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产融合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中国农村发展论坛暨新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论坛上,来自全国三农领域的知名专家围绕论坛主题建言献策,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专家的发言。

非常高兴参加南方报业、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农村发展论坛。今天我想讲的主题是三产融合。三产融合是去年开始在媒体上见得比较多的话题。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三产融合怎么理解,谈谈个人的体会。

大家要知道这次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什么起点上来推进的,就是说为什么会有这个事情。这次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实是以过往十多年我国农业农村黄金期为起点的。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是巨大成就,也造成新的问题。2004年以来我国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8%,粮食产量年均增长3.1%、实现“十二连增”,以我们的体量之大,能够实现这三个增长速度难能可贵。但是,随之而来有四个问题浮出了水面。

第一个问题,中国农业国际竞争能力下降。

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到了这个节点,我们农产品竞争力弱的问题得到暴露。在这之前,我们工业化、城镇化的程度没有到这个水平,特别是我们的人工成本没有涨到这个幅度,所以我们资源禀赋不利的问题没有得到暴露。这几年大宗农产品价格之所以普遍倒挂,有一些短期的因素,如汇率变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等,但根本性的因素是我国农产品成本快速上涨,特别是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越来越高。我国农业的人工成本还处在快速上升通道,所以这一个问题会进一步加剧,这是我们这次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

我国工业存在产能过剩,农业不好说产能过剩,但是农业里面产能透支的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我们现在达到的产能中,相当一部分是靠牺牲生态环境、透支未来达到的。这样一部分不健康的产能,在我们这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把它退出来。但是我们要积极培育健康的产能,健康产能增长了,能够接替边际产能的退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才能够得到提高。

第三个问题,供需匹配能力下降。

2004年的粮改,总的取向是市场形成粮食价格,但留了一个小口子,即特殊情况下,国务院可以对重点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后来又冒出一个临时收储价。随着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价的不断上涨,最后就是供过于求,特别是大宗农产品的供需关系受到严重的扭曲,这就是我们的大量产品库存增加的最主要原因。应该说,供需失调背后就是资源错配,资源错配的背后就是政策扭曲。这次的改革,就是要把扭曲的机制纠正过来。

第四个问题,增收支支撑能力下降。

现在来看,农民收入的四个组成部分要维持过去这种增速都有它的难处,很难像过去十多年一样快速增长。希望通过这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农民收入的支撑力量上,能找一点新动能、新动力或者是新的支撑因素。这也是这一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考虑的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该说是从去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来,将近一年的时间,对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央提了很多的要求。特别是今年3月份总书记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的时候明确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今后一个时期就是要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方向,提高农业的效率和竞争力。这是将来农业工作的一个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很多的切入点,但是三产融合应该是这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去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三产融合。落实一号文件这一要求的任务交给了国家发改委。去年他们忙了一年,忙着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文件出台。大家会感到奇怪,为什么去年中央一号文件会冒出一个三产融合来?为什么这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要把三产融合作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因为按照一般的经济学理论,分工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因为只有分工才有效率,我们从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里面知道,生产扣针,一个人完成一件产品的18个工序和18个人分工完成一件产品,效率天壤之别。我们知道这是分工带来的。当然,分工有好处,也有副作用,包括过度分工造成各个部门只关注自己的领域,而忽视整体效率提高。分工越细,交易越多,交易成本越高。

所以我们这次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把三产融合作为一个切入点,其实就是要解决分工和融合发展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到农业的领域,我们现在讲的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但是我们又要注意一下,在全世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间,对这个问题其实是有不同看法的。不同资源禀赋的国家,不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国家,以农业为基础的三产融合其实是给出了不一样的方向。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就没有三产融合的概念,但是欧洲情况比较特殊,欧洲有一些合作社办了加工企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产和二产是融合的。国外也有一些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的案例,但是把三产融合上升到农业战略的高度,只有东亚国家和地区。看看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就会明白,小规模农业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就业占比较大,更在乎这个问题,比新大陆国家以及欧洲国家更加在乎三产融合的问题。

我们要进一步追问了,东亚国家也好,或者我们现在也好,我们现在追求三产融合,它背后到底有一个什么内在的逻辑?不能简单地说,因为日本人搞了“六次产业”,所以我们就搞三产融合。恐怕没有那么简单,这背后有一些深层次的东西需要挖掘。从东亚地区这种资源禀赋出发来看,还是有它的内在联系。作为一种经济形象,作为一种趋势,它背后存在着必然性。

第一个内在逻辑,增加农民就业密度。

我们现在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9%,第一产业占就业的28.3%,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在城乡二元体制还没有完全消除,特别是中国土地集体所有制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很难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提高而相应下降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就算我们即使变为高收入国家,即使我们工业化、城镇化已经成熟了,但是我们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会明显的高于其他国家的比重,跟我们产权制度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农民里面会沉淀相当比重的40、50人员,农民工到了一定年龄之后退出劳动力市场,回到农村,这种劳动力不能有效使用,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非常不利。本身我们人口红利消失的拐点到了,如果我们农业劳动力的有效利用不充分,这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利的。要让他们充分利用起来,要推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但是有相当一部分要留在农业里面,怎么办?我们一定要为这一部分人找一些事情干,让他们的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我们现在在这个发展节点上提出来要大力推进三产融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

第二个内在逻辑,提高产业链竞争力。

2012年以来大宗农产品国内外价格倒挂,我们基础竞争力不够。2001年我们加入WTO的时候,为国内农业设置的边际保护防火墙非常低,我们的农产品平均关税是15%,世界是60%,我们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我们的大米、小麦、玉米、棉花食糖五个产品实行关税配合管理,配额外可以实行高关税,像主粮65%。现在来看,65%的配额外关税还能够把国外的产品挡在边境之外。但是从长远看,未来终究有一天65%的关税不足以抵挡中国和新大陆国家之间的资源禀赋差异。怎么办?我们要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就要想办法提高产业链的竞争力。温氏股份的模式,公司+家庭农场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其实也是在我们生猪产业提高产业链的竞争力非常好的模式。这次推进三产融合,一项工作就是推进产业链整合。

第三个内在逻辑,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我们成本又高,价格又贵,质量还让人不放心,这个问题要不解决,农业前途何在?就这个问题而言,我们这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最后一个窗口期了,如果再解决不好这个问题,中国农业就完蛋了。我们要保障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控制。现在大量加工企业,特别是对质量安全敏感的出口型加工企业,倾向于直接经营种养殖业,实行一产和二产的一体化,从源头保障他产品的安全。三产融合,结为利益共同体,比三产分割,更有利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刚才有人提出,在三产融合中,要让农民有发展空间,工商资本不要流转那么多土地,这个有道理。农业现代化不可能把农民放在一边。有人说,当今中国的畜牧业已经不是农民的畜牧业,而是资本的畜牧业,因为畜牧业发展中,小农退出的趋势非常明显,现在一般农民不再养猪了,养鸡也少了。为什么?都专业化了,变成资本的畜牧业,没有农民的畜牧业,这是比较遗憾的事情。希望温氏股份的模式,就是公司+家庭农场的模式,家庭农场又变成农民的畜牧业。这里面有一个质量保障的问题。在三产融合里面,把农产品质量问题通过纵向一体化来解决。

当然还有其他的角度,来揭示三产融合的内在逻辑。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解决农业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三产融合是很重要的抓手。抓好这一篇文章,对农业存在的问题能够找到一些出路。

逻辑是理论上的逻辑,要变为现实的逻辑,要把逻辑真正成立起来,从认识到措施都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以前有农业产业化,90年代中期到现在农业产业化搞了20年,这次的三产融合和农业产业化有什么不一样?我们认为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这次更加强调融合。以前三产是三个鸡蛋分开煮熟,这次就是要把三个鸡蛋打碎了搅在一起,要煎鸡蛋,就是融合的意思。我们这次提三产融合,出发点是为了解决农民的问题,解决农产品的安全问题。我们这次融合的主体,大家更加关注的是企业,但是我们还是要强调更多关注农民和合作社。休闲农业、观光农业,融合的平台应该更多的是农户,是合作社。建议新兴县在推进三产融合的时候,既要发挥温氏集团这样的大企业的优势,把公司+家庭农场的融合模式进一步发扬光大,也要对以农户或者合作社为平台的三产融合方式给予高度关注。给农民更多机会,才能解决我们这次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为各种具体的融合创造条件,包括资源变股份、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给三产融合提供支撑和保证,让融合真正融合起来,而且真正发挥三产融合在这次这一轮供给侧改革中挑大梁的作用。所以我们对三产融合给予了很高的希望,希望可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希望新兴县把三产融合这篇文章做好,为全国其他地方发展三产融合提供借鉴经验。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叶兴庆:三产融合,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切入点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又该怎么办?
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是破题关键
【独家】争就业,促生产!厉害了,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风云人物:叶兴庆——”三产融合“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三农”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