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短剧行业深度报告:市场现状、发展趋势、产业链相关企业深度梳理
userphoto

2024.02.19 山东

关注

当前,短剧行业热度不断提升。它相较传统剧集故事节奏更快,可在较短篇幅内完成情节描述,更迎合现代社会快节奏下的碎片化观看需求。截至2023年9月短剧日均投放规模达到5000万以上,短剧版权商数量已由2022年Q4的41家增长至2023年Q3的150家,其中48%为网文行业转型而来。而从短剧数量看,2023年9月月均投放消耗量大于20万的短剧上新数达422部,较年初实现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政策层面,行业利好政策也不断出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短剧行业的向好发展形成了支撑,刺激着短剧行业进一步发展。今天我们就以短剧行业为视角,具体分析关于短剧行业的相关问题。对于短剧行业现状、驱动因素、市场规模、商业模式一一论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短剧行业的产业链、相关企业发展情况及未来产业趋势,以便于大家对短剧行业有更详尽的认知。

(更多投研内容可关注公众号《 投研锋向 》)

01

短剧行业概况

1、短剧:指单集时长短于传统电视剧、制作成本较低的一种新型影视形式

短剧,又被称为“微短剧”、“小剧场”、“轻剧场”等,是指单集时长短于传统电视剧、制作成本较低、主要以手机小屏方式传播、网络达人参与制作的一种新型影视形式。短剧自2018年进入大众视野,2020年开始逐步被纳入监管体系,22年开始进入繁重发展阶段,得益于短剧供给不断丰富、娱乐内容视频化+娱乐时间碎片化两大趋势,叠加短剧内容审美提升和影视公司入局带来的制作能力提升,短剧影响力迅速扩大,辐射观众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短剧也称为有剧情的短视频,或低成本的微电影。短剧通过视频平台或小程序形式播出,据广电总局定义,短剧或微短剧,为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网络文化形态。相比短视频,短剧内容同样轻量,但剧情更连贯;相比微电影,短剧的制作成本更低,在几十万乃至十几万量级,剧本创作、视频制作周期分别约40天、6-7天。

从时长、用户画像来看,长视频平台、短视频平台、小程序短剧略有差异。根据播放平台的不同,短剧分为三大类:长视频平台短剧,在优酷、腾讯、芒果TV等长视频平台播放,时长约10分钟每集,共15-30集;短视频平台短剧,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播放,时长约2分钟每集,共20-30集;长短视频平台多剧的用户以女性为主。小程序短剧,在微信小程序播放,时长约1分钟每集,共80-100集。小程序短剧的用户70%为三四线城市、年龄在30岁以上的低收入男性群体。

2、短剧特点是快节奏,夸张化,当前行业热度持续提升

短剧特点是情节快节奏、高密度和夸张化,通常以竖屏形式呈现。当前短剧热度持续上升,9月日均投放在5000万以上。根据巨量引擎-内容消费业务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短剧日均投放量消耗规模自年初春节突破3000万后,保持快速扩张速度。截至2023年9月日均规模保持在5000万以上。

短剧受众的年龄段以18-40岁为主,并且女性占多数。2022年短剧观众中女性占比约为68%,较2021年的62%比例有一定幅度上升。从短剧题材看,2023年以来女频短剧前三题材为虐恋、甜宠和萌宝,合计比例为92%;男频短剧前三题材为战神、逆袭和神豪,合计比例为67%。从题材可以看出女频短剧偏好较为集中,以感情题材为主。且短剧类型与网文类型较为重合,从转型进入短剧行业的版权商也可以看出,2023年由网文行业转型进入短剧业的版权商占比为48%。

3、短剧历经萌芽期、发力期、成熟期三个发展阶段

发展历程:起源与萌芽阶段(2018-2019):2018年,部分成功的短剧作品出现在网络平台上,包括达人七舅脑爷创作的系列短剧和《陈翔六点半》等,短剧作为一种新型视频娱乐方式,开始进入大众视野。长视频平台凭借在视频领域积累的多年经验,率先布局,2019年爱奇艺发布了剧情短视频付费分账合作说明。短视频因短剧和短视频产品的相似度较高,紧随其后,快手作为第一批加入短剧市场的短视频平台之一,在2019年出台“光合计划”助力短剧发展。

政策推动与发展阶段(2020-2021):自2020年,短剧开始逐渐被纳入监管体系,同时也得到监管部门和视频平台激励政策的扶持。广电总局设立了网络微短剧登记备案模块,加强了对微短剧的管理。此外,快手、抖音、腾讯等视频平台也相继推出了不同形式的激励计划,以奖励短剧创作者,更多热门作品出现,比如《秦爷的小哑巴》、《做梦吧!晶晶》等。

成熟与精品化阶段(2022-今):从2022年开始,短剧进入了成熟阶段,并逐渐向精品化发展。这得益于政策倾斜和平台的大力支持——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推动短剧创作繁荣发展的意见》,鼓励培育壮大短剧创作主体。抖音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热度迅速上升,受到多家官媒肯定,体现出短剧内容侧审美提升的趋势。影视大厂纷纷入局参与短剧制作,标志着短剧制作侧的能力也在逐步增强,比如柠萌影视旗下短剧厂牌出品的短剧《二十九》,播出后72小时涨粉超100万+,仅3集播放量破亿,正片播放量超过了8.3亿,豆瓣评分开分8.1。

4、《完蛋》火爆出圈,短剧市场有望成为新蓝海

近期名为《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的模拟恋爱全动态真人互动影像游戏连日登顶steam国区畅销榜首,并以风靡之势,再次带火互动影视游戏市场。该游戏于10月17日上线,售价42元,24小时内在线巅峰65435名玩家,当前好评率94.7%。故事围绕男主角顾易展开,六名性格各异的美女突然出现,玩家可以选择六位女主角中的一位,和她展开独特的恋爱故事。该剧的火爆,再次推升了短剧市场的热度,使得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态势。

02

市场现状

1、数量增长质量提升,短剧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自2H20广电总局将网络微短剧纳入备案系统,短剧行业逐步进入规范化发展。2022年6月起广电总局规定包括网络微短剧在内的国产重点网络剧上线统一使用“网标”,进一步对齐了微短剧的审核规范。需求侧,微短剧将短视频的碎片化消费场景与直白化表达方式,结合长剧的连续性与故事性满足当下用户内容需求;供给侧,短剧项目体量小、制作周期短、变现方式多元,有助于平台方和制作方提高投入产出比、抵御行业波动,亦成为培养孵化行业人才的试金石。据德塔文数据统计,仅1H22微短剧备案数量已超2,800部,达到2021年全年备案数量7倍;2022年微短剧播出数量957部,同比增长59.2%,在题材丰富、叙事深度、画面制作等方面均有提升。

2、长短视频平台齐发力,影视公司、网文平台等多方积极布局

短视频平台方面,快手2019年开始布局短剧内容,现已形成星芒短剧、剧星计划、寒暑期档等多维扶持政策。目前快手短剧DAU已达2.6亿人,短剧创作者达到13万人,2022年星芒计划共出品超400部短剧,其中累计播放量破亿次的短剧超过100部。长视频平台方面,芒果TV打造“大芒短剧”,以精制短剧为策略,制片人全流程跟进给予项目支持,已上线多部热度口碑双收的优质作品如《念念无明》《虚颜》等,并突破单部剧集局限打造“花陵城”IP宇宙。此外,新丽传媒、柠萌影视等头部影视制作公司,七猫小说、番茄小说等网文平台亦陆续有项目开展。

3、监管促进微短剧生态正向发展

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如期展开,目前已初具成效。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消息,广电总局将再次开展为期1个月的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并提出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微信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小程序“微短剧”类内容的公告》以及《关于小程序“微短剧”类内容阶段性治理情况的公告》制定了微短剧小程序运营管理规范,近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以及《腾讯微信软件许可服务协议》《微信小程序运营规范》的相关规定,下架了部分违规微短剧剧目,并对相关违规小程序进行处置。快手共下架违规微短剧20余部,同时对发布违规内容的27个账号根据违规程度分别予以相应处罚。抖音巡查中部分微短剧小程序含有不良价值观导向、低俗“擦边”等违规内容,部分账号涉及推广违规微短剧或大量发布同质化微短剧内容以博取流量。近期累计下架违规微短剧119部,处置违规推广微短剧的抖音账号1188个。

监管随时间逐渐完善,逐步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2022年11月下旬开始,广电总局集中利用3个月时间,组织开展了“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截至2023年2月28日,共下线含有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格调低下、审美恶俗等内容的微短剧25300多部、计1365004集,下架含有违规内容的“小程序”2420个,形成了震慑效应,有力遏制了网络微短剧野蛮生长的态势。广电总局对网络微短剧治理工作转入常态化:建立双周报送处置数据机制和定期发布公告机制。2023年3月至今,督导抖音、快手、腾讯、B站、小红书、好看视频等平台累计对外发布公告40余期,清理低俗有害网络微短剧35万余集(条)、2055万余分钟;分级处置传播低俗有害网络微短剧的“小程序”429个、账号2988个。建立网络微短剧“黑名单”机制。要求网络视听平台切实担好主体责任,对发现的违规网络微短剧及时上报,汇总纳入“黑名单”,并向全行业通报,督导全网平台及时下架,推动共同参与治理。

4、短剧进入增长黄金期,行业生产链不断完善,头部厂商坐拥更大利润空间

进入2023年以来,短剧发展的速度相当惊人。无论是从短视频平台的用户规模来说,还是从短剧内容的商业效益来看,都进入了双增长的狂飙模式。

从剧集数上来看,微短剧在数量上迎来激增。根据广电总局《全国重点网络微短剧拍摄备案公示情况》显示,2023年7月,全国拍摄备案公示的网络微短剧共361部;而2021年全年备案的微短剧数量仅为398部。

从用户数上来看,短剧的内容在观看次数和观看时长上都有所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养成了追剧习惯,这其中人均观看次数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4%,人均时长相比2022年同期则增加了79%。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9月短剧大盘的日均规模超过5000万。

与此同时,在剧集数量和观看规模的增加背后,也是整个短剧行业生产链的完善。这体现在当前短剧版权分销模式逐步健全,版权方规模持续扩大,产能供给增加。根据巨量引擎数据显示,去年Q4到今年Q3,版权商数量从41家上涨到150家(精筛后),网文类转型最高占比48%,社交、游戏、电商、影视类亦纷纷成功转型。

部分头部厂商占据产业链多个生态位,拥有更大利润空间。目前的短剧业态中,很多中小玩家往往专注于产业链单个环节,而部分头部厂商全产业链布局,如九州、中文在线、掌阅、映客、番茄等在短剧产业链中占据多个生态位,拥有更大的利润空间。

03

驱动因素

1、供需共振推动短剧市场进一步发展

供给方面:短剧供给快速增长,内容审查是关键。2020年广电总局备案系统开始增设微短剧备案。2022年12月27日,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网上传播的包括“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在内的所有微短剧,须通过内容审查并取得发行许可证或按照规定完成备案。在备案数量方面,根据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短剧拍摄备案数量从2021年的398部提升至2022年的2775部,同比增长597.2%。进入2023年4月,月均备案数维持在300部左右。在上线数量方面,根据《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数据,重点短剧上线量从2021年的58部,增长至2022年的172部,同比增长196.6%。各大长短视频平台纷纷入局,各大制作公司、MCN机构也积极加入短剧赛道。展望未来,短剧热度持续上升,各大视频平台和娱乐机构加大布局,供给存在较大增长空间,而从筹备到上线的关键在于能否通过内容审查或完成备案。

需求方面:短剧顺应用户碎片化娱乐习惯,用户数量和播放量实现增长。短剧是传统影视剧的短视频版,具备剧情连续紧凑、反转不断、时长较短的特点,适合用户在碎片化时间观看。根据《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数据,2022年下半年,50.4%的短视频用户,约5.10亿人(以2022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10.12亿人计算)观看过3分钟以内的微短剧、微综艺、泡面番。根据公开数据,截止2022年底,快手微短剧日活用户数超2.6亿,约80%的短剧用户每周都要观看短剧;抖音短剧日播放用户同比2021年增长67%,日播放量增长99%。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短剧顺应了网络用户碎片化的娱乐习惯,日益增长的短剧用户数量和播放量,反映了用户对短剧这种新的娱乐内容的接受度和喜爱度正不断提高。

2、政策助推,短剧行业迎来向好机遇

监管看齐传统剧集,优质内容可获倾斜性支持。短剧的规范化监管可追溯至2020年8月,广电总局在重点网络影视剧信息备案系统增设了网络微短剧快速登记备案模块,标志着微短剧正式纳入监管体系。22 年4月,广电总局发文明确将包括短剧在内的国产网络剧片审查纳入行政许可事项管理,需要取得相关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的发行许可才能播放上映;11月针对小程序微短剧,发文开展专项整治。引导规范化发展的同时,广电总局也给予短剧必要的支持,22年12月《关于推动短剧创作繁荣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培育壮大短剧创作主体,在资源、人才、营销、排播、宣传等方面对短剧进行倾斜性支持。

04

市场规模

1、短剧市场:数量井喷式发展,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视频平台短剧布局已久,小程序短剧发展迅速。短剧是长短视频平台的重要内容组成之一,2013年在优酷播出的短剧《万万没想到》,单集的最高播放量达到4000万以上。此后在2018-2020年,长视频平台爱优腾芒和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先后布局短剧市场,并推出自己的短剧品牌。2023年以来,小程序短剧高速发展,据中国经济网,截止2023年7月小程序短剧市场规模增长179%,规模超40亿元。

国内短剧市场的供给呈现井喷式发展。据德塔文2023年1-9月,在国家广电总局备案的微短剧数量2007部,其中9月份备案的312部中,都市题材占据本月备案微短剧总量的44.55%。新上架剧集情况,2023年上半年共上新视频平台微短剧481部,其中抖音和快手两大短视频平台新上架数量占据新上架总量的58%,对比2022年全年上新的454部,可见微短剧市场供给规模呈现高速扩张的趋势。

小程序短剧着眼下沉市场,买量是核心获客渠道。小程序短剧在平台短剧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了单集时长,相比于视频平台短剧的单集5-10分钟的时长,小程序短剧的单集时长在1分钟左右,其主要的受众用户为下沉市场35-55岁的用户。其盈利模式类似于网络小说,为“平台推流吸引用户-用户观看免费剧集-吸引用户购买后续付费剧集”的模式。因此平台推流是小程序短剧的核心获客渠道。

监管政策和平台分利收紧,倒逼短剧厂商提升质量。在短剧发展的早期,为快速拓展市场与受众人群,短剧的内容存在同质化较为严重的问题。但随着监管和平台政策收紧,《网络剧片发行许可和播出管理提示》规定自2023年6月1日起,新上线播出的网络剧、网络微短剧、网络电影、网络动画片,需为通过“重点网络影视剧信息备案系统”申报,且通过省级以上广电管理部门内容审核后,取得《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或上线备案号的作品;微信也在2023年8月15号发布新规,微信平台针对微短剧类目开发者通过虚拟支付能力产生的交易,将收取20%的技术服务费(目前仅收取10%,其中5%会返利给企业作为广告金)。监管政策的收紧,使部分低质量的短剧难以顺利通过审核;而平台抽成的增加,将会压缩短剧厂商的利润空间,低质量、低盈利空间的短剧产品将会被厂商放弃,两相叠加,将倒逼短剧制作厂商提升短剧质量。

全产业链受益,市场规模可期。目前短剧市场的高速发展将会使短剧相关的全部产业链受益:平台方面,作为短剧获客的重要媒介,无论是自有的短剧平台还是推流的小程序短剧,都会给平台带来较为可观的收益;影视公司方面,短剧的制作周期和发行成本相对较低,发行的确定性相对较高,能够提高影视公司的周转速度;网文公司方面,储备的大量网络小说可以为短剧提供剧本,提高了中长尾网文的版权变现能力;“短剧+游戏”这一全新的品类也在探索当中。根据投放情况估计短剧市场的市场规模:据Dataeye,2023年下半年短剧的广告投放大盘实现了跨越性的增长,单日投放量级从2022年的百万量级增长至2023下半年的8000万量级,按照ROI在1.1-1.2之间估计,短剧市场目前的年市场规模预计在300-350亿左右。叠加后续行业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剧目的质量和短剧的付费率转化逐渐上升后,估计短剧市场稳态有望达到可观的市场规模。

2、短视频平台触达之下,短剧市场目标受众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根据《2022快手短剧数据价值报告》和《2022巨量引擎娱乐营销白皮书》,目前短剧用户主要以18-30岁年轻女性为主,在生活节奏相对较慢的新一线、二三线的城市的粘性较好;同时用户也在逐渐加深短剧的观看时长(2022年快手日均观看10集以上的重度短剧用户同比增速为61.6%),内容消费习惯在逐步养成。

3、各大视频平台布局短剧市场,2023年市场规模有望达300亿元

回顾过去几年短剧市场的发展,快手推出“星芒计划”、抖音推出“新番计划”鼓励创作者输出创新短剧内容,腾讯视频、优酷、芒果、爱奇艺纷纷设立短剧频道,入场短剧布局。2023年11月,互动影视游戏《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登顶Steam热销榜,再一次拉升短剧热度。根据Dataeye测算,2023年短剧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亿元。

05

产业链分析

1、产业链概况

短剧产业链呈现上下游集中度较高,中游较为分散的格局。短剧产业链分为上游内容创作,中游内容拍摄,下游内容分发。具体来看,上游内容创作主要由IP版权方的自有IP、网络作家原创或根据IP改编的内容构成。中游内容拍摄主要由不同类型的影视制作公司和MCN机构完成。下游内容分发涉及短剧投流和短剧播放平台两部分。对产业链内公司进行梳理,上下游头部公司拥有大量IP版权和影视剧资源,集中度较高。中游影视公司和MCN机构众多,较为分散。

短剧的剧本主要源于网文。拥有诸多网文IP的网文公司往往自行开发或者寻找制作公司联合开发短剧,也有专门的短剧公司通过收购网文改成短剧剧本,再交由制作公司承制。从版权方的角度来看,规模较大且较为成熟的入局者包括九洲、掌心、中文在线、柚子视界、杭州容量、点众等,其商业模式成本主要来源于平台开发与运营费用、内容成本等。

2、盈利模式及产业链价值

盈利模式:用户付费为主要收入来源,分账模式完成利益分配。短剧设置多种付费内容解锁方式,获得收入通过分账模式分配。短剧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用户付费、品牌合作、广告收入。用户付费收入:短剧的播出一般采用前5-10集免费,后续剧集收费的形式。对于付费内容,用户解锁的方式主要有:单集内容解锁,一次性解锁全部内容,会员制和观看广告解锁,其中广告解锁常见于小程序短剧。不同的解锁方式对应着不同的价格。品牌合作收入:对于短视频平台,通过与品牌进行合作,利用视频外链组件促成品牌产品交易,获得品牌合作收入。广告收入:受短剧时长限制,用户留存时长通常较短,所以广告收入相对较低。对于获得的收入,将通过分账模式,并根据平台给出的分账比例,在制作方和播出平台间进行分配。

产业链价值:产业链核心价值流向内容分发,即投流。具体来看:制作阶段的成本主要来自于剧本和拍摄。剧本成本方面,短剧剧本多来自于网文IP,单价从几万至十几万不等。根据10月31日阅文集团发布的短剧剧本征集令,签约稿酬为1.5-5万元保底+最高2%分账。拍摄成本方面,短剧演员多为网红或知名度较低的演员,且短剧拍摄周期短,所以短剧拍摄成本较低。总体来看,短剧制作成本较低,约为30万元。短剧缺少知名导演和演员的流量决定了其需靠买量来引流用户。一般投流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约为90%。

3、产业链多方积极参与,推动供给井喷

(1)上游IP获取:保底+分账,撬动PGC、UGC剧本供给

短剧制作方,会从IP版权方采购版权后,用于改编成短剧。据Zaker,阅文集团近期对外发布“短剧剧本征集令”,要求原创或IP改编,承诺为作者带来1.5-5万保底稿酬,和最高2%的流水分账。此外,中文在线、掌阅科技等也有丰富数字内容储备,其中中文在线截至23年中有超550万种数字内容,头部作家或IP有望获得更高分成。

(2)中游内容制作:联合各领域专业团队制作

制作公司基于获取的IP或者自有的网络文学作品,构思主题、情节,并借助编剧、拍摄、演员、特效后期等,完成短剧制作。如中文在线在2022年新增付费视频剧业务,将内容改编为短剧,爆款《招惹》累计分账超2000万元;据8号风暴,短剧头部公司九州文化已签约5家编剧公司,投资7家影视摄制公司、1家艺人经纪公司和1家特效包装公司,合作制片公司超300家。

(3)下游分发播出:通过社媒平台或专门短剧平台触达

短剧主要通过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播放,如抖音、快手、微信、B站等,平台多以买量费用作为收入;也可以通过专门的短剧平台播出,如中文在线的海外短剧APP ReelShort。点众科技于22年9月入局短剧,据鞭牛士,截至23年10月底平台微短剧数量超过千部。

4、相关上市公司的短剧布局梳理

按照短剧产业链,对已进行短剧布局的上市公司进行梳理。上游内容创作主要为网文IP公司,公司布局以转化自有IP和建立短剧制作团队为主。中游内容拍摄主要为影视公司,公司布局以制作短剧项目为主,其中百纳千成正进行“短剧+游戏”项目,公司与大鱼快游、bilibili游戏联合出品的长篇真人互动全视频影视游戏《隐藏真探》正处于内测及报批阶段。下游内容分发主要为视频平台和广告营销公司,公司布局以短剧营销、推出多项扶持短剧创作及发展政策和为短剧提供播出平台为主。

06

商业模式

1、行业:短剧商业模式初步成熟

当前,短剧行业的商业模式已初步成熟,形成了包括内容版权提供商、拍摄制作团队、版权商、分销商等主要参与者在内的付费短剧价值链。

并且由于产品具有创新属性,更加贴合市场需求,短剧行业相比传统的付费小说具有更高的ROI,更小的投入以及更快的周转速度。相比于传统影视剧行业,短剧行业在进入门槛,内容审查、投资回报、初始投入和周转速度上的优势更加明显。

2、不同形式的商业模式

短剧主要有三类形式,其商业模式存在差异。

长视频平台短剧:以横屏为主,每集5-10分钟,集数在20集上下不等。变现模式主要为平台版权采买、播放分账、广告植入,本质仍然是传统长视频内容变现。

短视频平台短剧:以竖屏为主,每集5分钟以内,集数在20集上下不等。变现模式主要为基于短视频商业生态,通过广告(品牌定制、植入等)、直播带货(靠短剧内容积累粉丝,后续直播带货转化)变现,付费也有尝试。

小程序短剧:以竖屏为主,通常单集时长1分钟左右,单部作品百集体量,通过平台投流带来精准流量,吸引用户跳转小程序平台观看,前几集免费,后续80-90集内容开始付费观看。小程序短剧模式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买量投放,流量平台分总流水的主要部分。越下沉的内容越依赖买量,当前流量渠道中,最重要的是抖音、快手、视频号;其次为图文信息流和网文平台;还有手机品牌终端。腾讯在今年8月15日发布新规,微信平台针对微短剧类目开发者通过虚拟支付能力产生的交易,将收取20%的技术服务费。

07

相关公司

1、中文在线

公司在海内外成立短剧平台,具备丰富文学IP储备。2021年公司已在国内成立短剧平台野象剧场,收费模式包括会员充值和广告解锁。此外公司于2022年上线海外短剧平台ReelShort,平台上线后营收保持高增长态势,已成功投放多款爆款短剧。此外公司在网文IP领域积累深厚,公司旗下具有17K、四月天网等多个原创网络小说平台,在国内网文IP储备量第二(第一为阅文集团)。目前公司已结合自身原创网文IP在腾讯视频、爱奇艺等平台推出《招惹》等爆款短剧,并有一系列原创短剧即将投放市场。

公司经营保持稳定,盈利能力出现反转。2023年Q3公司实现营收3.69亿元,同比下降13.26%;归母净利润0.39亿元,同比增长163.03%。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20亿元,同比增长12.19%;归母净利润0.02亿元,同比增长101.98%。从整体看公司经营保持稳定态势,归母净利润从2023年Q2开始扭亏为盈系前期业务款项的诉讼追回。

2、芒果超媒

公司是湖南广电旗下的唯一新媒体平台,目前已成为包括互联网视频、影视/综艺制作和电商在内的多平台矩阵。公司旗下芒果TV是国内优质的媒体推送平台,在剧集推广方面具有显著渠道优势。此外公司在影视制作方面积累深厚,并已对微短剧行业具有较多布局。2023年上半年公司旗下芒果TV已上线19部重点影视剧、“大芒计划”微短剧45部。

收入端小幅承压,主要系广告行业景气度不佳。2023年Q3公司实现营收35.07亿元,同比下降0.50%;归母净利润5.15亿元,同比增长5.62%。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1.96亿元,同比下降0.42%;归母净利润17.66亿元,同比增长5.21%。公司收入端出现一定承压趋势,主要系广告业务拖累,广告行业景气度仍有待回升。公司归母净利润出现小幅增长,主要系毛利率和净利率的小幅提升。

3、映宇宙

深耕泛娱乐,短剧业务成为新亮点。去年以来受到外部环境和市场竞争影响,公司原有业务结构有所调整,2023年上半年营收规模同比减少23.0%,但环比来看,公司积极开发短剧等创新项目并初步完成商业验证,外部竞争营收情况显著改善。分业务来看:

增值服务收入 23.15 亿元,同比减少 40.8%,环比提升 20.0%。公司持续完善“映客直播”平台生态,优化运营策略,丰富场景及玩法,进一步优化直播业务利润率;不断探索多元化应用场景,扩大社交产品矩阵,深度挖掘更多垂直细分领域的用户需求,社交用户粘性得到显著提升;相亲业务板块中“超级喜欢”聚焦 90 后单身青年,加速线下门店拓展和线下活动开展,进一步触达用户,提升品牌势能。

考虑到直播行业进入发展成熟期以及公司业务策略性投入的变化,预计公司增值服务板块业务规模总体维持稳定,利润水平持续优化。

内容服务收入4.72亿元,主要为短剧业务贡献。公司自 2022年下半年开始布局短剧赛道,依托成熟高效的中后台体系,快速梳理行业链条并迅速推出多个产品,公司凭借先发优势及前期在直播、社交业务中积累的强大推广和投放能力,快速跻身行业第一梯队,吃到23年以来短剧市场体量以及用户规模快速增长红利。

据《2023 年上半年微短剧市场报告》,腾讯、优酷、芒果TV、抖音、快手等视频平台上新微短剧481 部,超过2022年全年的454部,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之中,随着在短剧等创新业务加大投入以及短剧上线渠道的扩充,公司内容服务业务收入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毛利率稳定,销售费用或持续扩张。2023 年H1,公司毛利率42.6%,与2022年同期持平。受短剧业务发展影响,2023年H1公司销售费用9.62亿元,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9.5pcts至30.8%,由于当下短剧业务对买量依赖较强且公司短剧业务仍处于快速发展期,预计公司销售费用规模及销售费用率均将进一步提升。2023年H1,公司管理费用率 3.2%, 同比减少 12.0pcts,主因去年同期存在商誉减值影响,公司研发费用率4.6%,保持稳定。

探索新市场、新技术,积极布局海外和 AIGC。伴随移动支付等基础建设的持续完备,海外市场发展空间愈加广阔,公司依托在音视频社交领域多年沉淀的基因,围绕核心社交及短剧业务,加速产品出海。同时,公司把握技术创新,与昆仑万维达成合作,积极探索互动社交、AI音乐、 AI 剧本、AI 运营、数字人直播和元宇宙等发展方向,拓宽多元的互动娱乐场景,有望促进业务边界延伸,成为新增长点。

4、掌阅科技

拥有 IP 和用户触达两大优势,短剧业务有望接力成为新增长引擎。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9.63 亿元,同比增长 5.39%。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推进业务结构转型升级,在稳步发展免费阅读业务的同时,加大对短剧等创新业务的投入,公司2021年开始在IP短剧领域发力,已搭建起专业的短剧生产运营体系,建立了短剧内容侧高效、高质输出的能力。公司进军短剧赛道,在IP储备和用户触达方面均具备优势,有望进入行业第一梯队:

IP 储备方面,短剧内容套路与网文类似,网文成为短剧主要内容来源之一。公司从事多年数字阅读业务,旗下“掌阅文学”内容孵化生态体系累计签约作者数万名,通过挖掘、签约、培养、推荐、衍生增值等手段向内容市场输出优质原创内容,积累了丰富的网文IP储备。同时,随着免费阅读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作家生态圈仍在不断完善。

用户触达方面,推流投放是短剧运营中的重要成本项,直接影响短剧业务经营效率。公司旗下拥有掌阅 APP、得间小说等已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体的数字阅读产品,同时短剧业务也布局了抖音小程序、微信小 程序、独立APP 等渠道。此外,公司通过大力发展免费阅读业务的经验,积累了用户触达、运营及转化能力,为公司短剧业务发展提供良好支撑,有望驱动短剧业务快速放量。

毛利维持高位,创新业务投入拖累利润。2023 年前三季度,通过大力发展免费阅读及流量获取模式转型,公司毛利率维持在75.18%高位。但由于公司加大了对创新业务的营销推广和技术基建投入,费用项有所增加,具体而言: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11.93亿元,同比增长8.88%,研发费用 1.78 亿元,同比增长 17.90%,但管理费用相对有所优化。

5、天威视讯

公司拥有头部短剧APP河马剧场及小程序短剧矩阵。天威视讯持有中广电传媒26.17%股份,旗下拥有河马剧场(APP)、东海短剧(小程序)等多个短剧应用。APP方面,根据七麦数据,河马剧场APP自8月以来iPhone渠道累计下载量预计60万次+,免费应用/娱乐应用榜单近期稳居排名前3。小程序方面,拥有东海短剧、微笑短剧、网者短剧等多个短剧小程序,目前已上线近20部短剧。

商业模式上,河马剧场收费模式为会员制+充值,会员制包月/季/年价格分别为29/49/99元,充值模式则约为0.33元/集,观看100集约需20元左右(前30集免费),同时看30s广告也可以解锁5集付费内容。小程序短剧解锁单集需约0.5元,免费观看9集,一部62集短剧需要约26元。

08

发展趋势

1、“短剧+游戏”:爆款出圈叠加AI受益,探索游戏新形态

10月18日,Steam平台上线了一款真人恋爱影视游戏《完蛋,我被女友包围了!》。游戏采用第一人称视角,使玩家沉浸式体验与六位女主角恋爱的过程。目前,该游戏已连续两周登榜Steam畅销榜(其中一周登顶),且受到广泛好评,在约17000条评论中,好评率达到94.9%。该游戏能够在剧本结构相对简单的情况下受到广泛好评,主要原因或有两点:一方面,六位女主角均是偶像团体成员或专业演员,剧情演绎效果好;另一方面,制作组设计了六位人设各异的女主角,玩家在游玩的过程中能够满足自身的情绪价值。

“短剧+游戏”或将具有以下的竞争优势:可交互的沉浸体验,用户体感好:“短剧+游戏”融合了两种原有题材的优点。对比传统Galgame,真人出镜给用户更好的沉浸体验和代入感;对比短剧,用户可以通过游戏选项来自行决定剧情走向,更大程度的优化了用户的游戏体验。成本相对较低,制作周期较短:作为互动类的游戏,“短剧+游戏”无需版号即可发行:尽管当前版号政策趋松,但“短剧+游戏”无需版号的特点可以让其在制作周期和宣发时间上具有更高的确定性。且游戏的基本架构和剧情结构与Galgame类似,目前互联网上有大量Galgame的模板架构,相较于其他品类的游戏,“短剧+游戏”的制作周期更短,成本也相对较低,主要集中在“短剧”部分的拍摄上。AI技术的双重受益:“短剧+游戏”品类可以充分受益于AI技术对于游戏和影视行业的降本增效效果,从而进一步降低游戏的制作成本。

目前,部分上市公司已经开始对这一新品类游戏进行探索:百纳千成哔哩哔哩等联合制作的全视频真人互动影游《隐藏真探》正在推进中,预计将于年内正式上线。紫天科技旗下河马游戏除一部侦破类题材互动影游《开馆》外,还与《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原班拍摄人马合作制作一款修仙美女养成类影游。随着同品类游戏数量的增加,“短剧+游戏”的商业逻辑和商业模式或将被市场不断验证和优化,有望开拓游戏行业的新赛道。

2、AI/MR等技术的结合,有望进一步打开短剧想象空间

AI:人脸替换、自由交互等。AI多模态技术,有望将用户喜欢的、高识别度的IP,与短剧角色结合,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也能凭借大模型智能交互的能力,让用户与短剧角色自由对话,而不局限于如《完蛋!》中既定的剧情走向,从而让互动效果更逼近真人。

MR:提升沉浸感,也有望撬动硬件需求。以VR互动剧《灵笼》为例,作品以高水准VR制作,还原同名动画原作的沉浸视觉效果。随着MR及拍摄等技术发展,真人短剧也有望引入MR体验,让非动画爱好者也能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灵笼》VR由中文在线、PICO、VeeR联手共同打造,VeeR开发出品,将于今年4季度上线,关注产品表现,也有望带动PICO等硬件产品销量。

3、海外投流成本较低,短剧出海带来更大增长空间

网文平台成为海外短剧APP先行玩家,ReelShort竞争优势显著。不同于优爱腾等传统长视频平台以“华语甜宠+翻译”打天下的海外短剧布局,新一轮短剧出海以“内容本地化”为核心,在海外推出竖屏短剧App,上线应用包括中文在线的ReelShort、点众科技的DramaBox、新阅时代的GoodShort、安悦网络的Flex TV、九州平台的99TV等。ReelShort是中文在线海外子公司Crazy Maple Studio(中文在线持股49.16%)于22年8月推出的短剧应用平台,主推1-2分钟/集的超短真人剧集,采用单集收费模式,试看一定集数后按每集10-70美分价格收费。流水方面:Sensor Tower数据显示,今年1Q-3Q单季度ReelShortios+GooglePlay双端净收入分别为48万/223万/1484万美元,10月净收入达351万美元。下载量方面:23年7-10月ReelShort双端下载量分别为218万/187万/259万/225万。

海外投流成本较低,短剧重心在内容精细化,海外百亿美金短剧市场可期。除了先入者成本优势外,短剧形态本身比较适应TikTok用户的内容消费习惯,根据白鲸出海,ReelShort的广告平均点击率在各类目中均处于Top的水平(尤其是阅读类目下,可以达到前4%),此外根据从业者分享,现在短剧在TikTok上的获客成本应该只有网文的一半。除了常规的投流,对于ReelShort还有相当一部分增长来源于社媒引流。10月26日,扬帆出海第四届GICC大会聚焦短剧出海,九州文化参会人预判短剧出海市场的市值将达到百亿美金。根据《TikTok短剧出海营销策略》,短剧整体市场选择Top5中,美国是短剧出海的首选地区,而泰国是东南亚市场投放最集中的地区。

END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厂入局短剧,追赶“小帅”和“小美”
【鹰眼头条】微短剧,风口之后,如何爬坡
免费带短剧学员----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都可以做免费带。
短剧衍生的新生意:剪视频、挂链接、赚佣金......
微信红包的新玩法,也承载了视频号的新入口
小程序微短剧,只是昙花一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