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内陆的战略枢纽相对稳定
中国古代内陆的战略枢纽相对稳定,如果是东西对抗,也就是政治集团的斗争在地理集团上表现为山东与关中地区的抗衡,那么双方反复争夺的战略要地往往就是东西方交界的豫西走廊。 它以洛阳为中心,东至荥阳,西达潼关,南至南阳盆地,北抵黄河或延伸到晋南的河东地区。比如历史上战国后期秦国与六国的战争、楚汉战争、董卓之乱、东魏与西魏、北齐与北周之间的战争,基本都是以该地区为主战场的。 如果是南北对立,双方的征伐攻守则主要在黄河、长江之间的淮河、汉水流城。主要争夺的地方是两个:一是淮南,也就是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其东部以扬州为中心,西部以合肥为中心。南得淮,则足以拒北,北得淮,则南不可复保。 二是荆襄,湖北北部江陵、襄樊、汉阳一带,尤以襄阳为重。中原有之,可以并东南;东南得之,亦可以图西北。比如历史上三国时曹魏与东吴蜀汉联盟的交战、西晋与东吴、东晋与十六国、南朝与北周及隋的对抗,南宋与金朝、元朝的对抗,多发生在淮南、荆襄两地。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军事技术的进步,枢纽地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开始下降。首先是豫西走廊,从安史之乱后,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最终在南宋时期完成,因此从南宋开始,甚至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我国此后不同政治集团之间的对抗,表现在地域上就是南北对抗了,东西对抗的情形不复存在,因此,作为东西方交界的豫西走廊的重要性自然就没了。 元明清三代统治时,随着新的大运河的修建,我国中部的南北交通枢纽从襄阳转移到了靠近大运河的开封,荆襄的战略地位开始下降。而在元明清三代,我国再也没有出现过南北长期对峙的分裂割据了,荆襄、淮南的战略地位也就进一步下降了。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武器装备与作战技术的进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宋杰老师在《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中认为,枢纽地区之所以能在战国至唐宋的战争里发挥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当时冷兵器的性能与战术相对落后,对城池壁垒缺乏有效的攻击、破坏手段,因此,较弱的守方能够利用城垒工事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大大增强自己的防御能力,阻挡强敌的进攻。 而自元末以来,火药、火器在军事上得到普遍应用,在城垒攻守战中,攻方可以采取火药爆破和火炮轰城的强攻办法,往往可以攻破城池,这样就使得城垒的防御作用明显下降,形势开始有利于攻方,阵地战的时间也就缩短了,两支大军在某个地段长期城垒攻守的情况就不多见了,从而大大减弱了枢纽地区对战争的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史维持“大一统”秩序的“地理密码”
宋杰谈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
《中国大历史》之兵家、战争与中国历史
赠书 | 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据称得之可得天下,你知道几个?
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
三国里最有战略远见的武将(下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