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G传送网方案和关键技术研究

对运营商企业5G传送网建设提供参考建议

5G网络对传送网提出了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性、高精度时间同步、灵活组网、网络 切片和智能协同管控的新需求,同时面临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组网架构的演变,给传送网带来了 新的挑战。

通过对5G的3大应用场景需求分析,结合5G无线接入网、核心网组网的架构,给出 了无线接入网前传、中传以及回传的解决方案,探讨了 5G高效承载的传送网关键技术。通过5G传送网组网方案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探讨,对运营商企业5G传送网的建设提供参考建议。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 Generation, 5G)是目 前国家重点关注的技术突破领域。2019年6月,工信部已向运营商颁发了5G商用牌照,5G大规模工 程建设在即。
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能够提供增强型移动宽带、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和大规模机器通信3 种应用场景的业务,对应的主要业务特征为大带宽、低时延和海量连接,对5G传送网在带宽、时延、可靠性、高精度时间同步、灵活组网、网络切片和 智能协同管控方面提出了新需求。

传送网是为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提供网络连接的基础设施网络。本文将通过对5G的3大应用场景传送需求的分析、5G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网络架构变化的分析,探讨实现高效承载5G业务的传送网解决方案和关键技术。

5G新业务对传送网需求的分析

1.1 5G新3大应用场景需求

应用场景1: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 )业务主 要包括GB/s移动通信、云办公、云游戏、AR以及 VR等大带宽高速率的应用场景,用户体验速率达 到1 Gb/s,峰值速率达到20 Gb/s,对承载网络提出了 10倍以上的带宽需求。
应用场景2: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 )业务主要包括工业互联网、工业自动化以及自动驾驶等高可靠和超低时延的应用场景,对传送网络提出了99.999 9%的可靠性、时延0.5 ms的要求。
应用场景3:大规模机器通信(mMTC)业务主要包括可穿戴、共享单车以及智慧城市等物联网应用场景,要求提供多连接的承载通道,需要满足高精度时间同步需求。
1.2 5G无线接入网组网演变的新需求
4G无线接入网分为BBU和RRU两部分,而 5G的无线接入网将重构为AAU、CU和DU三级结 构,如图1所示。其中,CU和DU根据场景和需求, 可以分开部署,也可以一起部署。
当CU和DU分开部署时,需要在CU和DU之间部署“中传”传送网, 相应传送网分成3部分:前传,位于AAU至DU之 间;中传,位于DU至CU之间;回传,位于CU和 5G核心网之间。
因此,5G传送网需要满足无线接入网前传、中传和回传3部分的传送需求。
图1 5G网络架构演进
1.3 5G核心网组网演变的新需求
为满足低时延通信业务的时效性要求,5G核心网应更接近终端用户,故5G核心网下沉及云化 将成为一种新的主流核心网网络部署方式。

5G核心网部署位置从原来省网下移至城域网, 并且重构成NEW CORE和MEC两部分。如图1所示。NEW CORE部署在城域网核心的大型数据中心机房,MEC部署在城域网汇聚的中小型数据中心机房。两者间的云化互联需要传送网提供灵活的Mesh化组网。

5G光传送网解决方案

2.1 5G前传网络解决方案

2.1.1裸纤方案
裸纤(光纤直连)方案,也就是DU与每个 AAU设备间直接用光纤点对点直连组网。按照5G 建网初期,单站按照3个AAU计算,需要6芯。但是, 建网后期,随着基站密度增加和多频点组网方案的 落地实施,采用此方案会消耗大量光缆纤芯资源。
此方案虽然具有无需引入传输设备、实现简单、时延低等优点,但只适合于光纤资源丰富的地区。
2.1.2无源波分方案
无源波分方案是将彩光模块安装在AAU和DU 设备上,利用1芯或者2芯光纤实现多个AAU到DU之间的传输。与裸纤方案相比,无源波分可节省光纤资源。因每个AAU使用不同波长,因此波 长规划复杂,同时缺少运行管理和维护机制,故障定位困难。
2.1.3光源集中的无源DWDM方案
该方案在AAU设备上插入无源的光模块,在 DU侧设置集中光源,并向每个AAU侧的无源光模块输送直流光信号(不带调制)。无源光模块接受到来自集中光源的连续光波并调制成光信号后,返回DU节点实现信号上行。
光源集中的无源DWDM方案在兼备传统无源 波分方案节约纤芯资源、成本低的基础上,还能实现基于0TN的运行管理、维护机制和故障定位,但目前支持25 Gb/s速率的光模块有待成熟。
2.1.4 P0N 方案
5G无线接入网中AAU站点分布密集,DU与AAU之间呈现树型和星型组网架构,与目前固网宽 带业务承载的无源光纤网络组网架构高度一致。
原有P0N网络已经几乎覆盖到所有的居民楼宇和商用楼宇,因此可对原有的P0N网络设备升级,复用原有P0N网络的光纤资源,节省大量光纤建设的投资,有效利用现网资源快速完成5G前传网络建设。
现网P0N网络带宽需要升级为10G,并在光 线路终端设备上内置时钟模块,采用1588V2时间 同步,满足前传网络100 jxs的时延指标。
2.1.5有源波分/OTN方案
有源波分/OTN方案是分在AAU和DU机房安装小型有源波分/OTN设备,AAU和DU设备通过 灰光接口与波分/OTN设备对接。多路前传的信号使用波分复用方案共用纤芯,实现纤芯节约。
本方案支持多样化的组网,如点对点、链型、星型和环型组网。本方案优势:设备具备汇聚能力,能满足大量AAU的汇聚组网需求;有完善的运行管理和维护能力;能提供保护和自动倒换机制,实现电层和光层保护;在满足无线接入网回传的同时, 还能同时兼容其他固网业务的承载。
2.2 5G中传网和回传网络解决方案
5G中传网和回传网在关键技术要求上基本一 致,本文中将进行统一探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 和中国联通分别提出了切片分组网络、面向移动承 载优化的OTN和IP RAN+分组增强型OTN方案。
2.2.1切片分组网络(SPN)技术方案
切片分组网络是在PTN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继承了 PTN传输方案的功能特性,并进行了增强和创新,可满足5G传送需求。
切片分组网络分为切片传输层(STL)、切片通道层(SCL)和切片分组 层(SPL)3个层面,还包括时间/时钟同步功能模 块和管理/控制功能模块咒切片传输层为切片分组网络提供接口,主要使用灵活以太网(FlexE)技术,实现了业务分离承载和网络分片。
通过网络MAC层和物理媒介层的 解耦,实现了业务的灵活调度。它的基本原理是在 原有网络的MAC层和物理媒介层增加FlexEShim 层。FlexEShim层采用时分复用方式,客户的数据按时隙的方式进行调度,可以发送到不同的子信道 ±o每个客户的信号可以使用其中一个或者多个子信道,实现业务隔离。
通过FlexEShim层实现了物理通道速率与业务速率的解耦。业务速率和物 理通道速率解耦后,客户业务速度可以是多样的,物理通道的速率也是多种速率,相互独立。
这样大带宽的客户业务可以用标准的25GE/100GE速率接口,通过端口聚合和时隙交叉技术实现业务带宽 25G — 50G 一 100G 一 200G — 400G 一 xT 的逐步 演进,解决了高速物理通道性价比低的问题,轻松 实现了 5G大带宽的承载需求。
切片通道层实现切片以太网通道的组网处理,支持低时延转发、网络切片硬隔离等。切片以太网(SE)技术是实现业务隔离和网络分片的端到端组网技术,在灵活以太网技术基础上,将切片以太网从端口级别向组网级别技术扩展,支持多种不同切片方式。
通过虚拟化切片技术,实现对网络物理资源进行逻辑抽象和虚拟化,形成虚拟资源,并按需 组织成虚拟网络,实现一个物理网络、多种组网架 构,为用户提供灵活、开放的网络平台。
切片分组层则通过SR-TP和SR-BE实现分组 数据的路由处理,支持灵活连接,满足L2/L3VPN 和CBR业务要求。SR-TP和SR-BE是隧道扩展技术。
SR-TP隧道用于面向连接的、点到点业务承载,提 供基于连接的端到端监控运维能力;SR-BE隧道用于面向无连接的、Mesh业务承载,提供任意拓扑 业务连接并简化隧道规划和部署。
2.2.2面向移动承载优化的OTN ( M-OTN )技术方案
M-OTN技术是在OTN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5G新传送需求进行改良,重点是加入OTN控制 器和引进SDN网络结构,把原来的静态路由方式改进成集中动态路由分配方式。它支持L1层硬切 片和L2/L3层软切片两种切片承载方式。
M-OTN技术采用ODUflex+FlexO提供灵活带宽,根据承载硬件系统的逻辑管道容量与业务容量大小的匹配度分为2种情况:
(1)逻辑管道>业 务颗粒度,则单个逻辑管道传送多业务颗粒度, 通过ODUflex技术动态无损调整带宽,降低每比 特传输成本,提升承载效率;
(2)逻辑管道V业 务颗粒度,贝U通过FlexO技术实现端口聚合,实现 Nx 100G/200G/400G 大带宽接口。
M-OTN在L3层上兼容标准协议,采用业务接口向ODU-flex单级复用结构,通过将业务数据转化为多个ODU0的数据包,再根据需要采用FlexO 映射至数个波道中,实现业务之间的硬切片和传送通道聚合叫M-OTN通过釆用单极复用减少复用层级,简化ODU的映射复用路径,从而减少时延。
2.2.3 IP RAN方案、IPRAN+分组增强型OTN方案
IP RAN分为基础承载方案和功能增强方案。基础承载方案使用HoVPN方案承载5G业务。功能增强方案引入SP、FlexE以及SDN等技术;使用 EVPN L3VPN方式代替HoVPN方案,承载5G业务;使用EVPN L2VPN方式代替VPWS/VPLS方案,承载L2专线业务;使用SR协议代替LDP/RSVP作为隧道层协议;使用FlexE技术实现切片的功能;使 用SDN技术实现网络的运维和管控智能化。
如图2所示囹,IPRAN+分组增强型OTN组网 方案中,核心汇聚层与IP RAN方案一样,差异在 汇聚接入层引入分组增强型OTN设备,在汇聚层 分组增强型0TN设备与IP RAN设备进行对接。

图2 IPRAN+分组增强型0TN方案

5G光传送网关键技术

3.1大带宽技术

根据5G业务预测,热点区域接入环带宽达到 50 Gb/s,汇聚环带宽达到100〜280 Gb/s,核心层 带宽达到Nx 100/200/400 Gb/s量级。考虑到5G带 宽需求的量级提升,接入层引入高速灰光接口方案, 汇聚、核心层引入彩光接口方案。
目前,新的以太网基础速率,50 GE光模块产 业已经成熟,且50GE端口通过4级脉冲幅度调整 技术(PAM4),仅需1对25 GE光收发器就可以将25GE提升到50 GE,大大节省了硬件成本,每吉比特性价比优越。在50 GE的基础上,使用宓、做、42模式分别实现了 100 GE、200 GE、400 GE 接口速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FlexO, FlexE等技术实现速率提升。
3.2低时延技术
工业互联网、工业自动化、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对网络时延提出了新要求。传送网络时延包括 业务在光缆中的传输时延和设备转发时延。
目前,现网单台设备时延20〜50 |jls,而每公里光缆时延为5 pis,光缆传输时延在传送网络时延中占比超过2/3。光信号在光缆中传输速度是固定的,降低光缆传输时延的办法主要是缩短业务在光缆中的传输距离。
第一,核心网用户面下沉至城域网核心机房、MEC节点下沉至城域网汇聚机房等,大大缩短业务传输距离,降低时延;
第二,针对5G网络东西向 流量大幅增加的特点,L3功能设备由原来的核心 汇聚层下沉至边缘接入层,以减少东西向业务流量因流量绕行带来路径增加产生的时延。此外,结合 SDN技术,在转发调度层实现智能管控,查找最短传输路径。
釆用新技术降低设备转发时延。
第一,提高接 口速率,如由原来的10G提高到25G、50G;
第二,减少复用层级,如单级复用降低时延;
第三,减少 或者取消缓存措施降低时延;
第四,按照时隙方式 调度转发处理,降低时延。通过提升设备性能,单台设备处理时延可降至10 ills以下。
3.3灵活组网技术
与4G流量相比,5G业务流量呈现出多样化的 趋势,南北向流量和东西向流量并重。L3层下沉成 为了一种刚性需求。
因此,建议L3层下沉到普通 汇聚层面,然后再下沉至接入层面。L3层部署到普 通汇聚层面的优点是L3域的规模可控、运维难度 较低,适合现网的平滑过渡。
而L3层部署到接入层面,可以快速建立灵活可靠连接,通过接入环内 基站间流量就近转发,减少流量绕行到汇聚层面带 来的带宽消耗和时延开销,从而提高带宽效率。
3.4网络切片技术
网络切片技术在5G应用的多场景、差异化等需求中应运而生。承载网络切片技术是在同一张物理网络中划分多个虚拟网络。不同网络切片之间在管理、控制以及转发面上逻辑隔离,解决了传统承载网络业务间共用物理网络资源,相互间竞争使用 网络资源的突出问题。每个切片网络可以按需对应独立的控制面和管理面独立运营和管理。
传统承载网可分为物理网络层、业务层和客户 层。业务直接部署在物理网络层上。承载网络切片 是对网络拓扑资源进行虚拟化,按需组织多个虚拟网络。即在物理网络层和业务层中间新增虚拟网络层,实现物理网络层与业务层的解耦。
业务部署在虚拟网络层上,虚拟网络与物理网络有相似性,业务如同部署在物理网络上一样。虚拟化的切片网络在拓扑结构和资源方面,可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按 需重构。各切片网络因逻辑上隔离,都有各自的时延、带宽等指标,都有各自的网络拓扑结构、资源, 可满足承载需求的多样性。
承载网的转发面切片技术可以分成硬切片和软切片。硬切片是一种物理刚性管道技术,如建立在 L1层和光层上面的灵活以太网通道、波分复用和 ODUflex+Flex0等技术。软切片是一种基于统计复 用的柔性管道技术,如建立在L2层或以上的多协 议标签交换(MPLS-TP )、分段路由(SR )等技术。
根据业务需求,如eMBB场景具有大带宽、时延不 敏感、突发性等特性的业务,可以选用软切片实现 业务的带宽复用,以节省网络资源,降低网络成本;而uRLLC场景、政企专线、金融专线等对于安全性、 时延等有高要求的业务,可以选用硬切片方式。
5G承载层次化网络切片应用,如图3所示。
3.5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
5G网络时间同步包括基本业务、协同业务和新 业务时间同步。基本业务时间同步需求与4G TDD 基本一致,为3 ijls。4G现网同步网络基本已经满足需求。
协同业务以及新业务同步精度达到百纳米级别,如车联网等应用场景。由于导航定位精度和 时间同步精度差有关,目前我国地基北斗技术2m 的定位精度对应的时间同步误差约为lOns。
为满足高精度的协同业务和新应用场景业务, 5G网络需要重新设计同步网网络架构。
第一,同步源上,在原来天基卫星授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作为基准源。在增加备份源的 同时,因地基授时系统基于光纤网络,相对于卫星 授时系统其精度更高(经过上千公里光纤传递授时 精度小于10ns),更稳定,不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第二,网络部署上,把更高精度的BITS服务器下 沉到汇聚边缘层进行部署,减少跳数,缩短传输距 离,以满足高精度的同步业务。
第三,使用能减少时间误差的接口、链路技术,如使用单纤双向技术, 使用高精度PTP以太网接口技术进行传送。
3.6智能化协同管控技术
5G承载网络的管控平面引进SDN技术,完成 网络端到端的管控,完成业务和网络资源的灵活、 动态分配及业务的快速发放,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的网络运维能力。
管控一体化:SDN技术的引入会增加维护的工作量,需要采用统一的多层多域管理信息系统,实 现多层多域网络的统一管理。
协同管控能力:基于标准统一的北向接口实现与上层编排器、管控系统实现能力、数据交换、告警和性能检测交换。支持层跨层跨域业务协同管控。
智能化运维能力:通过对网络配置、告警、流量等数据的采集,实现故障快速分析定位与排除、流量预测、网络优化等智能运维能力。
本文研究的IP RAN、M-OTN、SPN方案以及 6大关键技术,都是目前运营商大规模筹建5G传 送网的主流方案和关键技术。通过对以上技术方案 的探讨研究能进一步明确未来5G传送网络建设的方向。

陈锦成( 1987—),男,学士, 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通信传送网、 承载网、业务网。

选自《通信技术》2019年第十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G时代光传送网技术白皮书
5G网正逐渐成熟,对于5G的传输有哪些解决方案?
5G光传送网技术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4
地铁干线传送网迈进100G增强型MS-OTN时代,助力地铁全面云化转型
品质专线:运营商收入增长新引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