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城市色彩】第23期:步行时体验的色彩力——从天津老城厢的胡同说起

本公众号【城市色彩】各期文章作者版权所有转载、引用须注明出处。文章观点主要来自作者专著《城市色彩:表述城市精神》。

步行是传统城市的通行模式,也是当代城市不容忽视的交通模式之一。日本学者芦原义信最早提出了道路D/H(宽度与高度之比)的概念,指出不同情况下人感知到的紧迫感、接近感和匀称感等[1]。当D/H小于1时,即使旁边的建筑绝对高度不高,人仍会有压抑感。

天津老城厢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那窄窄的胡同,最窄的地方仅够成人伸开双臂,约1.8米左右。虽然两旁建筑是只有一层的砖房,但胡同中只能见一线天,很是压抑(如图1)。这是人视野中的人工色相对面积很大造成的。因为“人眼不动时,其水平视野约为120°,垂直视野上限为50°,下限为70°”,“当垂直仰角超过45°时,物象易产生视觉失真”[2]D/H等于1时的视角正是45°(如图2)。也就是说,人走在D/H小于1的道路上,垂直视野之外仍有界面,界面的人工色面积不仰头就看不到。虽然看不到,但人能感觉到被围合、包被,似乎窄长的天空色面积不是出现在头顶,而只是前方的一线光亮。



巴黎老城区也能见到这类道路(如图3)。现代城市中,纽约、芝加哥有某些道路的D/H也小于1(如图4)。图2显示,D/H小于1的道路,其界面人工色面积与自然色面积相比,在人视野中占的比例超过3/4,所以色彩力大。芦原义信所说压抑和紧迫的感觉正是来自较大的色彩力。因为人在外部空间中时,生存本能要求与自然界有更多的接触,看到更多的自然色彩。在这里,自然色中天空色的相对面积起决定作用。也有学者提出“天空率”的说法。“开放式街道的特色在于可见到天空,使人产生舒适感,为使此舒适感可永续,其主要条件是宽度的关系,需维持开敞的可见天空率”。[3]但是,道路的宽度只是条件之一,人视野中天空色彩所占的面积比例起决定性作用。

以上讨论是基于道路被连续界面限定时的情况,即在人工色形成水平连续面积的前提下。这时的色彩力是最强的,人的内心感到较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连续面积的人工色彩若经过精心设计,则可以减少色彩力对人的负面影响(如图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城厢老百姓春天在那里?[10]
优秀周记:有那样一抹色彩(杨林横)
季节笔记:在村子里住了一夜
四角的天空
《老城厢·独居老人阿锁和流浪猫阿赫》
天津老城厢危陋平房年内全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