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灞柳依依》
订阅
作者:李谷鹏

灞河风景

生活在灞河两岸,和灞柳做了好多年邻居,每天上下班都打招呼,早晨送我上班,下午迎我下班,寒来暑往,年复一年,似乎有着某种缘分。

关中八景之一的灞柳风雪一直以来是文人墨客笔下钟爱之物。“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好风倘借低枝便,莫遣清丝扫路尘。”

《西安府志》描述“灞桥两岸、筑堤五里,载柳万株,游人肩摩毂击,为长安之壮观。”又因灞河横贯,风物宜人,植柳造景,渐成风气。暮春时分,风吹柳絮,漫天飞舞,宛如雪花。唐朝在此建有“灞亭”,都人送客至此,折柳送别,就有“年年送别,灞桥风雪”的诗句。灞柳风雪由此成为关中八景之一。

灞柳兴盛于周秦汉唐,宫室御道多植柳,韩愈曾有诗云“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可见当时繁华。到宋朝,由于京城东迁,“灞柳”也随之萧条,宋代词人柳永《少年游》“参差烟树霸陵柳,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一词描述便是见证。到元代,灞柳渐渐恢复生机,明清时,古灞桥虽已残破,但灞柳之姿已成气候,清河东监使朱集义在其《关中八景(诗画)》中描述“古桥石板半倾欹,柳色青青近扫眉。浅水平沙深客恨,轻盈飞絮欲题诗。”到今天,灞河两岸依然多植柳树,阳春三月,柳絮纷飞,四方游客接踵而至。

千年传承,灞柳就像是饱经风霜的家族,深沉、睿智。虽然历经沉浮,终究屹立不倒,是见证者,更是守护者。

一朝又一朝的演变,一代又一代的轮回,灞柳经历着繁华与沧桑。物是人非,唯有灞柳风姿依旧,一起流传的还有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和文人情怀,难怪李白会发出“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千古一叹。柳还是柳,已经不再热衷于花落谁家,只是漫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时间的卷轴如果能展现从前,灞桥上应该聚满了送别的人,依依惜别的场景,如今天离别的车站,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如果尝一尝,灞河的水或许是咸的,饱含着多少伤别的眼泪,灞河的水经久不断,或许蕴含着无尽的思念才会源远流长。很难想象当时的人们对灞桥驿的感觉,是伤心的断肠地,还是重逢的伊甸园,但从灞岸多植柳的传承来看,更多的应该是期待,杨柳依依,随风摇摆,像是挥舞着手臂,盼望天涯游子早日归来。

每当傍晚走在灞河两岸,阵阵晚风浮动杨柳,似乎在唱“式微,式微,胡不归”,凄婉哀啭,脉脉含情。灞桥驿早已不复存在,折柳送别已经成了遥远的故事。信息和交通发达便利的今天,距离已经不是问题,只是不知还有多少人有此情怀,把一杯酒,弹一首琵琶小曲“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怀念远在天涯的知己、朋友。在某个午夜时分,梦中惊醒的刹那,伤感得泪流满面。远在异乡的人儿,是否知道,灞桥期待故人归,即使寒夜,无酒,无茶,只有灞柳依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水四色
灞柳风雪
【长安万年】之二百九拾三:灞柳风雪,唐朝长安人是如何送别亲友的?
长安
陕西关中八景你都知道吗-手机新浪网
关中八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