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百年一次兴盛到底是不是真的,下一次兴盛是什么时候?

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的开头是: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意思就是说,人的心境达到极致空明的宁静状态,就能看清楚自然法则的根源。世间的万事万物不停的生长运作,我却反复观察他们运行的规律。

规律就是道,道就是规律。

那么,世间万事万物的运行真的是有规律的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三国演义》的开篇就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是对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最直观最简洁的总结。

历史的发展就像曲线一样,有顶点也有低谷。每当到了顶点之后,必然慢慢的走向低谷,走到谷底后,必然会触底反弹。

纵观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历史的兴衰大约是七百年一次,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四次。

按照七百年的规律,第五次也即将到来。

那么,前四次又是哪四次?第五次又是什么时候?

我们从历史的故纸堆里找到了答案。

第一次兴盛:周公旦繁荣盛世

中国历史上有确切文字记载的第一次盛世是周成王、康王时期,也就是司马迁公公在《史记》里记载的成康之治,时间大约在公元前一零四二年。

成康之治其实并不是周成王和周康王的功劳,而是周公旦的功劳。

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由周公旦代替周成王主政,承担着治国的重任。

周公旦广招人才,曹操在《短歌行》一诗中提到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说的就是周公旦。

在周公旦的勤政治理之下,周成王和周康王时期,周王朝呈现出国泰民安,欣欣向荣的太平盛世景象。

第二次兴盛:汉武帝声威远播

西汉武帝刘彻于公元前一四一年即位为皇帝,那一年,他才十六岁。

汉武帝登基后,加强中央集权,这是每一个皇帝登基之后都要干的事情。作为皇帝,没有实权,那就是一个傀儡皇帝。

汉武帝不会甘于做一个傀儡皇帝,所以,他不但加强中央集权,又逐步削弱了丞相的权力,采取内儒外法的治国之策,广招天下贤能之才,辅佐他治理汉朝。

他还积极开疆拓土,向西打通了河西走廊,让华夏的声威文教远播西方。

在汉武帝在位的五十四年里,极大地巩固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封建帝国,汉文化的主流形态逐步形成,拉开了华夏文明富强的序幕,将古代中国带领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创造了汉武盛世。

而从周公旦时期到汉武帝时期,这中间大约有七百年的时间。

第三次兴盛:唐太宗贞观之治

公元六二六年,身为大唐秦王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掉太子李建成及其党羽,逼迫唐高祖李渊退位,成为唐朝的第二任皇帝,是为大唐太宗。

唐太宗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与外域建立邦交,在唐朝时期,很多的附属国派来遣唐使。在用人方面,唐太宗不拘一格,从来都不管出身,只要是贤能之才,便加以利用,稳定了自隋朝以来不稳定的局面,并沿用隋朝确立的治理体系。

唐太宗不光善于选人用人,更能听取大臣们的建议,可以说是广开言路,一时间唐朝上下人才济济,唐诗成为唐朝成为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试想,如果大家都吃不饱穿不暖,谁有那个闲情雅致去吟诗作对,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繁华与盛世,创造了贞观之治。

从汉武帝到唐太宗时期,这中间大约有七百多年时间。

第四次兴盛:明太祖中华王朝

公元一三六八年,朱元璋建立大明朝。

这是中国历史上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帝国王朝。朱元璋从一个底层人,通过自身努力建立明朝,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体谅民生疾苦,减轻赋税,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文明了人民的生活,社会得到发展,创造了洪武盛世。

到明成祖朱棣时期,虽然他的皇位是抢他的侄子的,但朱棣也很有作为,打蒙古、征安南、下西洋,开创了永乐盛世。

大明朝的繁荣堪称中华王朝。

从唐太宗时期到朱元璋时期,这中间也是大约七百年的时间。

从历史规律看,如果按照七百年一次兴盛的历史规律,从明朝建立往后推七百年的时间,大约是在本世纪的下半,时间大致在二零六八前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仕强:逢七必变!中华民族每七百年会大兴盛一次,下次是25年后
中国古代近500位皇帝,但仅有他们三位,堪称千古一帝
汉朝“昭宣之治”和唐朝“贞观之治”,哪个更加强盛?
大海航行靠舵手,中国的盛世是怎么来的?
中国历朝历代明君排名TOP2
古代皇帝庙号、谥号、年号有什么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