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在历史上有个大bug,就是不擅于通过对外战争解决内部矛盾!

事情还要从公元1150年,完颜亮篡位、大杀宗室,并于次年宣布迁都说起。这场威胁要迁都两次的闹剧,与朱棣夺位后迁都北京有着类似的目的,就是想撇开政权上根深蒂固的旧势力。

金朝迁都(全文约3933个字)

然而,迁都依旧没有解决完颜亮与旧贵族、猛安谋克势力之间的矛盾。骚动暴乱频出,臣下还彼此包庇掩护。于是,完颜亮向旧贵族、猛安谋克提出了一个宏伟蓝图——“朕举兵灭宋,远不过二三年,然后讨平高丽、夏国。一统之后,论功迁秩,分赏将士,彼必忘劳矣。”

这个宏大愿景不仅拿南宋当作牺牲品,还顺带把西夏、高丽也牵扯进来。名义上符合金朝“统一天下”的政治抱负,核心目的却是为了解决内部利益纠葛,借转移矛盾来逐步消化改革成果!无独有偶,被《春秋经》首次记载的州吁弑君事件,也连带记载了一场州吁联合宋、陈、蔡三国一起讨伐郑国的战争。仗只打了5天,重创了少量郑国步兵,多方却没有发生车战,更没有重创郑国;鲜为人知的战果,也仅是收割了人家田地里的庄稼!

这样的事情,著名军师诸葛孔明也干过,那就是他的“六出祁山”。在刘备于公元219年自封汉中王,汉献帝于公元220年禅位于曹丕的情况下,诸葛亮依旧以“恢复汉室 北定中原”为名发动战争,而且蜀国还一口气发动了“6+1”次对魏作战。可是在刘禅的“配合”下均无功而返,这就让人感到唏嘘和无法理解了!

六出祁山

其实,以上案例在宋朝之后,明清大一统,尤其是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都属于民族内部战争;却揭示了一点本文所要阐述的命题本质!

完颜亮的对外作战,虽然契合了金朝的建国方略,对宋作战的初衷却与国家核心目标背道而驰。而金朝以及后来的元朝,能建立起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国家;从国家存续的角度讲,就是以不断的对外战争为目的;这点与1931年军国主义的日本、法西斯德国有着类似之处!战争是这类国家保持稳定的根本,一旦战争机器停止运转,他们必然处于内外交困、分崩离析的边缘.......

三国地图

蜀国,乃至的乌克兰、伊朗等不少国家,也面临国家存续这个问题。在刘备 “崩殂”,曹丕合乎“法礼”的继成汉王位情况下,诸葛亮还是以刘的政治使命兴兵打仗,其本身就是一场悖论的战争。因此,“七出祁山”的动机,实则为了解决刘备后时代,时势背景以无蜀国存在必要的情况下,给蜀政权续命,同时以战争形式搁置渐起的内部问题;兼顾消除蜀吴两家因争夺荆州、关羽之死所产生的隔阂;避免演变成吴魏“二打一”的局面。与之相比,州吁对郑国的战争,其目的则显得单纯了很多。就是为了消除世俗礼仪对他“礼崩乐坏”的鞭贬,巩固自己的地位。

战争,一定会在发动前树立可见的共同敌人,然后以整合国内战争资源的名义,强行压下或有序而温和的引导舆论、情绪矛头指向敌人,并以战争来提升国家的凝聚力和统治阶层的被认可度。三个案例和不同的套路,在近代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身上,可以说被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相反,国人一再引用的“凡犯我强汉者 虽远必诛”这句话,是“犯”在先“战”在后。恰恰反映出华夏,尤其是汉、宋、明、清,特别是其间的汉满族政权,不太擅长通过对外战争来解决内部矛盾……

这里不是说没有,而是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比较起来,严重缺乏或不愿意继承这种进去心很强的尚武精神!由英国历史学家、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教授亚历山大·沃森所著的《铁壁之围:一战中的德国和奥匈帝国》一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着另类的解读。关注“一战”的朋友会注意到,欧洲人在惋惜此战造成了欧洲繁荣的终止,扼杀了人类历史上有可能会发生的第一次全球化的同时,也对“一战”的研究持续到今天!

“一战”的导火索弗朗茨·斐迪南皇储,被公认是出了名的愚鲁粗野之辈。他的尸体被运回维尔纳时,没人哀痛或哀伤,甚至有市民对着他的灵柩大笑。也没人意识到人渣遭暗杀,会在欧洲引发一场世间浩劫。

出于形势的需要;用沃森教授的话讲,是出于奥德两国对英、法、俄摆在眼前的恐惧感,思想上挥之不掉的桎梏——害怕和思维短路就要打仗你敢信?最终,费迪南的3个10多岁孩子,以及他所代表的国家荣誉,就堂而皇之的被请上台来。很快,曾对着尸身无动于衷、大笑的维也纳民众,开始冲击塞尔维亚驻奥大使馆,并引发了各地的民族族群冲突……

至此,就在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国家内部,掀起了一场参军热潮。“人们公开展示着爱国情怀和勇敢无畏,私下里又感到害怕和悲伤。”诚如小毛奇后来对德皇某些想法的劝慰那样:战争机器一旦开始运转,就会以它的方式运转下去!

既然人类的繁衍和发展,始终摆脱不掉“和平、战争、革命”这三大主题。那么,一场战争到底能为国家和人民带来什么呢?为什么被形容成狰狞怪兽、潘多拉魔盒的战争,最终又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而且使人类战争的手段、规模和方式,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高级了呢?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其实这句话缺乏广义解释。并不仅是政治需要战争;以综合分析的方式来看,国家、政权、高贵的人和卑微的人——都需要战争!

战争本身不能解决问题!却能解决掉伦理、道德、法理和经济学层面的禁锢与束缚,让灭亡生命变得理所当然。战争必然会导致“三大”消耗的发生:

第一,人员消耗。上文提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整整消耗了欧洲一代青壮年男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德之战,致使今天的俄罗斯、乌克兰等国,还处于女多男少的状态。而且,在战争状态下,还会促使一部分人脱离现有岗位,社会上的闲散人员和无业者,要么去了前线,要么顶替了前人的位置,这其中甚至包括大量的女性,也要成为战争的工具人。战争就是以釜底抽薪的方式,改变了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对新冠疫情采取放任,英国率先提出群体免疫的主要原因——迫于不可抗因素而损失生命,只会得到忏悔的怜悯!

第二,注意力消耗。海湾战争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直播的战争,恐怕自“战斧”巡航导弹飞出弹舱的那一刻起,就是全球吃瓜群众必看的节目了。而当事国的民众、士兵,乃至萨达姆本人,在先进的F-117隐身战机飞来时,已经不再考虑诱发战争的债务争端,以及科威特是独立国家,还是作为伊拉克的一个省。而且战争的话题,远比男欢女爱、奇闻逸事更经久不衰。况且,国家一旦处于战争状态,民众也更愿意承受一些非人性的待遇。例如食品供应及其社会配套服务,薪资和财富多寡,限制公民权或言论,以及宵禁、灯火管制、恶战情况下的食品配给制度等等。这在和平时期,恰恰是欧美民众举行罢工游行,其他国家民众怨声载道的主要原因。

第三,资源产品的消耗。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就是一场血拼综合国力的较量。必然要涉及到钢铁、石油、化工、电子产品、食品、服装、医疗药物,综合工业实力,甚至要在金融层面进行融资或向他国举债;这必然拉动战时经济;战后的重建工作,又意味着一场潜力十足的大发展。

另外,基于人们总是倾向于将自己的成就归功于自己,但糟糕的事情却很乐意找替罪羊的想法。一场打胜的战争,还可以让人得到精神和物质上的满足!况且社会资源就那么多,在战争中损失了人口,也必然意味着幸存者在战后,能占有更多或更容易得到相关资源。

即使是对于战败国而言,政府和军方给出解释或已经没有了下文,民众出于平复自身情绪、于心不甘的原则,也会自行脑补,将责任归罪于失责的指挥官,或认为是某些人不肯为国出力等等。积蓄起更多的仇恨,准备来年再战,一雪前耻!这就像战争发起之日,即是主次矛盾异位之时那样;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问题,让位给了报仇,成为了民族主义和激进派的温床……

对于西方国家的政府而言,战争往往遵循了“富人出钱 穷人出人”的原则。严重消耗掉的中下层人口,也必然消弱了反抗一方的实力。社会在战后,会变得温和平静多了;更是借战争,顺带纠正了一些既往错误,或抹平了当权者实难处理的问题!

这里举一个案例,看过电视剧《天下民心》的朋友,一定对剧中“四朝文臣”、“三代帝师”祁寯藻,忧国忧民忧大清危矣,怼天怼地的连怼嘉庆、道光、咸丰3位皇帝的事迹记忆犹新!其实,晚清之所以能在后来苟延残喘那么多年,并不是祁寯藻骂的有功,或皇帝真采纳了他什么奇谋良策。反而是因为被逼起来的太平天国运动,外加持续多年的平叛战争,将南方多地根深蒂固的旧势力连根拔起;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兼并矛盾,这个连皇帝都没办法解决的问题。使耕者终于又可以获得一部分田地,减轻了困扰晚清的子民吃饭问题!

在此之后,也得以让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有机会搞西化运动,让整个帝国焕发出一缕后人值得称道的余晖——这还是打内战的情况下!假如当年访日的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能听从洋教员的建议,借日本浪人袭击北洋水兵,炮击日本炮台。将中日战争提前到1894年之前,造成整个晚清政府全国上下,陷入与日本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去,后来的中国又会怎样?

鄙人认为,局面只能是向好,绝不会是再坏!毕竟,当时的日本,远未发展到能在朝鲜半岛登陆的地步!至于后来的日本,敢与列强之一的沙俄单挑,那完全要感谢我国所赔的2亿+3千万两白银......

就因为没有勇气打那几发挑事的炮弹,晚清不得不转回国内,在甲午战争失败后,寄希望于“维新变法”;却毫无痛定思痛的决心,扭扭捏捏。这点与沙皇在日本身上碰灰,不得不将目光重回西方,拼上性命的去打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相似也有不同。至少人家是真拼过一次命的——尽管,尼古拉二世在前线战事不利,士兵拒绝参战,内部矛盾激化,个别政党借机煽风点火的情况下,仅僵持了5天时间就退位了……

尼古拉二世全家

历史已经无数次的证明——任何改革都会触动既得利益阶层,既得利益阶层的反噬,也无数次摧毁了改革成果。因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自近代以来,很少大张旗鼓的搞改革,而是采取更简单直接的办法——发动对外战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国史之秦国2:献公改革图强,引发内斗!发动战争转移内部矛盾
近代以来日本对外战争中的民众
三国时期,都是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
“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版权居然归春秋时的这个人?
《春秋第一贤相——子产》第二十八章 苟利社稷 死生以之
诸葛亮为什么北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