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古时候将军造反,底层的小兵全听将军的,而不效忠皇帝?

  “我宣布造反,天子我来做!”随着将军一声号令,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始攻城略地,竟无一人反对。

  以上这一幕在影视剧中经常见到,虽然有点戏剧化,却也基本符合古代的事实——古时候将军造反,底层的小兵全听将军的,而非效忠皇帝。

       皇帝如果想平叛,多数情况下都是调集忠于自己或者跟自己利益一致的将军率领军队前来勤王。

      士兵无法抗拒造反将军的命令,绝非“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那么简单,更多地是制度使然。

  一、训练制度

  正所谓军令如山,在古代任何底层士兵一旦违抗军令,后果都将非常严重,轻则导致将领难以服众,重则导致军队组织涣散失去战斗力。所以除非是特别无知的外行带军,无一例外都会严格地对底层的士兵执行军令。

  我国古代第一位兵圣孙武,求见吴王阖闾的时候,向世人展现了一幕经典。孙武通过训练宫女,向吴王阖闾展示训练军队的基本要素。最开始的时候宫女们纷纷当作玩笑,但在孙武杀了为首的队长之后,马上就震慑住了这群女人——随后这群宫女竟能如同男兵一般进行训练,严格遵守军令。

  孙武的练兵之法,后世将领基本都认同,因为这是将士兵训练成战争机器的捷径,要比现代的思想治军效果来得快且明显得多。

  就比如隋朝的杨素,堪称深谙此道的极端名将。

  杨素在练兵的时候,常常会抓一个死囚或者犯了死罪的士兵到士兵面前,细数这个罪犯的所有过错,然后当着众人的面斩首。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威慑底层的士兵,使其对上级的绝对权威有敬畏之心,进而达到言听计从的效果。

  传闻他还有更极端的做法,就是平时训练的时候,让两队士兵比赛行军至一个目的地,输了的那一队全部斩首。结果他的士兵一旦接到命令,都会拼了命一般去执行,作战无比勇猛。背后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奋勇杀敌可能会死,但赢了就绝对不会死;但一旦输了,必定被斩首,所以士兵在心里一比较,只有拼尽全力才有活命的机会,自然勇猛无敌。

  当然了以上这些是不符合现代的治军思想的,但在古代却特别流行且管用,光光这一项制度就使得底层的士兵无法违抗造反将军的军令——这是平时严格训练积累下来的,士兵们早就已经成为服从命令的战争机器,根本不会去管将军要他们去杀谁,跟着指令走就对了。

  二、组织制度

  古代的军事单位跟行政单位的组织制度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前者的组织性要远远比后者强上不少。行政单位的组织性多半靠行政命令与利益关系来展开的,但军事单位的组织结构却是通过不断拼命打磨出来。正所谓战友情谊,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命运共同体,远远要比靠行政命令与利益关系来展开的行政单位要牢固得多。

  所以将军底下各级将士,包括校尉、百夫长、十夫长之类的低级将领,对将军的忠诚度也要远远比朝中大臣对皇帝的忠诚度高上不少。

  对于造反的将军,首先肯定会召集身边的一群亲信商议,没问题了再对外宣布。而这群亲信,其实就是代表着这支大军中各个分支的领头意见。正是这种通过军队的高度组织性,将军得以逐级向下牢牢把控整只军队。

  这种组织结构,底层的士兵想要反抗命令,就必须先“策反”他的上级。而他的上级,又必须继续往上策反上级。相比较而言,这种自下而上的反抗,实行起来简直比登天还难。

  而且前面提到过训练制度的问题,平时士兵是听惯了上级的命令,不敢有任何反对意见。越是往底层的士兵或者将领,相对于整体来说权力越小,就越难反抗这一套制度。一旦有一个士兵反抗,极大可能会被上级以违背军令斩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远比造反来得大。毕竟违抗军令被斩杀近在咫尺,而造反被杀那是很不一定的事情。

  所以古代军队的特殊组织性,决定了底层士兵很难向上逐级反抗军令,故而只能听造反将军的跟着去打仗。

  三、几种兵制的影响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造反将军,都能百分百地调动大军跟随他造反,这里涉及到兵制的问题,决定将军手上兵权效力。

  一般情况下,募兵制之下的军队,底层的士兵基本都听从造反将军的。因为这是一群职业军人,其组织性是所有兵制当中最稳固的,所以底层士兵很难去违抗造反将军的命令。再加上将领长期跟士兵一起训练,感情也远比皇帝深,士兵也对将军更为忠诚,会优先效忠将军。

  也许你会好奇,募兵制的军饷一般是朝廷拨款(除了部分时代比如唐朝),皇帝或者朝廷不是能因此掌握军队的命脉吗?怎么会出现士兵造皇帝的反的情况呢?其实你要站在造反将军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没了朝廷的军饷,可以通过攻城略地打出来军饷,所以可以不受朝廷牵制。

  其他的主要是兵役制或者半兵役制的兵制,比如隋唐时期的府兵制,则较为特殊一点。府兵制的底层士兵,要自己准备一部分武器装备,对朝廷的军饷依赖程度其实也算特别大。不过府兵制之下的各个折冲府,对于高层的将领比如“十二卫”长官来说是没有战时指挥权的,只有皇帝临时委派的元帅才有指挥权。

  底层的士兵主要听各府的基层将领,而各府的基层将领又听皇帝临时委派的元帅,这个元帅一般都是皇帝的亲信极少造反,故而高层的将领比较难策动底下的军队造反。底层的士兵最多只会跟着基层的将领造反,而这小规模的部队,又很容易被剿灭,导致府兵制之下不管高层还是底层的将领都不敢轻易造反,也很难出现士兵跟着将军一起造反的情况。即便有,也往往因为兵力不足而最终失败。

  综上所述,平时的训练制度、组织制度以及各种兵制的影响,都导致底层士兵很难反抗造反将军的命令,所以只能跟着一起反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代将军怎么指挥作战?从兵种选取到处斩军官,细节都在这
古代将军造反,为何手下的人都会跟着造反,而不是忠于皇帝?
古代帝王是怎么样防止将军拥兵造反的,有何举措?
清算岳家军时,皇帝一时心软包庇一将军,谁料无意改写了历史
800年前,中国一支最强的军事力量,几乎将强悍的女真逼死
皇帝若丢了虎符,军队听皇上的,还是听手握虎符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