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久咳难愈?用对药,一服药平喘止咳!还有时令预防咽炎的食膳推荐

用对药,一服药平喘止咳

肺为娇脏,是对肺的生理病理特征的概括。生理上,肺脏清虚而娇嫩;病理上,外感邪气从皮毛或口鼻而入,常易犯肺而为病;而其他脏腑病变,亦常累及于肺。所以说肺是真的很“娇气”呀!

指导专家:张燕萍

在临床上,经常看见肺病患者有咳痰、胸闷,纳食不佳、舌旁边有齿印、苔腻等脾虚痰湿的症状,其中慢性咳喘病的患者更为明显。所以,在治疗上,多选用山药、党参等补益脾脏之品。常合用六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以健脾化痰。

哮喘看这里——

哮喘发病原因是“外有非时之感,内有臃塞之气,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结合,迫于气道,发为哮喘。

因此提倡在缓解期注重“扶正”,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使“邪不可凑”,从而阻断哮喘发展,这与目前国际上提倡的治疗重点应放在缓解期,通过缓解期治疗,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持久抗病能力不谋而合。

在缓解期,善用院内制剂“辛麻颗粒”,此方细辛温肺,炙麻黄止咳平喘,五味子收敛肺气,丹参活血化淤,陈皮行气健脾,法半夏温化痰湿,茯苓健脾,山药补益脾气,射干清热利咽,补骨脂补益肾气。全方止咳平喘,做到肺脾肾三脏同补。

制剂简介

辛麻颗粒❖

温肺化痰,止咳平喘,健脾补肾。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以咳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呼吸系统疾病。证属寒饮郁肺者。

咳喘看这里——

肺尤畏寒邪 治当用温药

在临床上观察,因风寒而诱发咳喘的患者是很多的。慢性咳喘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背冷怯寒、面色白、自汗、鼻流清涕、鼻头清冷、咳痰色白、质稀如泡沫状、颜面浮肿等现象。

肺阳虚弱为慢性咳喘病反复发作内因,而且广东人喜欢喝凉茶,更容易导致脾气脾阳不足。

在张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的理论指导下,咳喘之疾当以温散、温化、温补、温通等治本之法为主,所以在用药上,多以补骨脂、淫羊藿、炙麻黄、陈皮、法半夏及二仙汤等加减。若遇夾有热像,还可在温药的基础上酌情加用“清化”之品,如鱼腥草、黄芩、桑白皮、地骨皮等。

用药宜轻清宣肺

治疗咳嗽,用药主张以轻灵为贵,不主张药量过大。

“非轻不举中的‘轻’,除了是药物质地轻清,也有药力相对平和之意。这都是因为肺脏娇嫩,药力太猛有损伤肺体的可能。”

治疗之前先清“邪气”

在治疗咳喘病人时,强调祛邪的重要性,在治疗咳嗽不能留有一分邪气。若邪气未清,即投以大剂养阴润肺或止咳之品,邪气必然恋肺,滋生他变。所以,咳嗽的病人,有邪就要宣,使肺络宣通,外邪得去,咳嗽才能平息。

所以,在治疗肺系疾病的时候,多选用荆芥、防风、枇杷叶、紫菀、款冬花等轻清宣肺之品,也多选用止嗽散加减。

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喉咙总觉得有点不舒服......

嗯嗯!有不少人被咳嗽、咽痒、咽干等症状困扰呢!

咽炎的反复发作,除了跟天气和空气有关系以外,和人体自身也有一定关系。所谓正气于内则外邪不侵。都市在预防咽炎等呼吸道疾病除了要避免在空气不好的时间出外,还应该调养自身,增加自身抵抗力,从而抵御疾病来袭。

为此,推荐了几款药粥可以在咽炎症状发作时饮用,缓解症状,辅助治疗。但要治本,还应该从脾胃内脏开始调理,增加运动锻炼,调动身体抵抗力。今天给大家推荐两款药粥,一起来试试吧。

1.

豆豉解表粥

做法及功效

淡豆豉15克,葛根30克,生石膏30克,麻黄、荆芥、山栀各3克,生姜3片,葱白2段,加水同煎。煮沸5~10分钟后去渣取汁,加60克大米同煮为粥,服食。此粥可发汗、清热,适用于急性咽喉炎引起的发热、头痛、无汗、咽干口渴、咽喉疼痛者。若服后汗出热退即应停服。

2.

沙参麦冬粥

做法及功效

沙参、麦门冬各15克,大米30克,冰糖适量。将沙参、麦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冰糖服食。此粥有养阴润肺,化痰止咳之功。适用于慢性咽喉炎伴有干咳少痰、津少口干者。百合生地粥百合50克,生地、大米各30克。将生地捣碎加水煮汁,支渣,加大米、百合煮稀粥服食。此粥有养阴益肾,清热利咽之功。适用于肺肾阴虚、虚火上炎之慢性咽喉炎伴有咽喉疼痛、干咳少痰、声音嘶哑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间偏方大全之内科偏方(呼吸糸统)全集〔四〕
宝宝退烧小偏方
万能方:咽炎久治不愈,只需开水泡它,清嗓润肺,“药”到病除!
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这样治!
风邪不去,咽痒不止—蝉衣合剂治疗过敏性咽炎和哮喘
[转]小孩子咳嗽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