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再被人骗了,这才是梵高的真面目

编者按:


今天一提起艺术/艺术家这些词,简直就和摆明了要骗人一样。不然呢?“农妇画画超过梵高”、“孩子就是天生艺术家,什么画也比不上孩子的画”、“周春芽凭什么高冷值500万”……种种混杂着角度、知识、眼光差别的言谈混淆不清,造成了今天人们谈艺术色变的情况。


今天,我们就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谈一谈到底怎么判断一幅作品。


本文由“过曝”与“艺术维C”联合出品。




在上一篇“过曝”的王晶先生去纽约,带你看蒙德里安如何用黑与灰,我们已经超近距离地观察了蒙德里安对色彩的认识。简而言之:你以为瞎来、乱来的知名现代美术作品,有它极其过人之处。









2016年王晶实拍于MOMA,纽约


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些实拍,是否发现它好像与你平常所见的几百像素图片有些许不同?


对,仿佛黑色的线条严格地分割了画面,仿佛所有色块浮现于画面之上,又好像纵横的黑线中,还存在着细微的交叠。










是的,你没看错。在蓝色块与黑线的交接上,存在着极其明显的,用笔触分割出的界限。蓝、白色块略微地高出画面,它是一幅有着向内纵深的画面!


与此同时,你是否注意到了,两条黑线其实并非均一的黑色?给你一个大写的YES,横线相对于纵线来说,其黑度差了一点点,也就是说,它其实是一条深灰线!蒙德里安在这里利用了人眼视觉特性:黑色与灰色相交的时候,黑色一定会跳跃出来,使人眼首先注意到黑色!这就是为什么你看到这张画时,你眼前会浮现出大量的纵深面,感到这幅画具有卓绝的纵深感!


如果你把观看这篇文章的屏幕调到最亮,你甚至可以看到,蒙德里安为了让竖线更黑,在上面着重又压了几笔黑色。其黑度大大高过横线的黑度。


蒙德里安在一系列的画作中,均严格地使用了这一技法。我们还可以继续欣赏一些局部:




黑灰线的纵横交叠,横线黑度明显多处高出纵线,明明是一幅看起来只有黑白两色的画面,却出现了横线与黑线穿插、交叠的效果。这就是黑度不同导致的。


是的,真正天才的艺术家,知道如何运用最简单的原理,并且以这一最简单的原理,创作出极其复杂的内容。黑的外在形式与它在画面中需要执行的功能融为了一体,这是现代美术思想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继续欣赏其局部,可明显观察到他对黑的运用原理:1,图上方的横灰线与纵黑线相交时,在相交处细微地增加了一笔更黑的黑色,以严格区分两条线条的相交处;2,第二条横黑线穿过纵黑线时,明显黑度不如纵黑线,同时纵黑线靠细微笔触严格地分割了出来。




而在这一即有黑线、又有黑面的局部上,蒙德里安使用了同样手法:1,黑面的黑度大大高于黑线,而在线面分割上,又严格地雕刻出了面的高度。




黑、白、红色彩构成……




黑、白、黄的色彩构成……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了在这几幅画面中,色彩的处理问题。


实际上,色彩是高度复杂的。在蒙德里安这几幅画中,白色其实并非真正的纯白色,而是一种与其黑、红、黄等色对应的灰色。蒙德里安真的仅仅是个粉刷匠吗?相信看完上面这些细节,这个答案就非常明确了。


在几幅画当中,同时处理了色彩构成的原则、线与面的关系、黑与灰的关系……这样几幅画,将人们对色彩的认识往前推进了一大步!这才是蒙德里安真正的贡献:以近似科学家的态度,将人对色彩的感知、对线面和谐的感知,以最简单地技法严格地证明了出来。


过曝有一篇文章谈《再见,巴黎》的文章中,我们提出了经常被人们忽视的一点:最优秀的艺术创作,并不是靠运气、灵感、成仙来创作出,而是凭借超高的理性去控制的。蒙德里安身上纠缠了太多误解,是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







我们接着来看梵高。


梵高在中国,可谓一个常常被人提及的谜团:他代表着中国人对艺术创作、疯狂的浪漫幻想。但疯狂就可以创造艺术吗?这就是对天才最大的误解了。


下面这幅图,是我们在网上所能找到的最大精度的《星空》。很多人对《星空》的认识,也不会超过这样一张3000像素边长的图。




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对吧。图片取自网络。


但真正的《星空》是这样的:




是的,梵高所有的笔触,都是具有色彩延伸、变化,和方向的!



在《星空》原作中,其全部笔触都是带有色彩的变化、延伸,以及方向的,仅仅在上面这个局部中,就出现了五个肌理的方向,而这些全部是用笔触、色彩变化做到的!




《星空》是一部使人感到眩晕的作品,因为在这一幅画中,梵高的笔触出现了大量的方向上的对抗,它们全都在延伸、旋转,像激流一样流动。看上面这部分局部,仅仅绿色就出现了浅绿、深绿、深灰绿、棕灰绿、黑绿,而棕色同样出现了五六种。它们之间的递进、纠缠以及肌理上的延伸,构成了具有疯狂动力的前景。


梵高确实疯了。一个正常的人,无论如何是不可能从星空的场景中看到事物如此疯狂的流动的。从认知角度来说,我们可以推测梵高的思维状态出现了非常异常的情况。但是,就是这种异常,推动着梵高用他高度纯熟的技艺,描绘出了他眼前的一切。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眼中的疯狂仅仅是推动力,是认知的高度异常、技巧的纯熟、绘制中高度的理性与克制,使他最终完成这幅《星空》。这幅画的难度、技巧成熟度以及其中疯狂中透露出的灵性光辉,都达到了顶峰!这才是《星空》之所以为杰作的原因。


既然都说到这里,不如看一看下面这幅。




梵高的笔触是靠灵感与偶然吗?绝不是。我们看看这幅《玫瑰》就知道了。这幅画作于1890年,就在梵高进病院之前。




淡绿色很平常,但淡绿色用到这个地步并不平常。这种褪色几近苍白。而即便是在进病院之前,梵高的笔触也展现出了极高的理性控制:所有画的花瓣,均是由极其微妙的色彩迁移做内容,以笔触做肌理完成。




我曾经为梵高绘制的花瓶的瓶体迷惑不解。一开始,我以为是他精神出了问题,所以无法控制色彩与透视的关系——笔触的处理已经使得瓶体出现了问题,仿佛旋转、下陷了似的。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个错误。后来我才明白,这是疯狂的创造。它形成了一个向内的空间,旋转下陷。这就是1890年,已经陷入高度精神失常,于同年自杀的梵高眼中的下沉,它极其理智地结束于疯狂的下旋。


说完了这些,不知你是否能感受到梵高。


绘画并不等同于乱画,并不等同于含混不清。艺术创作始终存在标准,并且这一标准是高度残酷的:写下了《茶馆》的老舍最终跳湖自杀,可《茶馆》却偏偏是一个充满幽默感和喜剧感的作品;同时,如果《茶馆》让你笑不出来的话,作为作家的老舍,其价值就要大打折扣。


在上面的讲述中,我们可以揭示的几件事是这样的:


1,艺术绝不等同于乱画,并且艺术创作存在高下之分。艺术家的世界是极其微妙的。把戏是最容易抓住人眼的东西,可真正的艺术家并不玩把戏。真正具有严肃价值的作品,是具有极高的理性的。


人们由于不了解艺术,或者仅仅接触过艺术史上一些片言碎语,而匆匆对艺术做出判断,如“蒙德里安”就是个粉刷匠“,这仅仅是无知和误解,而不是见解。


2,中国与西洋美术的关系是断裂的。这个断裂开始弥补,仅仅是一百年前,徐悲鸿从法国带回石膏像,才刚刚开始。只是由于传播媒介的问题,我们往往不得了解作品的真相,所以才会出现“农妇梵高奶奶画得比梵高还好”、“200元的农妇画怎么就比不上周春芽500万的画”这种奇谈怪论。







传播媒介到底能对一幅画造成多大影响?我们来看安德鲁·怀斯《克里斯蒂娜的世界》。




仅仅从这幅小图来看,仿佛这是一张极有诗意的画面。女人的腰线极其柔美,仿佛是温柔滴触摸……


很多人都被迷惑了……


接下来看……




怎么出现了刺眼的白发……




哪里是什么少女,肌肤明明几近于尸体。


是的,这幅《克里斯蒂娜的世界》看起来温柔,但那仅仅是假象。克里斯蒂娜实际上是怀斯的一名残疾邻居,有一天,她在艰难爬向自己家的时候,被怀斯画了下来。




看起来是充满温柔的家?那仅仅是你的电脑/手机的背光屏幕,以及我翻拍时翻拍设备自动调整亮度的结果。


原画中,实际的效果接近下图:




实际上,这幅画的白值特别低。但是在背光屏显示,白值变高了一点。一下子就看起来仿佛是个很温柔的画。从温柔到低沉恐怖,实际上仅仅是由于传播介质的原因:白色直接牵涉到画面整体亮度和感官上的高度。白高了,画面就开始变亮丽;白低一点,开始变得温柔。再低一点开始变得压抑,更低一点就变得抑郁了。




怎么样,这样看下来,是否解决了一点你对艺术的疑问?在这里,我们重申一下对艺术创作的看法:


大家都以为创作是靠灵感,靠才华,靠不食人间烟火,靠成仙,这实在太低级业余了。才华、灵感根本不可靠。创作是要靠极其高度的理性,跟产品经理一样的苛刻,跟研发中心一样的彻夜工作。


真正的天才,是无视一切规则的。但没有哪个天才是没经过高度理性、苛刻和彻夜工作就可以成为天才。天才与普通人的差别在于,给定同样的时间和资源,由于高度的理性与艺术才能的汇聚,天才能达到超出普通人N个等级的成就。这才是差别。


最近网上热炒的“可与周春芽比肩的农妇”、“梵高奶奶”,哪个能达到我们看到的真正的蒙德里安、梵高的成就呢?这不是抹杀二位的努力,而是遗憾地告诉大家事实而已。


好了,说到这里,上面的艺术创作内容,你有没有听过瘾?这些内容,全是由过曝主笔王晶写下的。


关于王晶:1982年生,毕业于巴黎索邦大学,曾就读于法国高等社会科学学院;后跟随暗房师学习黑白暗房制作。2014年出版画册《在人间》。2016年即将出版新书《再见,巴黎》。他过去在艺术维C有篇人气文章:过曝 艺术维C|说到底,一张黑白照片值多少钱


3月27日,王晶将在深圳旧天堂书店举行《无限的未知面孔》——86版《鸦》分享,暨《再见,巴黎》发布会。





另外,上面讲到的艺术解析,全部是过曝的暗房课程当中的第二板块“艺术知识与艺术能力”板块的内容。可关注公号“过曝”去报名参加课程。


主讲人王晶的新书《再见,巴黎》也正在预售了!在上一篇关于本书的访谈中,作者无情开炮,炮轰创作与摄影中的几大问题。《再见,巴黎》预售二维码就在下方,扫一扫,打开巴黎的门。本书已预订由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最终售价将大大高于目前379预售价。真的,这本书再也不会卖到这么便宜的价格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梵高代表作《星空》(The Starry Night,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
世界油画艺术大师:梵高
二十世纪十大艺术家
梵高名画《星空》赏析
20 世纪最伟大的 10 位艺术家
4个步骤,从容欣赏一幅油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