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季养生丨常灸这些穴位,经络通了,你的身体就健康了!

春天是肝当令的季节,肝属木,最需要的是生长、通畅、朝气蓬勃,最怕受到压抑,人体健康就容易产生各种问题。经常艾灸可以让您轻松避免春季常见疾病,度过困乏的春天。



为什么春天一定要艾灸?




从立春开始,人体的各种疾病就开始冒出来了,当然这些冒出来的疾病,有可能是旧疾,也可能是新疾,所以,春季一定要艾灸,是因为它可以做到“祛除寒湿,百病不生”!



平常艾灸这些穴位,想病都难!



春季艾灸适合:所有女性朋友、亚健康人群、贫血患者、体内毒素过多者等。


1
神阙穴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神阙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神阙为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神阙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人们通过锻炼,可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先天真息能。


《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常灸此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


2
气海穴


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气海与两肾相连,肾属水,水在身为阴,“孤阴不长,独阳不生”,必须得阴阳相济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古代养生家认为,必须让心火下降肾脏,就好像天上的太阳照耀江海。这样,阴水得到阳火的照射,就能够化生云气,上达心肺,滋润身体,形成水升火降,通体安泰的局面。当身体处于一种和谐循环的状态时,邪气自然不得近身,人也就不会得病。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载,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便,当有人问其养生之术时,他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作喜怒,气海常温耳。”灸气海能生发和培补元气,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


常灸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补益回阳,延年益寿之功效。


3
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该穴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气之所在。别名“丹田”。古人称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老子称之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难经·六十六难》集注中杨玄操说:“丹田者,人之根本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府也。”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


常灸此穴,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


4
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


常灸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增强体质治功效。


5
中脘穴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该穴名意指任有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行。


《甲乙经》载:“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亦取章门。”又载:“伤忧思气积,中脘主之。”《玉龙歌》说:“黄疽四肢无力,中脘、足三里。”艾灸中脘穴后能使胃的蠕动增强,幽门开放,提高脾胃功能。


常灸此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之功效。


6
身柱穴


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身柱穴为督脉之脉气所发,接近肺脏,属督脉经,通于脑髓,名为身柱,含有全身之柱之意,它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疔毒,宁神志之功效。


《养生一言草》载:“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等有防治作用。


常灸此穴,有温补元阳,调和气血,祛风退热,清心宁志,降逆止嗽之功效。


7
三阴交穴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三阴交是足三阴经(脾经、肾经、肝经)的交会穴,对肝、脾、肾三脏的疾病有防治作用,具有健脾和胃化湿,疏肝益肾,调经血,主生殖的功能。


《甲乙经》载:足下热胫痛,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外台秘要》集验:灸丈夫梦泄法,灸足内踝上名三阴交二七壮。中医学文献记载,三阴交能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痹痛身重,四肢不举,腹胀肠鸣,漏血不止,月水不止等。


常灸此穴,有温肾固精、益气回阳、理气和血、通调冲任、强身健体之功效。


8
足三里穴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为历代医家所推崇的养生保健要穴。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赖之充养,是生命的根本。


《医说》羹:若要安.三里莫要干。《针灸大成》载:中风预防灸,若有中风先兆时“便宜急企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春交夏时,夏交秋时.俱宜灸.常令二足(足二里)有灸疮为妙。《江间式心身锻炼法》载:“无病长寿法.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寿至二百余岁。”


常灸此穴,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延年益寿的功效。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艾灸常用穴位超多图超详细
艾灸益气行血通经络,唤醒身体自带元神
末伏的机会,女性艾灸6个穴位,温阳行气血,治疗多种妇科病
艾灸入门的8个穴位!全背住了你就是艾灸高手了~
什么是气虚型体质?怎么正确调理气虚型体质?
艾条温和灸让手脚不再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