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香菇梦》
--作者:袁占才
豫西鲁山,往西北山去,公路一直在山脊上迤逦,先是一顿,蜿蜒出一个观音寺乡;又是一落,迤逦出一个瓦屋镇。往前,再岔开,山坳里,还丢下个土门和背孜。这一带,一条水系,一道筋脉,养好几万人口,遗憾,养人的山却是贫山,多麻谷石地,除了长红薯,就是长柿子树。一县里,就数这一隅地质差。在家守不住穷的,天南海北的跑,甭管是收破烂,还是卖丝绵,不少发了财。但人是贱物,都恋家,何况,根之所在,也不可能都走。

瓦屋早几年升格为镇,虽是这几个乡的中心区域,每天的集市,却还是露水集,嫩日头一照,散了。平日里,街面上,也是繁华景象,不少店铺喇叭一个劲的响,然多的是逡巡的人,这也看看,那也比比,想买,摸摸钱袋子,瘪着。一月一次,数物资交流大会最为热闹,这一刻,四面八方的山里人,有的手里掂着鸡子,有的篮里㧟了鸡蛋,带着任务来,该卖卖,该买买。镇子紧临荡泽河,沿河西延的省道,镇民们赶时髦,叫河滨大道,气魄倒气魄,只是有些俗。镇角搭往西南,窄窄的一座桥,连起河南岸一个叫土桥的村子。村名带了个土字,那是先民们,梦想着土能生金才起的。遗憾,这里的土,依然是瘦,瘦得土桥人对它既爱又恨。话说回来,如今,即便肥田沃土,又能生出多少金子呢?

一代代的土桥人,日日里,面对着大山,面对着荡泽河水,做着丰收梦、致富梦。大山,依然是长满栎树疙瘩的大山;河水,却成了季节河,枯涸得少了鱼虾。无数的美梦、甜梦,多的是空梦。

无论如何,土桥人想不到,会做一个香菇梦。

两年前,海关总署下派王凯同志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跑回二百多万元,在村西,荡泽河与虎盘河交汇处,占村里最好的百余亩地,建起50余座大棚,用来种植杏香草莓。草莓试种成功了,那果红鲜鲜的,甚是好看,有种奶香,的确好吃,却料不到,这东西金贵,热了怕热,冷了怕冷,运不好运,储不好储。村民们只好忍痛割爱,废弃不种。这么多大棚怎么办?毁了复耕?那是海关人用钱摞起来的,可惜。种什么?种菜蔬?地又太薄,不划算。

问题谁都看在了眼里,改变了观念的土桥人,那是万万不舍得拆掉的,不拆,资源却在闲置着。怎么有效利用?县里急,镇里急;村里愁,百姓愁,驻村书记愁。在脱贫扶贫的战鼓,急风骤雨般擂响的今天,任谁都心焦。

日升月落,春走秋临,考察来调查去,咨询来访问去,集思广益,眼光聚到一起:最好的利用,是种香菇。

土桥村村委会

土桥村民居图

二广高速穿境而过

土桥村香菇基地鸟瞰图

谁会种?找谁种?哪个人有这么多的资金,能舍得投到这里呢?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尽千辛万苦,还真找到一位有胆有识的行内人:大潺寺村党支部书记雷根宪。大潺寺紧挨土桥。雷根宪是个能人,在东北做生意,乡里村里做工作,硬是把他挖了回来。雷根宪与观音寺乡的匡长军好,长军在西北5省卖香菇木耳,有一条销售线路,有多少货,卖多少货。如今的形势,是市场经济,供先生,得跟着求姑娘走。然而,两个人有心投资,又害怕家门口生意,不好做。乡里村里,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又许以优厚条件,终于使他们下定决心,全部把大棚承租下来,先种上它两棚试试。

这一试,尝住了甜头。现成的大棚,技术跟得上,那是只赚不赔。

呼啦啦,今年,就发展了20多棚,37万袋。竟引得甘肃天祝县的县委书记李鹏,带着考察团来参观。

两个领军人物心花开放。他们成立了两个农业有限公司,一个叫九九乡情,一个叫尧荣菌业,专为家乡的农产品购销服务。

听听公司起的这名字,可见,他们对家乡,感情有多深。

九九乡情和尧荣菌业经理在商谈未来发展事宜

金秋十月,午后的阳光依然温暖。我们来到土桥村西,进到香菇大棚里,面对满棚的菇架,目睹菇袋上,星星一样,鲜凌凌生长的香菇,不禁惊呆了。但见那菇儿,密密麻麻,小如指盖,大似拳头,菇秆洁白,菇帽棕褐,一个个肉墩墩,胖乎乎,油滴滴,煞是喜人。

闲暇之余,我曾入得深山,在遮天蔽日的森林里,在浅唱低吟的山泉边,发现过那么一冠两冠香菇,鲜嫩的菇蕾,宛如一把小伞,惹人爱恋,就禁不住大呼小叫。如今,这菇棚内,千朵万朵,竞相绽放,岂不令人叹为观止。

自动控湿控温喷淋香菇大棚

问这一袋袋的菌种,装的什么料,说主要是木屑,杂以麦麸、石膏;凡阔叶类的,什么杂木,粉碎了都中。果农淘汰下来的老龄化果树最宜。咱这儿多的是栎木,一架一架的山,由着栎树疯长,不养蚕,不烧火,栎木疙瘩扔到院里都嫌碍事儿,巧巧的可做菌袋。早几年,是把腿一样粗细的杂木,截作一米多长,在树身上雕下鱼鳞状的刀花,植上菌种;老不成形的树还不中。香菇之香,那是以砍伐山林作代价的,林子毁了,绿色没了。如今,是废物利用,既经济,又环保。

一个棚,小者半亩,大者亩余,用白色塑料薄膜,硕大的,笼起一个穹窿。香菇的生长,对温度湿度要求极严,高了不中,低了不行。管理人员一会儿看看温度,一会儿看看湿度,该喷水了,电脑操控,喷淋一开,整个大棚雾气弥漫,钢铁骨架上,上万菌袋,疏密有致,均匀喷洒,均等享受淋浴。白天,一摁按钮,自动升降机,卷起盖在塑料膜上的厚布,让菇棚可着劲吸收阳光;夜晚,气温下降,大棚又被罩严,温暖入梦。

言语中,管理人员焦禄方充满骄傲和自豪,介绍说,一袋菇,可出四五茬。一棚菇,闲时,三五人足矣;忙时,百十号人不够用,得从外村雇人。香菇娇贵,该摘时,赶快得摘,要不然,过上它一两个小时,菇就老了,卖不上价钱了。菇的品相如何,首先是看成色,花斑豹一样的色泽,纹理细腻刷白,最好。再是看菇秆与菇伞的连接处,毛绒绒的,密实实的,欲张未张,最宜。若要张开,便过了时辰,逊色几许。整体上,菇面平滑,菇褶紧密,菇肉敦厚,颜色艳丽,像人一样,长得漂亮、耐看,方为上品,价钱可蹿老高。

一打问,管理这一棚菇的,二老二少,二男二女。我们以为是小两口和老两口。跟随我们的专业摄影师爱做好事,喊他们照张合影,老头子乐颠颠跑过来,老太太却不慌忙,我说:多好的机会,还不赶紧凑过来。摄影师对焦咔嚓过,冷不丁的,老太太照着老头子捶了一拳。老头子一边躲闪一边笑。大庭广众之下调笑,我们不解其因。疑惑间,旁边村人道出秘密,却原来,老太太是儿媳妇的母亲,老头子是儿子的父亲,小两口的确是小两口,两位老人却是亲家关系。这事闹得。我打趣老头子:老哥,这一次,你占便宜了。

老头子禁不住哈哈大笑,露一口白牙。

这一家人家,和睦有趣,共同管理一座大棚,利益好分配,轻易不会闹气生的。

亲密一家人

出得棚口,我说,一座大棚,用这么多人,这哪里是扶贫基地,分明是带贫基地嘛!担任向导的是我的老友,土生土长的土桥人,叫李红超,说:你看看门口的说明,这里就是带贫基地呢!

我摘下近视眼镜,凑近了细看,果然,门口标着的是带贫基地。

种香菇,缺冷库不行,镇里又投资百十来万,建起两座冷库。我们去不远处,虎盘河西岸的冷库看,正好,一辆大货车贴着冷库在装香菇。两下里,制冷机嗡嗡不停地响着,几十个村民精挑细选,把一筐筐上好的香菇装上车。这厢式冷藏大货车,长18米,能装1800筐,15吨,价值十好几万,多的时候,一天两车走。土门、背孜,好几个乡的菇都往这儿拉。

我问红超,这么多菇,卖得出去?红超摆摆手说:放心吧。长军老总聪明,开辟出这新的“一带一路”,下货得很呢!陕西过去到甘肃,甘肃过去再到宁夏、青海,拉一溜,每到一个地方,丢下几百筐;常常是,不到新疆,就卸光了。明年,量再大,还要出口。将来,咱瓦屋镇是驰名中外的“香菇小镇”呢!

红超一指河的东岸,说:到明年2月,那里,将再建200多座大棚。到时候,我也回来,租它一棚种,恐怕比我当主持人挣钱都多。

鲁山县政府副县长王献春和瓦屋镇党委书记陈永坤陪同甘肃省天祝县委书记李鹏一行到香菇基地考察

远眺虎盘河东岸,几台推土机忙忙碌碌,正在穿梭往来,平整着河滩地。

回城的路上,我在想:有谁不喜食香菇呢?!无数的食用菌类,香菇为魁,这来自山林的味道,凝日月之精华,化腐朽为神奇,是大自然的精灵,山珍中的上品,餐桌上的珍馐。不施农药,不上化肥,泥腿子爱,士绅们宠,小锅炒,大锅炖,含到口中,嫩生生,吃到嘴里,筋蓬蓬。那味道,软滑绵柔,浸润得人通体舒泰。

仔细回忆一下,香菇炒肉,哪一次不是盘中肉多着,香菇却没了踪影?!
小项目,大产业。
鲁山的扶贫,多的是种植业。有种黄黄苗的,有种黄花菜的,有种软籽石榴的,有种落花甜柿子的。因地制宜,得之天然,纯绿色无公害。
这样规模种植,鲁山,何愁不脱贫呢?

山村,遗落了太多的故事。
这故事,装点了别人的生活。别人,装点了山村的梦境。
美梦成真。土桥人的香菇梦能做成,我们还有什么梦做不成?!

本文作者袁占才(中)作家王利(右)到冷库向匡长军(左)经理了解香菇储存情况

作者:袁占才 
摄影:郭东伟  何进文  李红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孝贤杯】【21号作品】杜光松丨从土桥到红石崖
一平方米一年能产多少蒜黄?这个合作社告诉你
山东莒南:农业综合开发扮靓“最美乡村”
香菇废料栽培鸡腿菇高产技术
战天斗地种香菇 党员干部在菇田 ‖ 我区全力以赴推进香菇生产
【发现最美 你评我论】陕西柳林: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 小小香菇“飘香”乡村振兴路|陕西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