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UC头条:清朝总督可以提拔知府吗?

总督这个职位源于明朝,完善于清代,在二百多年的清代历史的发展中,总督职权不仅没有被削弱,甚至有不断扩张的趋势。从雍正乾隆以后正式兼任兵部尚书职位,或者是都察院右都御史的职位,由此获得更大的职权,以及官阶上成为从一品,获得更高的级别。

到了清朝后期,朝廷甚至允许部分总督有直接跟其他国家交涉的外交权力,以及为了推行洋务运动所下放的财政、人事等权力,这些权力都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总督的职权。从行政级别来说,总督也是知府的上级官员。清朝行政划分是省府(州)县,总督所管辖的是一个或数个省份,而知府则是府一级的主官。但是,对于知府的任免,总督却无法轻而易举的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点击加载图片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在于皇帝对于知府人选的直接控制上。相比较于知县平时在地方上承担直接处理公文事务的职责,知府在地方上更多是承担是一种中转承接的作用。当然,这并不是说知府的职位不重要,恰恰相反,知府在清朝地方当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人选也受历代统治者所重视。比如乾隆年间,朝廷就更倾向于把那些考核结果比较优秀的官员调任到地方任职,而那些考核平庸的官员,往往会被调任到京城部门的衙门任职。

点击加载图片

所以,在清朝的时候,对于知府的任免,常常由皇帝自己决定。比如雍正年间的时候,雍正皇帝就亲自考核了知府的人选,并对他们做出了各自不同的评价。雍正年间的时候,皇帝还特别授权让知府这一级的官员拥有上密折的权力。所谓密折,就是可以不用经过中枢内阁,只有皇帝跟写信官员知道内容。这种密折制度主要是为了防止皇帝被闭塞耳目,也可以防止地方督抚趁机做大,影响皇帝的权力。综合这些因素,皇帝才会在总督任免知府上设置了诸多限制。

点击加载图片

但是,总督对于知府人选的任免,并不是不能完全发挥作用,这个发挥的作用,主要在朝廷赋予总督对辖区内官员进行考核的权力。

清朝的时候,对于地方官员有“大计”的考核,这个考核是层级负责,按级考核核对。

这个考核非常重要,可以直接决定官员将来的任免提拔的情况。清朝会推出这种考核方式,一方面是为了遏制官僚队伍的腐败情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可以帮助皇帝更好治理天下。

点击加载图片

虽然前面我们讲过,皇帝直接决定四品级别官员的任免情况,但是皇帝毕竟精力有限,他一个人也无法处理那么多的事情。这种情况下,就必须依靠像督抚、尚书等高级官员,而皇帝对官员直接干预任免的情况,也主要集中在这些高级官员当中,更多情况下,对于知府这一层级的官员,更多是参考吏部、督抚的举荐情况,以及官员平时的考核结果。这一些是影响知府任免的主要因素。

点击加载图片

而总督是可以对这个考核结果发挥影响力的。在清朝实际的考核当中,总督是对布政使和按察使进行考核的。而知府是由布政使、按察使进行考核后,上报总督,由总督呈交朝廷。考核的内容分别是对官员的操守、才能、年龄还有政绩进行评价,根据考核的结果,上级官员做出评价上报,评价好的就可以选入到升迁官员的行列当中。不过,为了防止评价失当,对于那些评价不好的,按照规制,吏部还要进行重新考核。

对于那些在考核中评价不好的官员,总督们是可以直接上表弹劾。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在实际情况下决定了知府们在仕途的情况。只不过,到了清朝后期,随着吏治败坏,很多制度也都流于表面,尤其是清朝末期,买官风气盛行,很多官员都是走马换灯的更换,这种情况下,朝廷对于底下官员的情况很难摸得情况,只能更依赖于地方督抚的举荐,而督抚们对知府的任免,也在无形中扩大了影响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终密考:清代地方大员头上的紧箍咒
清代知府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总督、巡抚权力很大,为何没人造反或自立为王?
清朝总督一共有几种 他们的权力为什么越来越大
清朝的巡抚比总督品级低,为什么督抚却总是不和,经常要闹别扭
清朝制台、藩台、抚台、道台是什么官?谁最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