他的三弟刘骏发动叛乱,把他赶下了皇位,并把他脑袋剁了。

不过刘骏比刘劭更残酷,他当了皇帝后,为了防止兄弟们以自己为榜样,大开杀戒,几乎把对他有威胁的兄弟们杀了个精光。

拓跋濬和刘骏各自登基后,南北双方基本上处于相安无事的状态,大家还时不时开启双边贸易,做点儿互通有无的买卖。(拓跋濬上台的时间是452年,去世于465年;刘骏上台的时间是453年,去世于464年,两人执政时间基本重合)

464年,刘骏去世,他的皇位继承人叫刘子业,是他的儿子。这个刘子业堪称是刘骏的加强版,简直是畜生皇帝的典范。

刘骏当年大肆屠杀手足,没有做得太绝,有几个对皇位没有威胁的弟弟都活下来了。可刘子业上位后,觉得这些人碍眼,便把他老爹当年没杀绝的叔叔又搜罗到一起。有的被关押,有的被杀头,有的被肢解。刘裕的子嗣因为此次屠杀,几乎被杀绝了。

刘子业胡闹了一年多,宫里的一些大臣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于是便发动政变,杀了刘子业,扶持被刘子业整得奄奄一息,但还留一口气的“猪王”刘彧登基。

之所以叫“猪王”,是因为刘彧被刘子业当猪狗一样,折磨了半年,居然没死。

几乎与刘子业被杀同时,北魏的拓跋濬也去世了,他儿子拓跋弘继承帝位。

这一年,拓跋弘才10岁出头,大权把持在权臣手中。拓跋弘人小志大,隐忍不发,在中国历史上著名女强人冯太后的支持下发动政变,诛杀权臣,重新夺回了大权。

刘彧上台和拓跋弘发动政变,都发生在公元466年。又是这么巧。北魏和刘宋皇帝堪称是三代好基友。

刘彧上位之后,刘子业的三弟刘子勋对他很不满。刘子勋在刘子业被杀之前,以诛杀昏君为由,率军进京,准备杀了大哥上位。

但是他还没到京城,刘子业就被杀了,让刘彧捡了便宜。

所以,他很不满,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扯旗造反了。

一开始,局势对刘彧非常不利,刘宋王朝的版图,刘子勋至少占据了80%。

但是为了保住老命,刘彧爆发了惊人的潜力。他逆势而上,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居然把“飞龙骑脸怎么输”的刘子勋打死了。

搞死刘子勋后,刘彧自信心爆棚,下旨北伐中原,决定玩票大的。

然而,刘宋皇族搞内斗都是一把好手,搞外战却各个都是怂包。

467年,也就是刘彧干掉刘子勋的第二年,宋军精锐北上,向魏军挑战,结果被打得一败涂地,丢城失地。

就是在刘彧手里,南朝最重要的北伐前哨站山东丢了。

也是在刘彧时期,北朝的实力彻底压过了南朝,此后再也没有扭转过来。

刘彧被北魏揍了一顿,心灰意冷。他害怕担责任,就大开杀戒,也学刘子业一样,铲除了所有可能威胁他地位的皇室宗亲。

472年,刘彧病死。他死后,9岁的儿子刘昱继承了皇位。

四年后,23岁的拓跋弘忽然驾崩,死因不明,成为历史上的一桩悬案,他同样也是9岁的儿子拓跋宏继位。

拓拔宏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北魏孝文帝。

刘昱继位后,别看年纪小,但他的心机非常毒辣。他小小年纪就凶残成性,发明了一大堆锤子、剪子、凿子、刀子之类的东西,看见谁不顺眼就命令随从把他们杀死。并且刘昱还有解剖尸体的怪癖,吓的人人自危。

大臣们见刘昱小小年纪就如此凶残,长大了那还了得。于是在477年,以萧道成为首的权臣发动政变,杀了这个小变态,拥立刘昱的弟弟刘准继位。

废立皇帝,这是大忌。所以萧道成废了小变态刘昱后,他就下定了篡位的决心。

479年,萧道成清除异己,于是在同一年,他强迫刘准禅位,登基称帝,改国号为齐——史称萧齐。

刘宋王朝至此灭亡。

刘宋灭亡后,天下终于消停了。南齐首任皇帝萧道成与其子萧赜都是贤君,他们都不喜欢打仗,热衷于搞建设。于是,南朝在乱了二十多年后,终于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盛世,史称“永明之治”。

南朝在恢复建设的同时,北朝也在改革。孝文帝拓跋宏在冯太皇太后的支持下,锐意革新,大规模推行汉化改革,为游牧色彩浓厚的北魏过渡为农业大国奠定了基础。

490年,冯太后去世,孝文帝拓跋宏开始亲政。在他的主持下,北魏迁都洛阳,实施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改革,史称“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改革的同一年,萧赜病死。其孙萧昭业继位。

这又是个浑蛋皇帝,继位之后,倒行逆施,南齐接二连三地发生政变。南齐因此实力大损。

南齐陷入内讧,北魏则在稳固前进。经过汉化改革,国力大大提升。

498年,元宏(就是拓跋宏,汉化改革之后把姓由拓跋改成了元)大举南下,声势骇人,大有灭了萧齐之势。

面对魏军的南下,萧齐将领团结一致。北魏在南征过程中,虽有一些小斩获,但是付出的代价也极大,可谓是伤亡惨重。

同年9月,眼见南征无望,元宏撤兵北归,途中他染病不起,于次年春季去世。继位的是他的次子元恪。

不过这次逼退北魏后,南朝又陷入内讧,将领被杀者甚多。

500年,趁着南朝闹内讧的机会,元恪再次兴兵南下。魏军这一次势如破竹,占领了南朝的荆州、扬州、益州等地。

南朝在江北地盘,几乎全丢了。

眼睛南朝要完,502年,萧衍篡齐,改国号为梁,史称南梁,而萧衍本人也就是中国历史上褒贬不一的“菩萨皇帝”梁武帝。

503年,梁武帝派兵北上,梁军与魏军在淮南一带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双方基本上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

虽然说,梁军没能击退魏军,但好歹算是遏制住了北魏的蚕食。

515年,元恪去世,其子元诩继位。

第二年,北魏再度南征,与南梁在安徽寿县一带剑拔弩张,大有你死我活的架势。梁武帝大耗民力,兴师动众地兴建浮山堰,意图用水攻的计策迫使北魏撤退,结果杀敌一千也自损八百。

南梁军击退了北魏军,自身也是元气大伤,只好各自罢兵。

这次大战之后,北魏陷入内乱的泥淖,民族问题和解阶级问题一次性全爆发了。

民族问题就是鲜卑人、匈奴人、汉人以及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阶级问题是孝文帝强推的汉化改革,导致了鲜卑民族出现了边镇和朝廷阶级分化的情况。

由于元诩当时还是个孩子,他的母亲胡太后又没什么本事。所以这个阶级矛盾不可调和后,就爆发了著名的六镇起义。

PS:北魏建国初期,为了抵抗北方柔然人的南侵,就在北部边疆地区设立了一支力量庞大的边防军,由鲜卑贵族当中的能征善战的人才统御。随着柔然的衰落,边防军的地位渐渐有所下降。孝文帝推进汉化改革时,老派贵族扎堆的边防军又极力反对,元宏说服不了他们,就把他们扔在边疆。此后这些人的地位越来越低,对朝廷越来越不满。

六镇起义爆发后,边防军纷纷树起反旗脱离朝廷控制。当地有些地方豪强大族也趁机招兵买马,扩充势力,其中有一个叫尔朱荣的土豪实力很强。当他配合朝廷镇压完暴动之后,他便成为北魏头号大军阀。堪称是北魏版的曹操。

528年,元诩与胡太后的矛盾爆发。元诩密诏尔朱荣进京,诛杀胡太后及其党羽。

胡太后得知消息后,抢先下手,命人毒死了元诩。当时尔朱荣已经出发,不能退缩,于是他几乎打着为元诩复仇的旗号,直扑洛阳城,把胡太后淹死在河里,并立元子攸为皇帝。

紧接着,尔朱荣又以为祭奠元诩为由,把北魏宗室子弟和朝中大臣召集到一起,大肆屠杀。这次事件史称为“河阴之变”。

之后,尔朱荣返回太原大本营,并在朝中广布亲信,在太原遥控着洛阳的政局。

当时,元宏有一个侄子,叫元颢。尔朱荣在洛阳大肆屠杀的时候,元颢恰好在外打仗,逃过了一劫。听闻洛阳惨案,元颢害怕被尔朱荣追杀,便南下投奔了南梁。

北朝人来投,这是新鲜事。梁武帝本着恶心北魏的初衷,派遣陈庆之率领一支7000人的军队护送元颢回国夺位。

梁武帝一开始,其实没有对陈庆之北上抱有太大的期望,他的目的仅仅只是给北魏搞个小动作,恶心一下对手。可他没想到,陈庆之居然那么能打。

529年5月,陈庆之率七千人,居然攻入了洛阳,并扶持元颢称帝。这是南朝历史上第一次扶持北朝人建立傀儡政权。

不过陈庆之的行动最终还是失败了,因为他被元颢那个坑货给坑了。

元颢继位后,手里有点实力,就跟陈庆之对着干。尔朱荣率军杀向洛阳,陈庆之建议元颢允许梁军主力北上助战,却被元颢以怀疑南梁会吞并他为理由,一口拒绝了。

梁军主力不来,陈庆之腹背受敌,内外无援。无奈之下,陈庆之只好撤退。元颢见陈庆之撤了,他也仓惶逃出洛阳,但被尔朱荣率军追上,一刀杀死。

之后,尔朱荣在中国北方横扫群雄,荡灭其他割据势力。

到了530年,尔朱荣已基本上把中国北方收入囊中,一跃成为能够与南梁分庭抗礼的人物。

但太成功的人,也容易树大招风,成了大家的眼中钉。

530年11月,被尔朱荣扶立的傀儡皇帝元子攸受够了窝囊气,便密谋了一次暗杀事件,在宫中埋伏武士,召见尔朱荣进宫,然后亲自上阵,乱刃齐下,在大殿里砍死了尔朱荣。

尔朱荣死后,尔朱氏一家人发飙,攻入洛阳,手起刀落,砍死了元子攸,改立元恭为傀儡皇帝。

元子攸一死,尔朱荣活着时的头号大将高欢立刻变脸,他打起为先帝报仇的旗号,脱离尔朱家族,宣布与弑杀皇帝的尔朱家族不共戴天。

532年4月,高欢击败尔朱家族,进入洛阳。他杀死元恭,又另立了元修为帝。

与之同时,在关中一带,还有一股势力强大的军阀,领头人叫贺拔岳,他原先也是尔朱荣的战将。尔朱荣还活着时,他曾力劝尔朱荣杀高欢。所以贺拔岳和高欢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傀儡皇帝元修见贺拔岳可以利用,就下密诏让其讨伐高欢。

不过贺拔岳还没准备好,高欢就抢占先机,在关中策动内乱,杀了贺拔岳。随后他派遣尔朱荣时代的三号大将侯景到关中接管贺拔岳的军队。

侯景喜出望外,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他大摇大摆地去关中,结果却发现贺拔岳的部下已拥立宇文泰当了大哥。便只好灰溜溜的又逃了回去。

534年,元修与高欢的矛盾激化。他在著名大忽悠斛斯椿的建议下,逃离洛阳,跑到了关中,投奔宇文泰。(元修投奔宇文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宇文泰娶了他妹妹,他是宇文泰的大舅子)

高欢一看皇帝跑了,索性随手就立了元善见为傀儡皇帝。然后继续用大魏的国号——史称东魏。

高欢拥立元善见的同一年,宇文泰杀死大舅子元修,另立元宝炬为傀儡皇帝。然后他也继续用大魏的国号——史称西魏。

至此,北魏一分为二,正式灭亡。元善见和元宝炬虽然名义上是皇帝,但实权都分别掌握在高欢和宇文泰手中。南北朝也进入了最后的收关阶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魏439年统一北方后,之后近一百多年里为什么不南下进行大统一(南朝还不断分裂)?
10分钟带你理清魏晋南北朝的历史
五分钟读完南北朝乱世
UC头条探索北魏的历史,为什么北魏没能统一天下?
北魏历史时间线1.拓跋珪建国2.拓跋濬设...
北魏历史概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