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俑坑霉菌的产生与防治
【秦俑百问微讲堂】秦俑坑霉菌的产生与防治
陕西学习平台
2021-04-07
订阅
二号坑霉菌滋生情况。
秦兵马俑三个坑内都有不同程度的霉菌产生,尤其是当年处于发掘中的二号坑,坑内霉菌问题相当严重。俑坑内生长的霉菌和代谢物,如不进行治理,必然会对坑的土遗址、尚未清理的陶俑、各类文物遗迹及坑内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那么,俑坑内为什么会产生霉菌呢?霉菌的产生有许多的相关条件,如空气的温湿度,载体的物质成分,观众人数等,都是霉菌生长的原因。研究表明,温度在20℃—35℃,相对湿度在75%以上的环境下,都会使霉菌的繁殖速度加快。在春夏、夏秋交替之际,秦兵马俑坑内温度基本都高于20℃,考古发掘区域相对湿度大体都在80%以上。加之,俑坑内落尘的有机质、空气中大量的微生物及观众人数增多带来的衍生物,这些都给霉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成为了俑坑防霉工作的难点。
为解决这一难题,秦俑文物保护团体自1990年起,便开始了秦俑遗址及相关文物的防霉害课题研究。2000年9月与比利时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并于2001年建成了全国文物系统唯一的高水平的防微生物危害实验室。“秦俑遗址及相关文物的防霉保护技术研究”于2005年获得国家文物局科技创新二等奖,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于多处考古工地遗址防霉。
文物遗址现场采用的防霉技术主要有四种。第一,采用无菌塑料薄膜覆盖法:就是在刚开挖出的土壤上覆盖塑料薄膜,以阻隔空气和空气中微生物孢子的进入,防止霉菌的生长。第二,通风法:如果因为发掘进度缓慢,不适用采用第一种方法,可选择使用大型通风机使现场空气快速流动,阻止霉菌的生长。第三,紫外灯照射法:其做法是采用局部定点紫外灯照射,用以防止因遗址局部过分湿润所造成的土壤发霉。第四,化学防霉剂法:秦俑坑土壤及大气微生物类群调查统计显示,青霉、曲霉、根霉、头孢霉,占俑坑产生霉菌区域微生物种类的70%以上。用生物抑菌圈实验法筛选出的四种复配防霉剂,使用后取得了良好的抑杀霉菌的效果。
以上几种方法的配合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秦俑土遗址及相关文物防霉保护问题。同时,专家们还建立了遗址区微环境监测系统,对温湿度、空气质量及微生物进行监测与定期巡查,为土遗址与其他的文物免受长期霉菌病害奠定了基础。最终营造出适宜文物存放展示的科学环境,为保护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作出我们的努力!
作者单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陵秦俑考古工作纪实)
秦俑考古发掘与科技保护40年来成果辉煌
对秦俑第三次发掘的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上):自驾陕西(18)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解说词
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 (绝品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