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千年前的“高速公路”,当时并无混凝土,为何秦直道千年不长草

古代的科技和生产力虽然比较落后,远远比不上现代社会,但是古人的智商并不比现代人低。所以在历史上很多的朝代,都留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古代遗迹。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当时的人们刚刚进入铁器时代,可是却创造了许多令人震惊的工程奇迹。例如堪称古代“高速公路”的秦直道,一直到现代社会,人们才破解出这条道路背后隐藏的秘密。

公元前212年,扫平六国的秦始皇决定修建一条御道,好让自己在巡视天下的时候更加方便,于是便命令大将军蒙恬修建一条从云阳通往九原郡的道路。这条宽阔的道路被命名为秦直道,是当时世界上规格最高的道路,全长将近800公里。秦直道可以说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康庄大道,最窄的地方也有20米宽,有些路段甚至宽达60米。

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想要修建这一条高级公路,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因为古代的工具落后,在修筑秦直道时遇到了许多困难,直到2年后秦始皇驾崩时,这条道路依然没有修好。胡亥上台后为了巩固皇位,赐死了蒙恬兄弟,然后又安排其他人继续修建。在经过长达十数年的修筑后,秦直道才完全贯通。

修建完成后的秦直道,在之后的2000年时间里,一直是国内最主要的道路之一,从秦朝一直使用到了清朝。直到清朝末年,秦直道才因为年久失修,被逐渐的废弃了。秦直道虽然废弃了,但是却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疑问。在古代没有水泥混凝土的情况下,这条建造于秦朝时期的道路,在之后的2000年中,始终平坦顺畅,并且很多路段的路面上从来不长草。

古代的道路除了少数是石板铺成的之外,大部分都是泥土路。秦直道全长800公里,当然不可能都铺成石板了,所以秦直道也是一条泥土路。一般来说,泥土道路在缺乏维护或者废弃的状态下,是很容易就长满杂草的。可是令人惊讶的是,秦直道在2000年的风风雨雨中,一直是干净异常,很少长出杂草。哪怕是现在处于空置保护状态下的秦直道依然如此,路面上也是非常干净,很少能够看到杂草的身影。

秦直道在修建过程中,并没有使用水泥、沥青这些材料,完全是一条用黄土铺成的道路。那么,古人又是用了什么办法,让这条路在数千年时间里免生杂草的呢?这个问题其实也一直困惑着古人,他们也不知道秦人究竟是用了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直到前些年,在对秦直道的一次考古行动中,专家们才破解了这个秘密。

古人虽然没有办法生产水泥、沥青,但是却有其他办法让路面不生草。当时在修建秦直道时,古人把填充秦直道的黄土全部用水煮开,然后晾干后再拌入盐碱土,用人为的方式把路面弄成盐碱地。如此一来,把路面压平之后,就永远再也不会长草了。专家们在对路面进行检测后,再结合古籍中的记载,破解了秦直道的这个隐藏千年秘密。

从秦直道的修建可以看出,古人在科技方面也许落后于我们,但是他们的智慧却一点也不比我们低。虽然他们的工具很落后,但是他们的智慧却很高。正是这些勤劳勇敢的古人,才创造了华夏文明灿烂的历史,实在是令人钦佩万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朝的高速公路,没有混凝土却两千年不长草,古人智慧令人佩服
中国最古老的“高速公路”,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不长草也没有任何损坏,那么我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秦始皇修筑的秦直道,为何过了2000年都不长草?
我国首条“高速”,长800多公里,由秦始皇修建,至今都不长草
秦直道:2000年杂草难生,路宽60米,全长1400里,古人如何修建?
秦始皇当年修的路,“秦直道”为啥2000年来都不长草?专家:看看下面埋着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