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评论视野 / 艾雄超:对家园诗意的书写——读徐晟散文新作

对家园诗意的书写

  

——读徐晟散文新作

艾雄超

  今年以来,安陆作家徐晟佳作迭出,不断在全国多地报刊发文,呈现井喷之势。像《乡村五月》《小满》《小雨轻风落楝花》《陌上花开缓缓归》《躺在岁月深处的镰刀》等美文,光看文题,就是诗意流淌。

  在这些散文里,出现频率较多的事物有:小麦、水稻等庄稼,镰刀、犁耙等农具,楝树、杨树等树木,以及阳光、月光和风雨。当然,更少不了人——父母亲及乡邻。这些与家园血脉相连的词语构成作品的主要意象,它们的奇妙组合,表现自然景致的风情和韵味,是作家对家园最富有诗意的书写。

  作家饱含深情,却不动声色,用轻盈空灵的笔触,绘景状物,描容摹态,著色拟声,写意述事,靡不挥洒自如,娓娓道来,充满抒情意味。作品笔意隽永灵逸,境界澄明纯净,润目滋心,令人心折神驰。

  作家善于调动感官,通过视觉捕捉,表现自然之美,美中不乏哲思。

  “这时的乡村,被铺天盖地的绿围困着。山上绿涛汹涌,像随时要从高处把绿冲压下来;田野绿浪滚滚,一波接一波卷向村庄。村庄像一叶扁舟,在绿色的海洋上起伏……”(《五月乡村》)通过对“绿涛”“绿浪”“绿色的海洋”的动态描写,将乡村的“绿”呈现出来,那“绿”虽写在纸上,却仿佛要从纸上汩汩涌出,染透世界,也染透读者的心灵。

  “才半个月工夫,一畈畈金黄的麦子,变成一汪汪水盈盈的稻田。再有半月,稻田便插满整齐嫩绿的新禾。”(《躺在岁月深处的镰刀》)“金黄的麦子”与“嫩绿的新禾”形成强烈色彩对比,前者是暂时的终结,意味着收获和喜悦;后者是新的开始,意味着继续和希望。

  多角度写听觉,通过描写所闻,触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撩拨人的情丝。

  “小南风悠悠吹着,麦穗与麦穗耳鬓厮磨,沙沙细语。”(《躺在岁月深处的镰刀》)拟人化的描写,让我们似乎看到麦穗挨着麦穗,麦穗挤着麦穗,风摇麦实,飒然有声,“沙沙细语”,又叙说着什么呢?是农人的艰辛,还是即将让人饱腹的喜悦?真让人回味无穷。

  “闭上眼,就能听到庄稼生长的声响。”(《小满》)这一句与上句不同,前者是实写,这一句则是虚写,是美妙的联想,更能表现农人的迫切。

  “'开镰啰!’不知谁喊了一嗓子,像家里生了娃娃出来报喜,声音中透着股喜气。”《躺在岁月深处的镰刀》这是乡亲们质朴而直白的宣言,坦荡率真。言为心声,三个字干脆利落,野韵悠扬,散发出收获时的喜气。

  丰富的味觉,有甘有苦,是作者童年记忆中一抹亮色,贪吃和冒险,也是童年别样的快乐。

  “剥开一层绿色带着朱刺的皮,露出一根青翠欲滴的嫩茎,轻轻放进嘴里,那种微涩中脆生生的清甜,丰盈了童年的记忆。”《陌上花开缓缓归》我们童年时,每个人都剥食过野蔷薇的嫩茎,那种滋味,一回想起来,还在齿缝游荡。被尖刺锥得灼痛的记忆,还在指端隐约着。痛并快乐着,成为抹不去的记忆。

  “楝树浑身是苦的,但开出来的花却芬芳扑鼻。微风轻拂,花香四溢,整个村庄仿佛都熏染了楝花的气息。”(《小雨轻风落楝花》)楝花香,楝树苦。谁言儿时不识苦滋味?想必作家也曾冒险贪吃,诸般苦味都尝过,楝果尤甚,才有这般记忆。

  作家善于情态描写,富有画面感,现场感,散逸着强烈的感染力。

  “麦子吃饱喝足,低头坠入金色的梦乡;油菜一爪一爪,鼓鼓胀胀,像待产的孕妇,慵懒地斜倚在已经泛黄的绿毯上。”(《乡村五月》)“一爪一爪”写油菜荚形状,“鼓鼓胀胀”写油菜荚的形态;何等形象,如在眼前,伸手可摘。“像待产的孕妇”,更是充满想象力,让人对其呵护有加,充满期待。

  “南瓜匍匐前进,随时准备跃上土坡;黄瓜爬上新扎的瓜架,头顶金色的小花,在清风中悠闲地荡着秋千;丝瓜纤纤弱弱,羞羞怯怯从矮墙边探出头来,逗弄墙脚根一群毛绒绒的小鸡仔。”(《小满》)抓住南瓜、黄瓜、丝瓜各自的特性,传神描写,南瓜憨厚爱匍匐,黄瓜淘气爱爬架,丝瓜纤弱也不乏调皮,逗弄小鸡呢。其情其景,历历如睹,宛然在目。

  “田埂上的野花早已偃旗息鼓,野蔷薇却像突然听到一个无厘头的笑话,忍俊不禁,“哗”的一下,全咧开了嘴。”(《乡村五月》)通过对比,表现野蔷薇的野性十足,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另外,还有一些细节,写得逸趣横生,情趣盎然,令人难忘。

  “调皮的野蔷薇,总喜欢拽住农人的裤管,像个爱撒娇的小姑娘,抱住父亲的裤腿不肯放手。”(《陌上花开缓缓归》)野蔷薇带刺,稍不注意,很容易被其挂住。“拽住”“抱住”“不可放手”,何其传神乃尔。

  “而我,喜欢像小猴子一样在楝树上爬上爬下'练功夫’。泡桐太滑,槐树有刺,老柳树皮糙,只有楝树,不滑不糙,树杈又多,最适合攀爬。所以我的童年,几乎是在楝树上'爬’大的。”(《小雨轻风落楝花》)这一节文字纯属经验之淡,对几种树皮的认识,非亲身爬过它们不能这样准确。楝树虽苦,但皮的质地适意,故而童年是在楝树“爬”大的。“楝树的浓荫下系一条网兜当睡床”,甚至“骑坐在楝树桠上吃饭”,充满野趣。

  散文之美,在于意境,而意境之美要借助语言来营造。徐晟散文的语言很有个性,富有诗性,清新淡雅,纯净澄澈,却又韵味醇厚悠长,令人回味。美,到语言为止!借助语言,作家对家园万物众生作了田园牧歌式的描叙,他浅吟低唱式的抒情比引吭高歌式的赞美,更加深婉动人。


作者简介: 艾雄超,安陆人,居襄阳,中学高级教师,襄阳市作协会员。



推荐阅读

散文天地  /   张扬:听书
小说看台 / 彭杉影:小薇一号
槐荫文苑 / 曹黎:匆匆又夏天
槐荫文苑 / 麦浪闻莺:梅花影
槐荫文苑 / 张海棠:歌者的夏日
槐荫文苑 / 汪梦芬:为生命化妆
散文天地 / 魏前方:朱湖湿地三章
散文天地 / 李云峰:梦回故乡看母亲
孝感作家在行动 / 沈婉梅:生命的守护神
评论视野 / 刘晓庆:紧跟时代的主旋律引吭高歌


第603期
感谢您抽出时间来阅读此文
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原文】哦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苑】路志宽||收麦
文学原创•《割麦的母亲》(散文)作者 萍 聚
再过20来天,将有一大波镇平人返回农村!因为...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故乡渐行渐远的树
【王毅】 割 麦
中国诗歌报散文诗创作室《麦子熟了》《空杯子》临屏作品(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