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东都护府:唐朝统治朝鲜半岛的大本营,大唐军旗飘扬在东北亚

大唐总章元年(668年)九月,唐军名将薛仁贵率10余万精锐的唐军攻陷高句丽都城平壤,雄踞朝鲜半岛500余年的东北亚“小强”灭亡,从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到唐太宗遗恨安市城,从刘仁轨攻灭百济国再到薛仁贵攻破平壤城,隋唐两代近百年,三代君王的心血,百万中原勇士的血汗倾注在这冰天雪地里,如今终于告一段落,大唐的军旗再次飘扬在朝鲜半岛的上空,汉四郡故地重归大唐。

当薛仁贵报捷的使者到达长安后,长安沸腾了,大唐的子民共同见证了这一伟大的时刻,唐高宗李治组织了一场盛大的献俘礼,以告慰自己父亲李世民的在天之灵,这一刻的李治无疑是自信的,他实现了自己父亲都没实现的目标,大唐的国势如日中天。为了稳固这一来之不易的胜利,李治对高句丽旧地设置安东都护府,统辖其地,并留驻2万唐军镇守,以唐军名将薛仁贵为首任安东都护,节制高句丽境内所有的唐军,此外原百济旧地的熊津都督府也归安东都护府节制。

“剖其地为都督府者九,州四十二,县百。复置安东都护府,擢酋豪有功者授都督、刺史、令与华官参治,仁贵为都护,总兵镇之”。——《新唐书》

除了设置安东都护府、留驻唐军镇守外,李治还将高句丽遗民大量分拆迁移内陆各个州郡,以杜绝其再次作乱的实力。在大唐的一系列措施下,高句丽的局势也稳定下来。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大唐平定高句丽后不久,大唐在西北的强敌吐蕃骤然崛起,吐蕃进占吐谷浑故地,威胁河西走廊的安全,甚至出兵进攻安西四镇,一时间大唐在西北战云密布,李治不得不将薛仁贵调往西北战场抵御吐蕃攻势。

是时,吐蕃“尽收羊同、党项及诸羌之地,东与凉、松、茂、等州相接,南至婆罗门,西又攻陷龟兹、疏勒等四镇,北抵突厥,地方万余里,自汉、魏已来,西戎之盛,未之有也”。——《新唐书》

薛仁贵走后,占据朝鲜半岛东南部、大唐攻灭高句丽时的盟友新罗则趁大唐在朝鲜半岛防御空虚之际,率军进攻孤悬朝鲜半岛西南部的熊津都督府(原百济旧地),于咸亨二年(671年),攻占了泗沘要塞,并建立了所夫力州,占领了熊津都督府的全部领土。并策动安东都护府内的高句丽遗民反叛大唐,大唐在朝鲜半岛的统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上元元年(674年)正月,李治以刘仁轨为鸡林道大总管,率军南征新罗,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因为吐蕃的威胁,使得大唐无法投入全力在朝鲜半岛,最终大唐与新罗达成协议,大唐放弃熊津都督府,新罗也停止北上,双方南北分治朝鲜半岛。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辽西契丹叛唐,攻陷沟通安东都护府与内陆联系的辽东重镇营州,使得安东都护府与大唐内陆只能靠海道联系,安东都护府实际成为大唐在朝鲜半岛的“飞地”。此后,辽东地区崛起了一个强大的地方政权渤海国。至此,安东都护府陷入了渤海国与新罗的南北威胁之下。只不过当时大唐国势强盛,渤海与新罗都对大唐臣服,虽然垂涎大唐安东都护府,但也只不过是想想而已,大唐的军旗依旧强劲地飘扬在朝鲜半岛上空。

安史之乱后(775年),大唐国力大衰,内部藩镇林立,再不复此前的强悍,对周边的控制力也逐渐减弱。在此背景下,渤海与新罗相约从北、南两个方向蚕食安东都护府。不久后,大唐将安东都护府治所内迁平州(今河北卢龙),实际上已经撤出来朝鲜半岛,中原王朝最后一次试图将朝鲜半岛纳入实控的希望破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与新罗的战争:唐帝国最终丢失朝鲜半岛(5)
安东都护府:唐罗战争的爆发
唐朝是怎样统治朝鲜半岛的?
失落的汉四郡:中原故土再次沦为化外之邦
大唐帝国这点比大汉帝国牛差一点把整个朝鲜半岛拿了下来
敢占大唐便宜?唐军连灭两国后,此国趁机出兵抢占胜利果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