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皇帝与老功臣:高皇后二年的权力博弈,自然灾害与社会动荡!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吕台过世

这一讲我们进入新的一年,高皇后二年(前186年),头一桩大事竟然是一条死讯:吕台过世了。

生老病死本是自然流转,谁都避免不了,但吕台死在这个时间实在有点尴尬。

上一年里,吕后好一番精心运作,这才把吕台从郦侯升级为吕王,这样一来,吕家健在的男丁终于有人破例封王了。只要吕台站稳脚跟,守住阵脚,吕后就不难步步为营,继续扩充自家人政治版图,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吕台就这么匆匆死了。

前文讲过,早在刘邦分封诸王的时候,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刘家人丁单薄,好容易生出一批儿子,年纪又还太小。如今吕后当政,同样的难题以另一种形式浮现了:刘邦和不同美女生下的那些儿子逐渐长大成人,但吕家人里边,既有岁数又有资历的却并不多,死一个就少一个。幸而爵位可以世袭,吕台的王爵就由王太子吕嘉来继承了。

点击加载图片

功臣再排座次

就在吕台过世的季节,(《汉书·高后纪第三》记载这件事在“二年春”,《汉书补注》引苏舆语:“案下云'春正月’,则此’春’当作'冬’。”)《资治通鉴》漏载了一桩大事:有重要诏书以皇帝名义颁布,内容针对功臣集团,说大家虽然都已经裂土封侯了,但就怕以后时间久了,功劳被后人淡忘了,这可不行,所以朝廷要依据每个人的功劳大小排列次序,将档案收藏在宗庙,世世代代妥善保存,今后大家的子子孙孙在继承爵位的时候就不至于有任何争议了。

这种事情,刘邦时代其实已经做过,但只排序出18个人,如今吕后要把这件事做完整,相当于向功臣集团表态:别看两代皇帝都死了,新皇帝是个小孩子,但你们的功劳是永远不会被抹煞的,你们和你们子子孙孙的一切政治、经济特权,都不会受到任何侵犯。言下之意是:谁都不要疑神疑鬼,更不要做非分之想,只要刘家江山坐得稳,就会充分保障各位的政治红利,你好我好大家好。

山崩

诏书颁布没多久,就在当年春天,爆发了一场严重地震,羌道、武都道发生山崩。

点击加载图片

汉朝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置县,这种县被称为道,所以“羌道、武都道”顾名思义,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汉书》记载了灾情的严重性,说武都山崩,死亡760人,地震从正月持续到八月。

看来是地震引发了山崩,而山崩这种事在天人感应的观念里是亡国之兆。这种说法即便纯属无稽之谈,但只要人们这样相信,它就会对世道人心产生真实的影响,给主少国疑的刘氏江山蒙上了一层阴霾。

如果我们只从自然灾害的角度来看,发生山崩的武都道究竟是什么地方呢?

研究者们说法不一,我这里取陕西略阳说。对羌道的认识就比较统一了,它在今天甘肃宕(tàn)昌、舟曲之间,当地秦汉故城遗址已经被发掘出来了。周宏伟先生做过很详尽的考证,认为这场大地震在当时造成的灾害,不仅仅是惊人的人员死伤,还阻断了今天嘉陵江上游与汉江之间原本畅通无阻的水路交通。

点击加载图片

新一轮分封

但灾情并不影响朝廷的封赏。夏五月,新的一轮封侯操作开始了。

首先,封楚元王刘交之子刘郢(yǐng)客为上邳侯。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刘交是刘邦同父异母的兄弟,当初刘邦削去韩信的王爵,将韩信楚国一分为二,以淮东53县立同族兄长刘贾为荆王,以薛郡、东海、彭城36县立刘交为楚王。刘交的嫡长子自然就是楚王的合法继承人,刘郢客虽然并不是嫡长子,但汉朝对诸侯王嫡长子之外的王子并不亏待,会选定某些人封侯爵,赐食邑,只不过食邑并不另外划拨,而是在本王国的国内选定一块地方。

先例是从惠帝时代开启的,沿袭至此。这或许可以看做吕后一方面为了邀买人心,一方面为了拆解诸侯国的实力而做出的努力。刘郢客受封上邳侯,作为食邑的上邳县就是隶属于楚国薛郡的一座县城。

同样模式,又封齐悼惠王刘肥之子刘章为朱虚侯。刘章受封的时间,《史记》不同篇章有不同记载,司马光对这类问题的取舍标准大约有两个:一是以年表为准,二是少数服从多数,采取多数派史料的说法。

点击加载图片

刘郢客和刘章虽然受封侯爵,享有食邑,但本人都要留在长安。两个孩子一文一武:刘郢客读书求学,刘章进皇宫当卫士。

刘郢客的人生轨迹深受父亲的影响,《汉书》记载,父亲刘交是刘邦四兄弟当中唯一一个读书人,早年和鲁穆生、白生、申公一道在浮丘伯门下学习诗学。

当时所谓诗学,和文学艺术无关,指的是以《诗经》为载体的政治哲学。浮丘伯是荀子门人,所以刘交算是荀子的再传弟子。秦朝焚书令一来,学业被迫中断,老师、同学各奔东西。等到刘交受封楚王之后,把3位同学通通请来当官,又听说老师浮丘伯正在长安讲课,就拜托申公带着刘郢客求学去了。

刘郢客虽然是新生,但爵位已经是上邳侯了,还被封了一个宗正的官,执掌皇家内务。申公陪读,正好可以把中断的学业续上。这样一来,刘交和刘郢客父子两人师出同门,变成了同学关系。

再看刘章,他是个孔武有力、胆大包天的角色,正是武职的上好人选。吕后不但安排他入宫侍卫,往皇帝亲信的方向培养,还把侄儿吕禄的女儿嫁给了他。吕家的新生代,原本有吕台、吕产、吕禄三大骨干,吕台不幸在年初过世,吕产、吕禄的重要性自然就更高了。吕后安排刘章和吕禄女儿的这桩婚事,显然用心良苦。

点击加载图片

行八铢钱

当年六月,发生日食。

秋七月,上一年才被封为恒山王的刘不疑去世。

刘不疑不管是“所谓的”惠帝之子还是“真正的”惠帝之子,当时应该还是个很小的孩子,在医疗水平低下的古代,即便身在皇家,孩子的夭折也并不令人意外。

政府工作还在继续,这一时期在搞货币改革,推行一种叫作八铢钱的钱币。司马光并没有察觉这件事的重大意义,所以仅仅给了4个字的篇幅:“行八铢钱”,接下来就转而交代恒山王的继任问题了:吕后将惠帝的另一个皇子襄城侯刘山封为恒山王,改名刘义。

司马光搞错了时间次序,以上两件事情应该颠倒过来才对。

至此,《资治通鉴》高皇后二年的大事件全部结束。

点击加载图片

但我们先不忙往下看,因为我们既然站在了比司马光更高的平台上,就有必要重视一下被《资治通鉴》过于轻描淡写的“行八铢钱”这件事。

这里的钱,指的是铜钱。

铢,是重量单位,秦制一两合二十四铢。

商鞅变法以来,秦国推行半两钱,后来“秦王扫六合”,废除六国货币,半两钱一支独大。半两钱圆形方孔,方孔右边写着“半”,左边写着“两”。从铸造标准上说,铜钱的面值和重量应该统一,说是半两钱,一枚铜钱就该有半两重。如果用“铢”作为重量单位的话,那么一两合二十四铢,半两钱的标准重量就是十二铢。

秦政府力图垄断货币铸造权,至少也很想规范一下铜钱的铸造标准,但麻烦的是,铸钱并不是多难的事,老百姓捏一个泥模子就操作得来,另一方面,各个时期、各个渠道铸造的半两钱混杂着在市面上流通,不但有轻有重,成色也有好有坏。大趋势就是铜钱的品质越来越差,重量越来越轻,唯一不变的就只有面值了。

汉承秦制,继续使用半两钱,但《汉书》有一条记载,说汉朝初兴,刘邦的当政时期,考虑到秦朝铜钱太重了,使用不便,于是放任民间自行铸造荚钱。

点击加载图片

所谓荚钱,顾名思义,像榆荚一样又轻又薄。

有文献提到了荚钱的重量,竟然只有三铢。

也就是说,钱币面值虽然还是半两,但重量竟然减轻了四分之三,通货膨胀似乎在所难免了。

货币乱象

但这种通货膨胀,看起来虽然物价上涨,但和纸币时代的通货膨胀并不一样,因为铜钱的购买力基本取决于铜本身。如果原先1枚半两钱可以买1斤粮食,那么现在用4枚面值半两的荚钱买1斤粮食,依然等于用同样重量的铜换到了同样重量的粮食。

当时的物价上涨,更大程度上是由于连年战乱带来的生产停滞,物资匮乏所造成的。但麻烦的是,政府财政有相当一部分是以货币来计量的,货币税收的比重远高于实物田租。货币一乱套,政府怎么收支,官员怎么领饷,权力和地位不对等的交易双方,会不会发生按照面值强买强卖的事情......凡此种种,自然会有数不尽的乱象。

点击加载图片

林甘泉先生考订这一时期的货币政策,提出在惠帝时期一度禁止民间私铸货币,高皇后二年重申禁令,由政府颁行八铢钱,钱币面值还是半两。

秦朝末期,秦半两钱实际已经减重到八铢,吕后颁行八铢钱,“就是企图恢复到秦末'半两钱’重八铢的状况,从而挽救'荚钱’大量贬值的趋势。但是,八铢钱和荚钱轻重不等,政府发行的八铢钱反而被盗铸者熔化,改铸成三铢重的荚钱。所以到高后六年(前182年)不得不行'五分钱’,实际上恢复了荚钱的使用。”

就这样,劣币和良币同台竞技,劣币又一次驱逐了良币。不过,吕后“行八铢钱”是不是真的由政府垄断铸币权,以当时的政治情形来看,政府即便有心,毕竟无力,所以“行八铢钱”也有可能指的是推行八铢钱的铸造规范。不论官铸还是私铸,只要都按这个规范铸钱就行。私铸大可以尽力而为,政府乐得省心。

当然,即便只是制定行业规范,当时的汉政府也不具备把规范贯彻到底的执行力,所以卓有成效的币制改革还要等将来由汉文帝推进,这是后话。

点击加载图片

高皇后二年的历史到此结束,我们下一讲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有哪些历史知识,打死你都不信,但它确实是真实发生的?
红颜枯骨,谁是英雄?
汉朝最不起眼的皇帝,受制于自己母亲,最后竟娶了自己的外甥女
吕后的儿子刘盈,为何存在感很低?
不绝如带
此人发现农村穷小伙长的隆准而龙颜,于是断定他日后一定飞黄腾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