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说看台 | 徐国平:一 村 荒 凉

一 村 荒 凉

文 | 徐 国 平

  我像只候鸟一样,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飞回老家。

  这种状况,大约有二十多年了。最初,是我一人在外打工,后来,老婆孩子也跟着我走了,家中仅剩母亲一人。

  母亲说,破窝留不住人,有本事就在外面飞吧。

  自然,我越飞越远。

  腊八节那天,母亲来电话,说老房子过完年就要拆了。

  闻罢,我纠结万分。虽说旧村改建是件好事,可毕竟老房子里充满着我快乐的回忆,比如:后院那些坍塌的土墙,是我躲猫猫难以被发现的极好藏身之处;院西那片茂盛的树林,晚上栖有众多的鸟雀供我捕捉;屋后有一段近一米高的土圩子,我就势挖出一个小灶来,时常与同伴们一起野炊……

  可以说,是老房子的存在,才有回家过年的意味。

  除夕那日过午,我同家人回到老家。远远望去,老家几乎变成了一片残墙断壁,院西那片葱郁的树林不复存在,枝干七倒八歪横躺一地,屋后的土圩子上,停着五六辆推土机,橙黄的抓斗高举,就像五六只巨大的独螯蟹。

  好在我家的老房子苟且如初。一种久违的亲热感,使我悄然泪下。

  朦胧中,我恍若又看到了父亲。老房子是父亲费尽心血盖起的。正是他当年亲手盖起的房子和许多的新房一起撑起了老家。如今,我久居他乡,父亲离开人世有二十多年了。当初聚集过满堂儿女的老屋,开始慢慢地破败起来,常年遭受风吹雨打,无人修葺,最终又同许多老屋一道,散了原初老家的骨架。

  渐渐走近,日趋苍老的母亲,依旧弓腰倚在门坎,手搭凉棚翘望着什么。

  见我们一家来到,母亲没有言语,只顾眯着眼端详我身后的儿子。

  散发着土腥味的小院里,十几只流浪猫和狗,一哄而上,有些陌生地敌视着我。母亲威严地吆喝一声后,说,这都是村里人搬走后遗弃的,怪可怜。

  一进屋,满屋弥漫着喷香的蒸汽。母亲同往常一样,蒸出了一锅年糕。

  母亲说,既然在老房子里过最后一个年,咱照旧过得热热闹闹。我点头称是。

  随即一家人忙活起来。儿子挂灯笼,我贴春联,媳妇和母亲包水饺。那些狗猫也在院子里不时凑着热闹。

  老家的卫星铁锅信号很差,春晚的节目跟打了马赛克一样,实在没法看下去。儿子和媳妇抱怨过后,各自埋头拨弄着手机,争抢着微信红包。

  我依旧守在母亲跟前,静听她唠叨着老家一年的鸡皮蒜毛。

  不觉间,我看了一下时间。离真正的年还差五分钟。四围的鞭炮声零零落落地炸开了。

  起始有一两户的鞭炮声。羞羞答答的,不大敢声张。随后五分钟不到,老家便爆豆样炸开了。我听得出,老家的鞭炮,全是小河对岸引爆的。

  小河对岸是老家旧村改建的居民楼。母亲说,四处打工的人都赶回来了。此刻,稠密的年夜鞭炮声,将我们的这三间离群索居的土坯房环绕。鞭炮声这么近,夹杂的几声清脆爆竹,犹如爆响在我们房子的另一头。这一刻,我才蓦然觉得,我们离居民楼很近。我们的距离也就是这点声音的距离。

  这时,儿子跑到院子,小心翼翼点燃了一挂鞭炮。只是噼噼啪啪的声音在空阔死寂的废墟中太微弱了,瞬间淹没在成片的爆响中。

  母亲也颤颤巍巍地走到院中,仰望着河对岸闪烁的光亮说,唉,也就这几天热闹。

  是啊,除了过年,老家平日里太过于安静。年轻人都各奔他方。平时,留在老家的都是些老人和孩子,老家像一湖静静的死水,不再流动。

  拜年是最热闹的。平时,老家那些见不到面的人,个个就像从地缝里冒出来一样,走向大街小巷。或许,由于日久的疏远,即使相互问候和祝福,也显得有些敷衍和陌生,就跟走过场一样。

  尽管如此,这也是老家人气最旺的时刻。

  母亲说,给你三叔拜年吧,顺便瞧瞧他。麦后拆房子的时候,你三叔犯倔,搂着门框死活不搬,结果门楼歪了,砸伤了腿。

  三叔住在儿子家的车库。窄小的空间里除了一张床,满满当当。正北的墙上供奉着泛黄的家堂,以及祖先们的牌位。墙角旮旯都摆放着以前做农活的工具。

  见此,我给三叔递上一根烟,笑着问,您都住新楼了,还搁这些玩意干啥?三叔燃上烟,狠咂了一口说,祖上传下的,看谁敢给我扔!都知道享清福了,谁知楼下这片地,祖上要开荒多少代。

  堂弟一旁满腹抱怨,说,你还管以前干啥,过好现在的日子就是。

  离开的时候,三叔还在怄气,死也不上楼。我只好劝堂弟,三叔还是老脑筋,一时拐不过弯来,先由着他吧。

  回家一说,母亲叹了口气,说,甭笑你三叔,现在年轻人的心,都飞到城里去了,谁还稀罕那些破屋烂墙。

  都说,过完年的日子,比狗撵都快。

  几天后,除了老人与部分孩子,年轻人开始三三两两地离开新楼,走上村外那条还没铺好的水泥路。

  我也跟家人走出了老房子。

  望着人们次第远去的影子,我想,会不会有一天,我和他们不再回来。包括过年的这几天。最后,彻底把这个村庄忘记了。

  这一天似乎不远。想到这里,我有些后怕。难道是这个村庄的寿数到了。

  这时,村庄上空,盘旋着几只鸟,像是迷失了回归的巢穴,凄厉地哀鸣着。

  回望村庄,满目荒凉。

  我一如往常,双膝跪地,给送行的母亲重重磕了一个响头。

  母亲扶起我,无奈地摆了摆手说,走吧,这是没法子的事。

作 者 简 介

徐国平,山东省潍坊市人,已在《人民文学》《时代文学》《山东文学》《天津文学》《飞天》等近百家报刊发表小小说三百余篇。有数篇被《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读者》等数十余选刊转载,并入选多种年选和选本。


阅读往期经典文章

小说看台 | 汤其光:处  分

小说看台 | 宋以柱:摸 灯

小说看台 | 彤子:青红的春天

小说看台 | 王培静:进城去看孩子

散文天地 | 秦文友:老榨坊的记忆

诗歌星空 | 张海棠:从开普敦到约堡(外一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归根
爆竹声中一岁除-郑州日报数字报
陪母亲回乡 | 胡学文
红瓦房,乡愁的归宿
【山东】徐伟淏《除夕》 指导老师:王玉兰
老家院子和它的共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