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中的“转笔”、“捻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书法中的“转笔”、“捻管”其实是一回事,这种笔法的运用主要是调锋用的。孙晓云女士在她的《书法有法》中强调,这种笔法是魏晋早已失传的秘法。但我个人看来,这种说法很值得怀疑和商榷,总是觉得有误人子弟之嫌,虽然本人人微言轻,但还是希望说到说到这个事情。

捻管的来历

捻管之法其实在清朝之前是没这回事的,直到邓石如的出现,提出了“悬腕双钩,管随指转”的捻管之法。后来邓石如的学生包世臣、张裕钊等人又把这种笔法发扬光大,特别是包世臣门徒众多、桃李满天下,由此捻管之法传遍天下。

那么捻管之法的理论基础来自哪里呢?主要是来自唐代日本遣唐僧空海法师的《执笔法》,这在孙晓云的《书法有法》中有附录。

原文是:“置笔于大指中节前,居转动之际,以两小指兼中指兼助为力。”

这句话因为原文没有主语,因此后世在理解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捻管”主张者把这句话的主语当成了毛笔。而实际上这句话应该说的是手腕,空海没有说清楚,邓石如、孙晓云的理解也有误,这才有了“捻管”之说,所以说这种“捻管”之说,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从书写工具、姿势、字体大小来说,捻管不可靠

讨论晋唐笔法,离不开书写工具和书写姿势。

首先说说毛笔,晋人的毛笔多是兔毫的硬心笔,因此笔的弹性极佳。而王羲之流传下来的各种作品,虽然现在看不到真迹,但是通过唐代的钩摹本,我们可以看到,作品的尺幅,纵向长度最多也就是我们想在A4纸的长度。在这样的纸上写毛笔字,字迹一般都不大。

例如《兰亭序》纵向尺幅24.5厘米左右,一行11-13个字,每个字就是2-2.5厘米见方,《丧乱帖》纵向35厘米,一行7-8个字,平均每个字也就是4厘米见方。

另外我们从《校书图》中可以看到,晋代的时候,因为还是在用几案,因此写字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一手拿纸,一手持笔写。还有晋代的用纸,一般都是熟纸,不会很洇墨,所以利写小字。而真正写大字,还是从明朝的时候才开始的。

从以上证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1. 晋人用的是弹性很好的硬核笔和熟纸,写的字迹也很小,因此写的时候基本上就是用的毛笔的三分之一的锋尖,这个部分按下去很快就能弹起,因此为了所谓的调锋而“捻管”转笔的动作很多余。

  2. 我们现在写的小楷一般也就是1.5-2厘米左右,晋人的日常书写也就比这个字大不了多少,这么小的字根本无需很复杂的笔法。很难想象一手拿纸,一手执笔写字,手指头还要不停地转动笔杆。

通过以上的综述,我个人认为“捻管”“转笔”一说,在晋唐的笔法里面是不存在的。而当今我们书法成为了一种专门的艺术表现形式,很多时候需要写的字比较大,而且很多人用的羊毫和生宣,羊毫笔软调锋不易,这个时候使用“捻管”法调锋倒也不可厚非。

本人学识浅薄,以上权当抛砖引玉,翰墨在这里恳请各位书友赐教,希望各位书友也能发表一下您的看法,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关于笔法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练字怎么练笔锋?
古代书家笔法9例,对你一定有帮助!
【圈内圈外全阅读】孙晓云:书法有法(全文,下)
书法入门的道理
用好切笔顿笔,调理章法布局,分分钟硬笔当成毛笔写
书法基本功不是楷书,是这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