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间期长寿 金石铸大年——庞任隆《金石永寿印谱》序

庞任隆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把中国“寿文化”的有关精美辞语,用篆刻的形式系统化地表现出来,这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艺术工程。
此前,他已经用辛勤的劳动创作过好几个系列印谱,曾得到过多方美誉,由此而产生了创作系列主题作品的心劲儿。这个“寿文化”系列主题印谱有印文一百方,每印均附有边款、印石照片、印文封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欣赏一方印,可以从以上这几个方面去细细品味,让人一目了然,消除了一些不必要的遗憾。
将印文做成封泥,制版成册,以悦赏读,似为近年之流行。此技于任隆君不属追赶时髦,实为一种情结。十二年前他入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即开始接触封泥实物,朝夕摩挲,心摹手追,情有独钟,故在印文后附以封泥,也是情不能自已。实际接触得到的感受和纸面上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任隆君的封泥有着直接的承袭性,做得完美饱满,面孔各有变化。他曾撰文说秦封泥五彩,如果他把自己的封泥以五彩之色示人,印文再敷以不同颜料,那将更是一种世界。在任隆君的印文表现中,采用了不少封泥印式,前后观览,即这一项也是变化多端,先后各异,给人以多元的审美享受。历史上的封泥数量粗略估计也逾百万,存世之物,各有千秋,微妙处在于追摹上石之境难求,得花磨针功夫方至高境,仅此一途,任隆君所用功力可见。

眉寿颜堂  3.3×3.3×9.5厘米  寿山石

一个系列印谱,和一部长篇小说一样,人物塑造各有情态,故事情节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绝无重复。《水浒》的数百个人物,无一雷同,即便是出场的店小二,也不容许是一个脚本,难就难在推陈出新、变化万千,任隆君似乎有举重若轻、化难为易的定力。一个大小相若的舞台,排演一百出戏剧,作者面对这一艺术工程,肯定不是写好了所有的脚本再行排演,而是一口饭一口饭地吃,一块田一块田地犁,创作一方,认真审视,多方考察,自己感到得意再行制造下一枚印章。这样一方一方地制作,不是凭了惯性,真正是一印百回首,越往后走,回头越多。为了避免雷同,每一步都不踩在自己走过的脚窝上,若踩在自己走过的脚窝上,就是踩上了艺术的地雷,因为雷同就是一个艺术家踩上的地雷,紧接着便是个人艺术的死亡,尤其是篆刻,一百方印章一个面孔,失败是必然的。
读任隆君的这个系列,我深深感受到他前行的艰难谨慎,也可以充分品赏出他的游刃有余。他对印文的使用,可以说关注到了字体书体的界限。对这个界隔,他用自己稔熟的创作经验消解了,达到了巧妙的调和。甲文里有金文,金文里有汉印迹象,在中国古文字的疆域里驰骋纵横,逍遥自在,让审美客体感受作品的构成是一个天然的出现,消弥了不应有的牵强做作之弊,如“龙寿”“眉寿颜堂”“俭约不贪,则可延寿”等。一些文字的变易,横空而出,不落窠臼,不断引发审美客体的精神振奋,在一个美妙之处产生共鸣。文字自身的结体求变求新,别出一辙,印面分割把握在传统与自我之间,密不透风,疏能走马,在不同的印面上都有充分的表现,所以作者的这一个系列,全面展开了自己的篆刻审美理想。
一件作品的诞生,往往会伴随着述说不尽的遗憾,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任隆君有着庞大的创作规划,随着进展,一定会日臻完美。

龙寿  3.2×3.2×10厘米  寿山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吴隐印学二三事(下):篆刻创作及其对后人的影响与贡献
对吴昌硕艺术的一些论述
[转载]【学篆刻?之?第十章?篆刻艺术欣赏】
篆刻艺术发展简史连载 (八)
清代篆刻艺术发展(图文)
〖寻珍〗楼耀福:说说鲁庵印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