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清最后一个藩属国,1947年才停止进贡,宣称永远无条件支持中国

中国古代共经历了无数个王朝更迭,其中不乏一些放在当时的世界环境下都算超强的朝代,所以清朝之前的朝代在遇到外族入侵的时候基本上都可以用武力扫荡敌人。这也是为何古代中国地图比如今中国地图更大的原因。

再来说说清朝,晚清时期的清朝确实落寞了,其实当时晚清和西方国家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距还是因为西方的工业革命,否则1840年的鸦片战争清朝依旧有胜利的希望。不过清朝的前中期依旧算是一个超大的国家。

关于这一点,从全盛时期的清朝拥有23个藩属国就能看出来,所谓藩属国,就是清朝在这些国家有一定的主权,传统形式就是半殖民地或者附庸国。下面咱们就来说说中国最后的藩属国,其70多年前还在纳贡,至今还宣称自己将永远无条件支持中国。

藩属国指的就是力量较为薄弱的国家,由于经常会受到周围一些相对强大的国家的欺辱,所以为了找一个依靠,一个靠山,就会向一些较为强大的国家俯首称臣,在亚洲地区,中国无疑是最为强大的国家,所以很多的弱小的国家便会向中国俯首称臣。通过向我们中国进贡,已获得我们中国的保护,帮助他们消灭一些入侵的敌军。

藩国和属国的名称,自先秦已有之。周王朝的分封制,是战国时期数百年乱战的导火索。“自西周以降,始行分封,诸侯王拥兵自重,盖因其制之靡”。分封制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实现血缘亲族对广袤国土的直接控制,从而降低外族、外姓或没有血缘关系的强人割据的可能性,所以分封制又被称作“宗法血缘制”。而被分封的诸侯王和贵族们,也要按时履行朝贡义务。例如,战国时期的齐国,最初就是由周王室分封而来的。由于帮助周武王灭商,姜子牙功勋卓著,武王将齐国之地敕封给他,而他也要向周王室进贡。

藩国中的“藩”字,形象地比拟了宗主国与分封国的关系,宗主国为主,在内,诸侯国为辅,在外,二者以藩篱隔开。但分封制这把双刃剑,也有刺骨的一面,它在成功避免外族割据的情况下,为同宗割据大开方便之门。周王室日益衰退后,早先被分封至各地的藩国诸侯王们,开始肆无忌惮,战国就是这场戏的巅峰。

这种藩属制度在清朝非常盛行,我们中国周围一些弱小的国家比如朝鲜等纷纷成为了我们的藩属国,我们中国在接受他们贡品的同时,也经常派兵保护他们。但在清朝,中国实行了闭关锁国,西方国家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迅速发展,鸦片战争开始,我们中国的大门被打开,懦弱的清政府自身难保,更加无法保护周围这些藩属国的安全,所以这些藩属国慢慢都脱离了清政府的统治!

秦始皇扫清六合,席卷八荒,在决定地方行政制度时,他考虑到古时分封制的诸多弊端,遂行郡县制,分封制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始皇帝之大统,是历史的巨大进步,但历史的车轮不会停歇。大统一后提上日程的,自然就是发展和扩张。

于是,属国的概念出现了。如果说藩国是对血亲宗室的承认,那属国就是对那些虽非血亲宗室,但由于种种原因,宗主国不能付出巨大代价去征服的那些邦国的承认。

《汉书·武帝本纪》载,“凡言属国者,存其国号而属汉朝,故曰属国”,只存其国号,自是有些夸张,但这些已经归属宗主国的国家,往往也不能对宗主国构成威胁,否则也就不会归属了。

例如,西汉时期屡扰边境的匈奴和羌胡,对汉朝的经济和稳定造成了巨大冲击。武帝征战一生,在一次次汉匈战争中击败匈奴,为边疆换来了暂时的和平。

两晋南朝四百年战乱后,中国再入大一统王朝。隋唐以后,由于生产力加速发展,中国和边夷的差距逐渐拉大,在属国问题上,也趋于稳定。

中国东部稳定的属国局面,主要形成于明朝。朱元璋和朱棣都曾大力解决过高句丽的归属问题。中国南部稳定的属国局面,如越南、老挝和缅甸等地的称属,也在这一时期。中国西部稳定的属国局面,主要形成于清朝。

康乾盛世期间,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彻底震慑了西部属国。坎巨提,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成为大清属国的。

和平虽然换来了,但汉朝国力不足以久驻在那些匈奴和羌胡活跃的地带,汉朝的生产力也不允许发生边疆鏖战的事。所以,汉武帝便在边疆设置了许多属国。

这些属国,一开始往往是迫于汉朝文治武功之强大而屈服的,在随后的发展中,如果某些属国发展起来了,就会再次成为宗主国的毒瘤。

例如,东汉末年时期,由于汉王朝自身的腐朽,当年归属于汉庭的许多属国开始反叛。乌丸和鲜卑这两个北方属国,原先都归属东汉,但东汉中平年间,借着天下大乱,他们开始勾结匈奴反叛。

《乌丸鲜卑东夷传》载“乌丸鲜卑者,自秦汉以来,久为边害。孝武虽外事四夷,东平两越,西讨贰师、大宛,然皆在荒服之外,不能为中国轻重”。

坎巨提与中国新疆接壤,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始终属于西域诸国之一。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后,坎巨提王国主动派遣使者与清朝通好,正式成为清朝属国,并每隔数年进贡一次,这一年是公元1762年。

由于坎巨提国力弱小,生产力极不发达,所以清朝大大减少了其贡品征收数额,《穆天子传》载“乾竺特(即坎巨提)之贡品,以黄金为主,每次进贡时,将黄金分装在袋内,遣使敬献”。从第一次朝贡起,坎巨提再没间断过,贡品数量虽不多,但其对清朝忠心耿耿。

在众多藩属国中,唯独坎巨提的国土面积十分狭小,面积还不如中国的一个省,正是因为他们十分弱小,所以经常受到周边国家的欺负。坎巨提成为中国藩属国是清朝的康乾时代,那个时候中国十分强大,坎巨提找到中国这样的靠山自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这个国家始终都和清朝皇室站在一起。乾隆二十六年,他们派出使者带着贡品来到了北京,见到了乾隆皇帝,他们请求成为中国的藩属国。使者还把自己国家的人口、历史等全都向乾隆做了汇报。坎巨提整个国家只有7000千户人口,他们国家的老百姓都是靠畜牧业,因此他们自己国家并没有粮食和布匹,由此可见他们国家并不是一个富裕的国家。

至此,坎巨提和清朝之间的关系是越来越好。后来坎巨提周边的国家眼红坎巨提的地理位置,于是就发动了战争。清朝闻讯派兵帮助坎巨提抵御外敌,这才有了坎巨提后面几十年的稳定和平发展。

清朝也十分同情这个小国,于是便让他们进贡的时候,不需要进贡粮食和布匹,只要进贡一两五钱的砂金就可以了。所谓的砂金就是坎巨提的特产,别看这一两五钱很少,可是他的价值相当于8万斤的小麦呢!

道光年间,克什米尔进攻坎巨提,他们自己当然无法抵挡敌人,清朝最后看到自己的小弟被欺负,立即派出大军前去支援,最终清军歼灭了克什米尔7000多人。

之后谈判,克什米尔赔偿了坎巨提1500两白银,从那之后周围的国家再也不敢侵略他们。不过后来清朝衰落之后,清朝自顾不暇,坎巨提也就管不了了,他们最终成了英国的殖民地。

不过坎巨提虽然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他们依然对于中国十分忠心,他们认为要不是中国的帮助,自己早就灭亡了。

虽然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虽然在为难时刻清朝也没有出手帮助它,但不料坎巨提王国仍把中国当成大腿抱,沦为殖民地之后,它还是每年向清朝朝贡,后来清朝灭亡了,溥仪宣布退位,进入民国时期,但末代皇帝溥仪还是在皇宫中,所以民国时期,它也一直朝贡,直到冯玉祥把溥仪赶出皇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坎巨提一直保留着奴隶贸易的传统。坎巨提境内以山地为主,畜牧业比较发达,但这些牧场上的劳作者,许多都是来自中亚地区的贫苦人民。他们来到坎巨提后,为生存而不得不成为奴隶,坎巨提的畜牧主可以对他们进行任意买卖和杀戮,甚至到了20世纪下半叶,坎巨提的奴隶制依然没有彻底废除。

作为清朝最后的属国,坎巨提朝贡的结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这个时代起始于三千年前,繁盛于五百年前,和它一并结束的,是腐朽的封建社会,和它一并沉睡的,是历经千年的沧桑。

成为英国殖民地的坎巨提地区自然不好过,人民生活一直比较贫苦,直到二战胜利以后,1947年,英国统治下的印度殖民地分开了,史称“印巴分治”,变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这时坎巨提加入了巴基斯坦,成为巴基斯坦的一个区域了。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整个世界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藩属国这种封建制度不复存在,坎巨提也终于在1947年离开了中国,如今成为了巴基斯坦的领土!

巴基斯坦我们就十分熟悉,也是和中国关系十分友好的国家,坎巨提最终的归宿还算不错。而加入“巴铁”后的坎巨提也曾宣称过永远支持中国。

如今的坎巨提人生活得也不差,虽然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时常产生摩擦,但是对坎巨提的影响并不大。而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友谊深厚,在一些国际问题上,中国也会帮助巴基斯坦解决一些问题,让那里的人生活得更好。

虽然只是我们中国的藩属国,但无论是曾经坎巨提还是今天的巴基斯坦,与我们中国的友谊都没有改变,我们也应该珍惜这份友谊,祝愿中巴友谊长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末中韩宗藩关系之考验|明清历史
大明朝有一百多个属国,为何偏偏对小小的琉球国特殊关照?
中国最后一个藩属国,1947年还在进贡,还称:永远无条件支持中国
中国最后的藩属国,持续进贡至1947年,称:永远无条件支持中国
中国最后的藩属国,直到1947年仍然坚持朝贡,守护华夏边疆185年
清朝末年唯一的一个藩属国,对中国始终忠心不二,关系十分紧密_【今日爆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