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津市,和平区,柳直荀在津活动旧址

“红色印迹”:九霄杨柳

天津学习平台2019-11-13
和平区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这是毛泽东词作《蝶恋花·答李淑一》中广为流传的名句。众所周知,“杨”是指毛泽东夫人杨开慧,而“柳”,则是指其青年时代的挚友、革命烈士柳直荀。

柳直荀烈士遗像。

1927年5月21日,“马日事变”当天,29岁的柳直荀在长沙家中吃过晚饭,告别妻子李淑一和一对儿女,赶到省农民协会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发动数万农民进攻长沙。南昌起义爆发时,柳直荀被编入贺龙部队南下广东。1928年9月,柳直荀根据组织安排赴苏联学习,途经天津时,奉命临时留下担任中共顺直省委秘书长。

柳直荀的结婚照。前排左三为李淑一,左四为柳直荀,左五为柳午亭。 (图片由柳直荀后人提供)

1928年的一天,天津法租界巴黎路(现长春道9号)一栋砖木结构的临街门脸,店名为“华北商店”,货架上摆放着一些古玩。文质彬彬的柳直荀是这家洋行的老板,还有两个地下党员充当伙计。这个秘密地下联络点,负责与共产国际、中共中央的联系,接转党的文件和经费。此处毗邻天津最繁华的地区,又位于海河南岸,地理位置优越,闹中取静。

柳直荀主要负责同第三国际的联络。从1928年9月到1929年9月,柳直荀在天津工作了一年,参加了筹备顺直省委扩大会议,与周恩来、刘少奇、陈潭秋等党的领导人一起研究开展北方的革命斗争。

当时,中共中央印刷厂在津印刷的文件多由柳直荀负责定稿,印刷厂负责人毛泽民等常到古玩店来。柳直荀和毛泽民这对革命战友总是以打麻将牌作为掩护,研究党的工作。

“外公家风很严,规矩立得特别足,舅舅小时候练字不认真,冬天大雪时被罚跪在院子里。”2019年10月31日,柳直荀的外甥女骆霞在接受采访时说,外公柳午亭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育有9个孩子,柳午亭喜欢安静,将房屋盖在了偏僻的山冲里,柳直荀从小接触老家的穷苦百姓,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境遇有极深的认识与同情。作为家里的长子,他自幼便得到父亲严格系统的教育。1912年,柳直荀考入长沙广益中学,寄居在世伯杨昌济家,后考入雅礼大学预科,其间结识了毛泽东,开始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外公其实是希望舅舅当医生或老师的,但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革命道路。”骆霞说。1924年2月,柳直荀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周边人会讲,你们家的大儿子读了这么多书,一点也没有为家里作贡献,还欠了那么多钱……”骆霞说,那时候为了革命事业,营救革命党人,舅舅经常从家里拿钱出去,有时还会瞒着家人把家里的稻谷卖掉换钱,甚至曾向财主借了400块大洋的高利贷。当时在市区打工一个月不过收入两三块大洋,一块大洋可买100个肉包子,而这笔高利贷,还到了3800块还未还清,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柳家才在政府的帮助下还清。

“这张瓜皮帽的照片是舅舅化装成商人搞地下工作时拍的,和他本人形象有很大的差距。”骆霞指着一张柳直荀的老照片说,柳直荀相貌英俊,当年得到不少年轻女性的倾慕,李淑一在婚后也曾问过柳直荀为什么选择她,柳直荀答,“你既有新知又有旧识,家庭和孩子交给你,我安心。”柳直荀的言外之意是,妻子李淑一理解支持他革命,如果有一天他牺牲了,也会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1927年的一个春日,柳直荀为妻子和刚出世的儿子找到一处合适的新居,安顿下来后,因为革命工作远走他乡。这一走,李淑一就再也没见到他,连牺牲的准确讯息都是在快30年后才收到。但忠诚、正直的柳直荀,让李淑一怀念了一辈子。

1930年4月,柳直荀受命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工作。他与贺龙、段德昌等同志率部队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围攻,在此期间,党内和根据地内“左”的错误方针和政策发展起来,柳直荀因坚决反对,于1932年春夏间被撤销了党和红军的领导职务。1932年9月,34岁的柳直荀不幸蒙难,临刑前,当行刑者问柳直荀想留下什么话时,他只说了一句:“请把我的问题搞清楚之后,再把我的死讯告诉我的妻子,告诉她我是一个正直的共产党员!”这催人泪下的遗言,饱含着他对妻子的无限深情和对党至死不渝的忠诚。1945年4月,中共中央给柳直荀平反昭雪,追认为革命烈士。

小资料

柳直荀在津活动旧址

柳直荀在津活动旧址位于和平区长春道9号。为掩护工作开展,柳直荀在此开办了一家名为“华北商店”的小古董店,同时担负着筹集党的活动经费任务。(天津日报记者万力闻)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单位:天津日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59年毛主席与李淑一的珍贵合影
【左岸风文学】 李良平 | 去看柳直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天津市
天津这些好吃的津菜馆子,你吃过几家?
李淑一:24岁成婚,32岁丧夫,建国后才知丈夫牺牲,独自活到96岁|柳直荀|李淑一|何叔衡
1959年,杨开慧闺蜜李淑一给毛主席写信想上天安门观礼,结果如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