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沁河古栈道

 
 



沁河

 

沁河为黄河下游的一级支流,位于山西、河南两省境内。发源于山西省平遥县黑城村(一说山西省沁源县西北太岳山东麓的二郎神沟),自北而南,向南经安泽县沁水县阳城县晋城市郊区,切穿太行山,自山西省阳城县的拴驴泉进入济源市紫柏滩 入河南境,在河南沁阳接纳丹河后转向正东,济源县五龙口出山后,流入平原,东流经沁阳县博爱县温县,在武陟县城南方陵村注入黄河。全长4 85     公里。历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就是发生在沁河流域。春秋名少水,西汉始名沁水,也称洎水,近代称沁河。

山西省境内,沁河的主要支流有丹河阳城河端氏河获泽河等。

虹霓河,旧名虹梯河。源出平顺县东寺头乡,流经虹梯关乡,于虹梯关乡和平东峡谷出境入河南林州南谷洞水库。河道全长43 公里。

丹河,是沁河的最大支流,古称丹水,后称丹河。因发源于山西省高平县丹朱岭(玻璃山石堂沟村),故名。自北向南流入河南省博爱县,至沁阳县北金村入沁河。

蟒河,沁河支流。发源于阳城县南指住山麓,流经桑林乡拐庄东南入河南省境,注入沁河。

沁河岸右侧的绝壁上,有一条绵延90 多公里的沁河古栈道也称太行山沁河古栈道)遗址,起点在山西省阳城县境内的沁河右岸拴驴泉一带,终点延伸到济源市五龙口镇。

该河段地处沁河峡谷,山势高峻,在河段石崖上,考古专家发现与河床高低平行,排列有序的多处小方形石孔,是古代沁河栈道横梁插孔。经实地丈量,方孔呈正方形,边长三十厘米,孔深五十厘米,孔距三至四米,有的地方分为上下两排,排间距离约二至五米不等。

在拴驴泉水电站隧道北出口处沁河岸边的石崖上,还有一高零点七米、宽零点六米的摩崖石刻这块摩崖原来凿在石门(隧道)的后墙上,后来因石门的前边和上边坍塌,才裸露出来。其内容是记载人工开凿隧道,上有“正始五年十月二十五日,督治道郎中上党司徒悌、监作吏司徒从采位下,曲阳吴口督将师匠兵徒千余人,通治步道,作偏桥阁,凿开石门一所,高一丈八尺,广九尺,长二丈。”左边三行每行低一字,是落款,分别为“都将木工司马陈留成有”、“部将军司马河东魏通”和“开石门师河内司马羌”。石刻铭文具有汉隶遗风,又有向楷书过渡的特征,应属曹魏时期的作品,很可能是吴某带人修筑古栈道石门时刻录的。

据考证,中国古代建元“正始”者有四,此处石刻上所写“正始五年”只能是三国时期曹魏曹芳之年号,即公元二四四年。那一年,司马懿刚从淮南回到京城洛阳,不大可能跑到济源、山西督修古栈道,何况司马懿被夺兵权是在两年后,二四四年司马懿不太可能就心生谋反之意。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公元二四一年,魏将邓艾曾向司马懿建议“通曹运之道”,以便山西粮运南方,解决对南方东吴的用兵问题。目前,史学界普遍的看法是,修建沁河古栈道是为了解决对南方运兵的粮草问题。

此碑文记载“师匠兵徒千余人”参加了沁河沿岸修栈道、作桥阁,开石门(隧道)。可见当时是一项规模浩大的交通建筑工程。栈道实际上是木桥早期的一种形式,工匠们利用方木横梁间铺上木板便成为栈道。所谓桥阁是在建栈道遇山谷急弯时,在两个山嘴间用木梁勾通,直接搭成阁桥,也称桥阁。该碑文中提到的偏桥阁,其通道有一半建在岩石上,另一半则在偏傍悬空架设横梁而组合起来的桥阁形式。

摩岸碑文中“凿开石门一所,高一丈八尺,广九尺,长二丈”,其规格折为今日的尺寸是:高4.34   米,长4.86    米,宽2.19   米 。与公元六十三年建成的我国历史上所记载最古老的七盘山隧道比较,虽长、宽不及,但高出0.74    米。

拴驴泉隧道与沁河栈道和桥阁在同一水平线上,大体是东西走向。说明此隧道为栈道上的隧道,桥阁为栈道上的桥阁。在距今1750    余年之前,火药还未问世。文献记载工匠们开凿岩洞,是采用火烧水激进行施工。其方法是利用巍巍太行山中丰富的林木,点燃后对岩石煅烧,就地利用河冰趁热浇灌,急热急冷,使岩石爆裂,然后顺岩缝撬开将巨石抛出。

沁河栈道、桥阁和石门(隧道)的建成,对当时太行山深处的交通运输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可以想象,一千多年前的沁河古栈道是何等壮观,栈道分上下两层,上层用来运输粮草,下层用来防止塌陷,或者上下两层都用来粮车通行,只是方向不同。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公元280年,西晋讨伐东吴的战争异常顺利,摧枯拉朽的背后,是强大的后勤实力。“衣冠南渡”之前,中原地区一直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三河地区的农业繁荣造就了军事力量的强大,源源不断的物资运抵南方,使得西晋统一中原的时间表如此短暂。

在距拴驴泉下游沁河东岸山崖腰间,距河床高二三百米处,还有一天然大山洞,最新印制的《晋城市地图》 赫然标明,此洞全称为“司马懿藏兵洞”,这与当地百姓中流传的与三国战事有关的故事等,都成为曹魏修建古栈道的重要佐证。

至今,附近的村名,如拴驴泉、饮马道等,都有一段民间传说,虽显得牵强附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留下了有关太行交通的历史痕迹。

沁河古栈道在济源境内长达36公里,大致可分为马鞍山区、张庄对岸区、司马懿藏兵洞区、和滩区、1号石门区、紫柏滩区等6  个文物保护区,栈道壁孔多达140余处。

一、马鞍山区:栈道遗迹长223.1 米,排列着13层壁孔,壁孔呈方形,高2030 厘 米,宽20 30  厘米,深20 60 厘米,有壁孔73 眼。壁孔西有石龛造像一尊,面目风化不清,衣着宽袖长袍,疑为栈道营造的最高指挥者司马懿造像。

二、张庄对岸区:遗迹主要有壁孔眼,分三层。另有步道长约30 米,宽约米。

三、司马懿藏兵洞区:遗迹仅存邸洞一座,洞口高80 米,宽95 米,主洞深170 米,为栈道上行者中途寄宿与炊食的邸洞。

四、和滩区:有壁孔、柱孔、石门、石门铭等。南段壁孔7眼,其中有一壁孔呈月牙形,这是曹魏时代工匠和兵徒开凿壁孔遗留下来的手扒窝。中段沁河流向呈“  ”字形,栈道壁孔排列有序,长达143 米,壁孔计有62 眼,分两层,壁孔间距在2.5 3.3 米之间。栈道经此要架起一座桥阁,现仅存桥阁的柱孔,呈圆形,直径13 厘米,深30 厘米。北段凿石步道残存长度20 米许,宽度1.3 1.7 米。

五、1号石门区:在石门山东麓的两峰开凿了一条隧道,长5.1 米,宽1.75 米,凿壁如削,距底部4.3 米有壁孔残存眼,可插入横梁。北壁有一方石门铭,高48.5 厘米,宽42 厘米。铭刻汉隶字行,每行11 字,计95 字,每字高厘米,宽3.8 厘米。

铭文笔力遒劲,字体具有汉隶遗风,又有向楷书过渡的特征。石门铭记载开凿石门的确切时间与《三国志.魏书》所载的正始二年司马懿采纳邓艾建议,大积军粮,又通曹运之道,准备用兵吴国的史实相吻合。

六、紫柏滩区遗迹残存栈道壁孔眼,现存三国曹魏正始五年开凿的沁河古栈道,这是洛阳至上党粮道中最浩大的军用交通工程。

上世纪70 年代修建的拴驴泉电站,是沁河上的第一个水电站,也是迄今沁河上发电量最大的水电站。机房与库区之间的隧道是电站的重要通道,也是旅游景区的1200 米的水帘洞。近年来新建的旅游宾馆(晋城市职工疗养院)、游泳池、钢拱桥,还有库区形式的人造瀑布、快艇、铁路桥、车站等,可谓现代文明的亮点。沁河环绕形式的鲤鱼湾、纱帽山,电站库区的月芽岛,岸边山峰上自然形成的睡美人,猴子望月峰等都是大自然赐予人们的天然无雕的景点精品,惟妙惟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晋城石门题记拓本(又名石门关)
褒斜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石门栈道风景区
图说被褒河水库淹没的石门
陕南四日游(一)
2014.09.24 陕西 汉中 石门栈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