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汉末年五大有名的黄巾余党,足以改变天下形势,哪个最有牌面?

相信大家对'黄巾起义'耳熟能详,不过第一代黄巾军的战斗力属实拉胯,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起兵,中平元年被镇压。在'黄巾起义'失败以后,在东汉末年还活跃着一些比较强大的黄巾余党,一直持续到建安年间。他们规模庞大,至少有两支号称百万,而且积极参与群雄逐鹿的过程,对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造成了巨大影响,算是给黄巾军找回一些存在感。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些比较强大的黄巾余党。

黑山军

黑山军是黄巾余党中的元老。在中平二年(即公元185年)就有活动的迹象,其中一些人物也是第一批黄巾军的残余。史料对黑山军的记载相对于其他黄巾余党要比较详细,毕竟作为首领的张燕能够在《三国志》中有一篇个人传记,还是相当有牌面的。

张燕并非黑山军的第一代首领,他原先也不叫这个名字,叫做褚燕。黑山军第一代首领叫张牛角,张牛角在进攻癭陶县的时候被箭射死,褚燕成为第二代首领,改姓为张燕。黄巾军中喜欢根据人物的形象起绰号,张燕因为身体强健矫捷,所以被称为'飞燕'。

黑山军大概活动范围在冀州、并州、司隶之间的太行山脉中,从常山、赵、中山、上党、河内这一趟都是黑山军的活动范围。黑山军是很多个势力组合而成的,除了张燕这个大首领以外,还有于毒、眭固、杨凤、白绕、陶升、、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等。像、青牛角很明显是以绰号流传的。

黑山军早先与公孙瓒联合,对抗袁绍和曹操等势力;在一次攻破魏郡邺城之后终于遭到了袁绍的报复,虽然没有被彻底消灭,但是也元气大伤。在袁绍消灭公孙瓒的时候,黑山军有出兵支援的打算,但是没有成功。最后在建安十年(即公元205年)投降曹操。因为这个时候曹操已经彻底解决了袁氏势力,黑山军没有办法再左右逢源。黑山军史料记载合众百万,不过张燕投降的时候,只有十几万。

白波军

小编认为白波军应该算是黄巾余党中最有牌面的一支,因为他们与其他黄巾余党不同,真正受到了招安并借机控制了东汉朝廷。白波军在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起兵于临汾白波谷,因此而得名。

白波军主要活跃于并州以及司隶一带,与南匈奴于夫罗部联合在一起,规模达到十几万。白波军对东汉末年历史走向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在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以袁绍为首的关东联军组建起来讨伐董卓,董卓避让锋芒,将首都迁到长安。其实这里面也有白波军的影响。因为董卓的心腹牛辅无法彻底消灭白波军,白波军可以南下到洛阳以西,配合关东联军夹击董卓,切断后路,所以董卓必须要转移阵地。

董卓被王允除掉,激起了董卓余党的反扑。李傕、郭汜、杨定、张济、樊稠、李蒙、王方、胡轸等人攻入长安,杀死王允,重新控制汉室。这些人当中以李傕为首,然而李傕对董卓余党的控制根本不够,最后导致内讧。李傕抢在郭汜前面劫持汉天子刘协,却将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刘协也趁这个机会提出东归洛阳的要求。

李傕先同意刘协东归,再与郭汜等人和好,打算拦截车驾。李傕有一个手下叫杨奉,白波军出身,他利用李、郭分裂以及汉天子东归成功摆脱李傕的控制,招安白波军对抗李傕等人,让刘协得以返回洛阳。于是乎在极其短暂的一段时间中,杨奉、韩暹等白波军控制了汉室,不过与其一同控制汉室的还有董卓余党出身的董承。曹操正是趁杨奉、韩暹、董承的矛盾趁虚而入,抢走了刘协。

青州黄巾

中平五年青州、徐州黄巾复起,陶谦被任命为徐州刺史,就是对付徐州黄巾。青州黄巾的规模也十分庞大,但是与黑山军相比,他们有一个最大的缺点是没有稳固的根据地。所以青州黄巾一直希望能够向西北方转移,到太行山脉与黑山军汇合。

在初平二年(即公元191年),青州黄巾入侵兖州泰山郡,被泰山太守应劭击退;不久后青州黄巾调转方向北上到冀州渤海郡,此时袁绍虽然为冀州牧,但是渤海郡却在公孙瓒的手中,还是袁绍主动送去的。有学者认为袁绍的动机就是借刀杀人,让公孙瓒与青州黄巾自相残杀。但是青州黄巾的表现实在不令人满意,被公孙瓒迅速击溃。然后公孙瓒向西进发,爆发了著名的'界桥之战'。

然后在初平三年(即公元192年),青州黄巾再次进入兖州,杀死了兖州刺史刘岱,也间接促成曹操的崛起。兖州官吏支持曹操为兖州牧,曹操击败青州黄巾,收获大量的劳动力以及兵源,组建成'青州兵'。不过'青州兵'在后续的表现中也沿袭了作为青州黄巾时的战斗力,军纪散乱一触即溃。青州黄巾在进攻应劭时有三十万,经过公孙瓒的打击后减员十万,不过再一次入侵兖州时却达到百万,所以这个数字有多少水分还是有待商榷的。

汝南黄巾

汝南黄巾至少在中平五年就存在,发源地是汝南新蔡县西北的葛陂,后来波及到沛国、陈国、颍川等地,史料中称其为汝南葛陂黄巾、葛陂贼或者是汝南、颍川黄巾。汝南黄巾实力不如黑山军或者青州黄巾;地理位置的重要程度不如白波军,不过正是因为豫州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也让汝南黄巾存活了很长时间。

汝南黄巾先依附于盘踞在南阳的袁术;袁术表孙坚为豫州刺史,汝南黄巾于是依附于孙坚;孙坚被刘表所置江夏太守黄祖射杀,袁术转移到淮南,曹操与吕布争夺兖州成功,于是向豫州进军。汝南黄巾无法对抗曹操的力量,暂时归顺曹操。

不过在曹操与袁绍对抗时期,汝南黄巾又一次反叛,联合袁绍客将刘备与曹操抗衡。不过袁绍一败涂地,刘备也投奔刘表,北方基本被曹操控制,汝南黄巾就没有什么发展的空间了。汝南黄巾规模不明确,也是由多个首领组成,'众各数万',应该也是很可观的。

益州黄巾

相对于前面的黄巾余党来说,益州黄巾是一个另类。首先益州并不是黄巾军活跃的地区,其次益州环境封闭,益州黄巾没有与外界发生过多的接触,对东汉历史的影响力比较有限。

益州黄巾同样是在中平五年起兵,最早一批只有几千人,不过随着战斗的发展,规模的扩大,益州黄巾杀死绵竹令;向南进攻雒县,杀死益州刺史郗俭;同时向蜀郡、犍为郡、巴郡等地扩张,杀死巴郡太守赵部,规模达到十余万;东汉朝廷派遣的益州牧刘焉不敢到任。益州黄巾对益州的破坏还是很严重的。

益州从事贾龙等人合兵反抗益州黄巾,与益州黄巾的力量相比是有些弱势的,但是益州黄巾同其他黄巾余党一样,也是很多首领组成,组织松散控制不足,存在内讧的情况;另外黄巾军的战斗力确实不怎么样,最后被贾龙等人击溃,刘焉终于进入益州。

益州黄巾对整个东汉的影响有限,对益州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这些被击溃的黄巾余党成为刘焉手中第一批次的力量,然后才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东州士'。而贾龙平叛的经历也给他带来比较大的名望和资本,后来贾龙也反叛刘焉,但是被刘焉镇压。

总的来说'黄巾起义'之后出现的黄巾余党非常多,遍布在东汉地方各个州郡,以上五支是其中势力比较大、影响也比较大的黄巾余党。青州黄巾、黑山军号称百万;白波军、益州黄巾达到十万;汝南黄巾大概也是这个数字。不过黄巾军的战斗力普遍不强,也无法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只有白波军在汉天子东归这个特殊时期获得了东汉朝廷的招安,并且一度控制汉献帝,也算是黄巾余党中的牌面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读史方舆纪要》、《太平御览》、《中国历史地图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角死后黄巾军分裂为三大部,他们是如何覆灭的
东汉末黑山白波黄巾军起义战争 - 中国长城互联网
你知道袁术身边曾聚拢过多少贼寇吗?
一支神秘大军,虽主宰天下大势,却无一位将领在历史上留下名字
长篇连载:前三国时期之《乱世群雄》(十五)——袁绍侥幸保冀州·界桥之战
第四十七战:兖州风云(4)袁术入兖若丧家之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