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痰湿、寒湿、湿热,3种湿气简单区分,6种中成药对应调养,方便对照
痰湿、寒湿、湿热,3种湿气简单区分,6种中成药对应调养,方便对照

2、寒湿(脾湿)
原因:脾虚生湿。与体内的寒邪相结合,形成寒湿。
表现:早晨起来白痰多,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胃脘冷痛,一吃凉的就容易腹泻或不舒,舌苔厚腻发白,舌头看上去湿乎乎,舌边有牙齿印。
参考: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丸

②:痰湿(脾湿、肺湿)
原因: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把痰湿炼化出来,紧接着痰湿向上游走到肺,肺气受到影响,不能宣发肃降,这样,肺就变成了一个贮痰的容器。
痰湿在脾的表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容易打嗝嗳气、泛酸水,恶心反胃,口黏。
参考:二陈丸——燥湿化痰,理气和胃
痰湿在肺的表现:咳痰,痰多吐不完,胸闷气喘,容易汗流浃背,冒虚汗,抵抗力差,容易感冒,头晕头痛。
参考:橘红丸——清肺、化痰、止咳

③湿热(脾湿、肝胆湿热)
原因:脾虚生湿,聚积化热,或脾虚生湿,与肝郁化火或肝火旺结合形成肝胆湿热。
脾胃湿热:腹胀,四肢沉重,头脸部爱出油,口黏口臭。
参考:藿香清胃片,清脾胃湿热。
肝胆湿热:晨起口苦,牙龈易红肿胀,口腔溃疡,阴囊潮湿、湿疹,功能隐疾问题。脾气暴躁,小便发黄,大便偏干。
参考:龙胆泻肝丸,清肝胆湿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湿气重,如何祛湿?这些中成药辨证用药效果较好
一个调养脾胃的中成药,把体内残留的湿气排出去
体内湿气在不同部位表现不同,10种情况提...
一盒中成药,补气、补血、补心、补脾,补足精气神,让你精力满满
健脾化痰的中成药有哪些
2.认识湿热体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