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功利性很严重的风气中,我们应该还书法家是读书人的本质面目

如今对书法的功利性批评最多。功利性的渗透已使书法背叛了最初的原创性。书法原创性层次有二:一是书法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二是书法家本质角色是什么?(配图与正文无关)

书法目前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形式,是三大国粹之一。众所周知,书法起源于实用的结绳记事,如今所能见到的一些法书精品,皆不是刻意而作的,如《散氏盘》、《毛公鼎》,最初都是以祭祀为目的,因为对神灵的尊崇,在心态上庄重肃穆,不敢稍有放肆,所以就有了今天所能见的面目,这正是书法的本来面目。

西周后,秦时用《诏版》发布法令,以小篆歌功颂德,两汉刻碑铭功,都是以实用为前提,书法是一种实用艺术。魏晋是书法自觉时期的开始,意味着艺术表现性的扩张。即便如此,如今看来是稀世珍宝的片纸寸楮,实质上在当时不过是司空见惯,最平常的一纸便笺。据此而言,书法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如今书法变得面目全非的主要根源是实用性的流失,实用性不具备,单纯地追求艺术性,功利性便凸现出来。古人先讲实用,再注重美观,今人放弃实用,只求美观,便有失落的危险,造成了书法角色的错位。

书法家的本质角色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可从前后两个阶段来分析。在魏晋之前书者大多出身低微,如今留下来的大多数见不到名字的碑刻作者,所谓“穷乡儿女”的作品,像李斯和蔡邕等毕竟是少数。魏晋之后,书家基本角色都是读书人。像王羲之父子,宋苏、黄、米、蔡等人,甚至像唐时颜、柳、欧、褚等人,虽然是官僚,但首先是读书人,至于后世的平民书家邓石如和吴昌硕,本质也是读书人。

所以说,读书人应该是书法家的本质角色。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人在旧时地位非常崇高,相应的,书法也有尊崇的地位。从“字是人的门面”这句话可看出对书法最质朴的理解,这同书法乃至书法家的原创性相吻合。

书法在市场经济社会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读书人不再是本质角色,随之而来的最大不足就是文化素质的衰退。这一重大角色发生重大的变化之后,就是书法和书法家的失落。也许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面对慢功出细活的书法,是不可能出现盖世书法大师的。归根结底是内心世界的失落和社会氛围的双重作用,导致书法和书法家角色变异。

旧时书法是一种生活方式。只要是读书人,哪会有不用毛笔的呢?如今只要是可以挣到钱的都可以风光潇洒。当一个书人要坐十年冷板凳,淡泊名利,在如今物欲横流、讲究务实的社会里,谈这样的事显然不合时宜,无异于痴人说梦。

书法甚至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方式,不写毛笔字就会没饭吃吗?答案是否定的。毛笔在日益狭隘的使用领域内举步维坚,生存极为艰难。想要改变这一状况,并非是几个人的事情。比如说,有识之士愤而以退会来抗议,拒绝参赛,但世界依旧还是这个世界。

不管怎么说,对书法应该有虔诚的态度。笔者有个真实而迫切的想法,当今应该还书法和书法家的本来面目。书法不能当饭吃,只是一种唯美的精神追求,是一种自觉乃至自由自在的精神追求,给予人以自由的空间,心灵的舒扬。

如此而言,在书斋里雅赏把玩,自得其乐,怡然自得,无拘无束,书法就是书法,只是写写字而已,这样想才好。对书法家来说,就是写一笔好字的人,别弄得太玄,搞一大堆的头衔,官不官,商不商,书人亦非书人,重要的是书家角色的定位,研究书法不要弄得一身官气、商气、村气乃至俗气,这样的书法家更纯粹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启功先生为何在日常书写时坚持使用毛笔小楷?
评书法艺术:怎么写与写什么
跟着著名书法家学毛笔书法,才知道书法的学习如此简单而快乐
作家李敖,自称其字是“最后的文人书法”,真实水准到底如何?
一支毛笔陪他走完105年
书法欣赏(二十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