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十三味和中丸疏肝理脾,降逆和胃

【组成】胡8克,枳壳10克,炒白芍12克,陈皮10克,川楝子6克,延胡索10克,酒黄芩12克,炒黄连6克,吴茱萸3克,砂仁6克,茯苓15克,姜半夏10克,甘草6克。

【功效】疏肝理脾,降逆和胃,理气止痛。

【主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证属肝郁气滞、脾胃不和,见胃脘胀痛、口干口苦、嗳气、反酸、脉弦滑、舌淡红、苔黄白腻等症。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和二煎药液相混,早晚分两次服。亦可共碾为末,炼蜜为丸,重10克,日服2丸。

【方解】十三味和中丸由四逆散、左金丸、金铃子散和二陈汤加减而成。方中柴胡入肝胆经,可疏肝解郁;枳壳辛散苦降,长于行气开胸、宽中除胀,与柴胡为伍,一升一降,加强舒畅气机之功,又可升清降浊;白芍敛阴柔肝,养肝体助肝阴;肝郁日久易化火,致肝胃郁热,黄连、黄芩可清肝火、泻肝热,使郁热消而中焦和;吴茱萸可疏肝解郁、降逆止呕,并可引诸药入肝经;川楝子可疏泄肝气以止痛;延胡索能活血通络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以上诸药相合,可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加用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陈皮、半夏和健脾利湿、温中行气之茯苓、砂仁,以绝气郁日久而使津液运行不畅所致的“痰湿”。

【加减】若兼有呃逆,胃气上逆者可加入旋复花、代赭石丁香等;兼有反酸重者可加入乌贼骨、煅瓦楞子浙贝母等;兼有纳呆、乏力等脾气不足者可加入黄芪党参白术等;兼有口干喜饮,饥而少食,胃阴不足者可加入石斛玉竹麦冬百合等;兼有体倦,大便黏滞不爽,湿热阻滞者可加入薏仁米、藿香佩兰白蔻仁等;气滞血瘀,胃脘疼痛较重者可加入五灵脂香附丹参乌药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知识|中医常说的理气药有哪些?
互肝补脾,常用药对大总结
新知中医的主页
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经验方
中药超强总结(二)
中医名家伍炳彩:用药配伍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