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修养易学的方法
 

浅谈修养易学的方法

   有个朋友因为我给他作的预测(不在网上)应验了,前后几个过程和结果都比较准,所以对易学由怀疑而生出信心,便问我如何进行易经的学习。我说我要好好想想,理个头绪再说,因此就成就了本文的缘起。

写这个题目,我先借用孔子所作的《易传——系辞》中的话来作开场白:“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故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事实上,我是在学易有七、八年后才看到这句话的。一开始,我只是围绕着《易经》本身在下功夫,对于《易传》或者说《十翼》,都是略读的。

我读《易经》一开始是抱着“读闲书”的心态去读的,正如更早些年开始读《道德经》一样。读出了味道自然有兴趣去下功夫穷究根里,读不出感觉就先扔在一旁——这就是我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

认识到《道德经》是一种方法论,这是读了四、五年以后的感觉。但它到底什么东西的方法论呢?回过头去才发现原来它是学习《易经》的方法论。或者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是老子的学易心得。从此以后我就逐渐确立了一个习惯,《易经》上走入死胡同了,就去读《道德经》;反之,《道德经》读不出东西(感觉)了,就再去读《易经》。

再来说《易经》的学习,我学易经是先从六十四卦入手的。而不是从两仪、四象和八个单卦开始的。因为我觉得六十四卦更加直观、形象。

开始学的时候,每个晚上临睡前我都用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看一卦。易经的文字有的浅显易懂,有的则艰深冷僻。我的方法就是先不求甚解,而只是观其大略。先自以为是的建个朦胧的印象。从学习《道德经》得来的经验出发,所以我很少看注释的文字,只有在实在看不明白的时候才去看注释,但绝大多数时候看了仍然只是徒增迷惑而已。

看完就睡,我睡前习惯性要做一点功夫的,就是“致虚守静”。开始只是为了提高睡眠质量,后来就得到了些意外的好处。在那个状态下,生涩的东西会变得圆融起来,孤立的认识点会连成线,展成面。身体上还会有一些反应。所以我的学易有一半是在似睡非睡的功夫中明白的。

易经的道理其实就在这“明晦”之间,我慢慢明白了为什么老子要说“知其白,守其黑。”你的个人意识越“明”,越想从理智上去“有为”的时候,离那个“易道”的真正面目就越远;努力想抓住点什么,往往是徒劳;在放松的时候,在“入晦”、在“入宴息”的时候,你反而能很简单、很容易地知道那是什么。

所以,我就从另一个层面上明白了老子所说的“观”。“观”是内视,是用心在“观”;但又不能太用心。需要残留一点主观意识的惯性,但不需要执着固守。临睡前我最后读的是什么,在“入晦”的时候,就能够有主题的展开。

但是当第二天起来后想写点什么东西的时候,又找不到那个介于明晦之间的感觉了。有的时候心里很明白,但是不想说、也说不出,仅仅是知道那个应该就是那样的。

学易,我清醒的时候是用来找问题的,一句句从心里过,有问题了就记下来,然后到那个“虚”、“静”、“晦”状态里去找答案。

六十四卦这样“走”了一遍,反过头我再去向上推求八卦(九宫)、四象(五行)、两仪(三才)。这叫“既知其子,复守其母”,老子说:“没身不殆”。

后来,在看到文章开头《系辞》里的那几句话时,我才真正明白它在说什么。孔子有一句话讲得很有道理,就是“温故而知新”。特别是对于我这种读书不求甚解的人来说,更是如此。眼睛看到了文字,不算读到了;会背诵,也不算读进去了,一定要读出“心有灵犀”、“心心相印”的印证感觉,才算读出点味道来了。

读古圣先贤的书往往就是这样,需要不断地“温故”,才能不断地“知新”而深进。因此,夫子有“微言大义”之说,老子有“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人莫之能知,莫之能行”。只有反复咀嚼、玩味、推敲、深究,才能“玄之又玄”,开启“众妙之门”。

孔子所说的“君子居”,就是没事的时候,没事的时候推敲易道的机理;“动”就是有事的时候,去展开、去验证。占卜预测只是实践验证的一种手段而已。现在我们都知道或者说强调“学以致用”,“学”的东西一定要落实在“用”上才算出了实在的成绩。但是这里还有一句话就是“用以助学”不能忘记。

君子之道常静而少动,即使动而用之,也是要回归到“学”本身上的。“学”和“用”是“母”和“子”的关系。片面地强调“用”,过于功利了,那是把“学”当做敲门砖、当做哗众取宠的手段。

孔子一生都在讲“学”:“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都是在讲“学”不断增进的境界,“学”不是手段,“学”本身就是大的目的。

“善易者不占”,不是善易者不能占,而是“占”只是一种印证的手段。善易者不应该拘泥于“占”。“占”不过是“易”的一种用,还是要回归到观象玩辞,敬天知命,体悟、践行大易之道上来。

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道德修养日益精深,才能“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左人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再读《论语》:雍也第六.29
人生的道德修养与养生:孔子语“君子三戒
细说《论语》(一百一十七)
浅谈《周易》思想与大学生教育
《中庸》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