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秦文学】陕北,陕北

延安学习平台

2020-07-27

作者: 惠雁

陕北,在陕北人眼里,那是一块辽阔、厚实、温暖、蕴藏丰富的土地。

陕北,在一位来自湖南的诗人眼里,这是一片诗意雄奇,银蛇舞,蜡象驰,敢与天公试比高的腾飞中兴之地。

黄河流至高原深处,造化神奇,果断地来了直角转弯。是水流激荡冲开了高原,还是高原裂变撕开了峡谷,为洪流让出一条路,滔滔黄河在犬牙齿互的秦晋大峡谷间宛转奔流,西为秦,东为晋。峡谷陡崖峭壁之上的黄河西岸,正是陕北。

陕北,在陕之北。南北纵贯600余公里,总面积9200多平方公里。今属延安、榆林两市25县区。

从西安往北,出关中平原,过了铜川,高原丘陵显现,远处山线起伏,笼盖四野的蓝天似有了支撑,顿显高远。若登上高处,只见群山连绵,山势逶迤,千山一发、重重叠叠、莽莽苍苍推至天边。数百年来,千里梁峁一色苍黄,沟沟岔岔天雨冲就。稀疏草木,久耐干旱,低伏于梁,当风于野。高原一派山穷树瘦,苍凉悲壮。

或有大雪飘飘之际,一片银装素裹,山势高低起伏,银蛇舞,蜡象驰。北国风光,壮美辽阔。

曾有清光绪年间有靖边知县王沛棻写道:万里遨游,百日山河无尽头,山秃穷而陡,水恶虎狼吼。四月柳絮抽,山川无锦绣,狂风骤起哪辨昏与昼。

而今,每到夏秋之际,陕北山川染翠,绿林茂密。因山势高低、光线明暗,深绿浅绿错落交织,绿得起腻,仿佛急待秋风一扫,层林尽染,色彩斑澜。

20年坚持退耕还林草,人有恒持续栽植,木有情年年生发,延安大地由黄变绿。榆林敢于在寸草不生的流沙地植树种草,境内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有效治理,荒山秃岭幻化为绿满山川。陕西绿色版图神奇地向北推移400公里。

流沙上植树,山坡上种果。今日陕北人,实干有豪情,敢叫苍黄大地回春。陕北高原秀发披拂,天蓝水清焕发青春样貌,扬沙天气减少,降雨相对增加,天气因地理而变,气候宜人,可比江南。

陕北高原亘古苍茫,昔时漠风猎猎,沟壑纵横的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从来不缺文明的痕迹。不必说战国时陕北为秦国上郡,秦国长公子扶苏就葬于今天的绥德,又有战国时期名将吴起曾在今天的吴起县驻兵戍边。东晋时南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统万城遗址就在榆林靖边县城北。更有人文始祖黄帝葬于桥山,中华文明曾聚集于此,中华文化再于此出发。近年里榆林市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发现的石峁遗址,延安市宝塔区碾庄乡发现的芦山峁遗址,皆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正与黄帝活动的时间大体相当。

贫瘠荒凉、偏僻阻隔的大地上,一线人文痕迹如电流一般延续,且时有登峰造极之处。那些大山皱折间,孤野村落里,不时就会出现一些惊动尘世的大人物,叫人惊奇这般教化遗漏的地方竟会有文明的奇迹出现。

或研究经典,传承文化、教化人心,竟有一种主张点醒众生;或著书立说,书写平凡的世界里的壮美人生,宏篇巨作传遍天下。文明就在他们这里传承,是他们举起火把,照亮了亘古苍凉暗哑的黄土地。

或有举旗起兵,竟一时定都北平,国号大顺。陕北延安、榆林25县,以人物命名的县就有好几个:子洲、子长,吴起,志丹。分别纪念这些一时英雄豪杰。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一批伟人路过陕北,厉兵秣马十三年,转战穿行陕北一年整,然后东渡黄河,回首别陕北。天安门城楼上一挥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其间一位伟人站在陕北清涧袁家沟的一片高地,目游天外,俯视陕北,写下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雄奇篇章。

陕北高原正是这样的一片藏潜之地。巨大皱折里积蓄着巨大潜能、最大可能性的伸展。

黄河千里蜿蜒,到晋陕峡谷宜川壶口段,四百多米宽的水面突然收束,骤然间跌下数十米悬崖,浊浪狂卷,水声怒吼,千军万马奔腾,直冲十里龙槽。其势正仿佛这里的民众面对贫瘠、干旱,面对命运、境遇不公时的抗争奋发精神。揭竿而起,千里征战,万里追风;敢于黄沙滩上植树,百米深处取水,改天换地,舍我其谁。

又有秦直道,仿佛如秦始皇手中的一柄长剑,由咸阳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今淳化县梁武帝村),直指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孟家湾村),其间纵贯陕北,梁峁之上铺开了最早的高速公路。今天,从西安到榆林神木,正有更多的高速公路、动车路线穿山而过,恍若仙人伸手两端,将一缕群山扯直。

千年里,陕北高原雨水少,植被稀,物产有限,食材单调,物华天宝,似是无缘。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陕北北部几个县区突然发现了石油,煤炭,天然气,且积存量大,神木、靖边,定边、吴起等地一时成为能源之地,富庶一方,为天下所知。

又有枣树千年虬曲坚韧,扎根于沿黄河岸边干旱的梁峁,闻涛而暗长,浸雾而滋生,结出陕北大红枣,肉质厚实而质地胶甜。

近十余年里,延安各地在洛川苹果声名渐起之际,大规模栽植山地苹果,延安苹果声播全国,远销海内外。榆林市各类经济林面积达400万亩,昔时荒凉山峁,如今处处花果山。

其余荞麦、土豆,玉米、花椒也各有所产,或大片种植机械化种植,供应四方,或一方特产年代久远,热热闹闹、成堆成袋丰富着当地农贸市场。羊子、黄牛时时成群,岁岁装点餐桌。

河湾里蜷曲着一个个村庄,阳坡下布排开一座座院落,一代代在这里生息。多数人忙碌一生,只在吃穿、延续后代两件事上费功夫;辛劳一世,多在无奈里度过。于是生长出一种性情,知足而乐,满足于寻常生活,享受生儿育女,一餐一饭细小的美好,达成了一种与天地妥协、顺乎自然的道家风范。是小妥协,也是大智慧。

民众劳作之余,又以秧歌、剪纸,唢呐、民歌、说书等抒发余情,娱乐闲暇。这些流传数千年的艺术多为心口相传,于耳濡目染中延续。一方水土滋养一种艺术形式,唢呐冲天一吼,是吹响冲锋的号角,是叫醒群山,是刺破蓝天的寂寥,是反抗寻常卑微里的一声长啸。

秧歌是最为普遍的众生之舞,若于夏秋之际驱车从210国道而上,逢城便闻锣鼓唢呐声,凡广场皆见起舞者。或执彩扇,或假扮划桨人,扭腰耸肩,脚下生风,眉眼里神彩,身段里阿娜,众生和着节拍自由挥洒,欣然起舞。这一舞蹈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有延安甘泉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为证。秧歌很能体现陕北人的性格特征,自由奔放,率性坦然,矫健乐观。

群山静默,城市生动。散落高原的大小城市和乡村里,有扭秧歌的人群,更有为追求富裕美好生活而奔忙的人群,他们是这高原的灵魂。

高原英姿发,挥洒新篇章。生态改善,民众安康,生生不息的民众,将在这陕北高原书写更加瑰丽、宏大的传奇。

那时,将是更为壮美的陕北新颜。

 
 
作者单位:延安市融媒体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不得不看的陕北民间艺术
读行天下,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三):陕北,黄土地的馈赠
年味大搜集,玩转全国看社火——2014全国特色春节民俗活动大盘点
《春节序曲》赏析
散文风尚|杨晓升:黄土高原,刮目相看说榆林
陕北大秧歌突然扭一扭就到了银川咧!(多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