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走红色汕尾】浩气长存激石溪

细雨朦胧。

激石溪革命根据地先烈纪念园笼罩在一片云雾当中,青山悠悠,云海茫茫,四周只剩清脆的鸟鸣,一切都是肃穆的寂静。


激石溪革命根据地先烈纪念园位于陆河县新田镇西北端激石溪革命老区境 内,现在的激石溪村和湖坑村在当年被统称为“碣石溪乡”。这里是中国工农革命时期中国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海陆丰苏维埃革命政权的后方根据地。纪念园位于群山环抱 的金龟山上,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有革命烈士纪念碑、杨其珊雕像、 革命英雄浮雕、景英亭、红军亭、烈士陵园、宣誓碑、英雄石雕、“浩气长存”牌坊等设施。大门处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刻有广州军区原政治委员 杨德清上将题写的“激石溪革命根据地先烈纪念园”大字。

走进“浩气长存”牌坊,两边立着海陆丰革命先烈的塑像,注视着踏入园区的人们。沿着299个台阶而上,大约三人宽的阶梯两侧有着密集的绿色植被,还有些黄色、粉色的花瓣,一路往上走,空气清新,不觉有些心旷神怡。半山腰建有广州军区原副司令员欧金谷中将题字的“景英亭”,再往上走就到达最高处的革命烈士纪念碑。


纪念碑矗立在海拔926米的山顶,碑高11.8米,写有“革命英烈永垂不朽”大字,碑下放着一排游客敬献的鲜花,纪念碑前还有杨其珊半身花岗岩雕像。


激石溪是海陆丰农民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922年夏,海陆丰农民运动兴起后,彭湃的亲密战友、得力助手杨其珊回到故乡新田宣传农民运动。杨其珊祖籍陆河县新田镇参城村,是海陆丰农民运动领导人之一,参与领导了海陆丰三次武装起义,在激石溪坚持了六年的游击斗争。他于1923年1月任海丰县农会会长、1927年5月初当选中共第五届委员,1930年12月当选海陆紫苏维埃主席团成员。他与中共东江特委主席团成员范照南等人一起,以激石溪山区为依托,在新田一带发动农民革命运动。

1923年2月,参城、激石溪、仙草径等村农会先后成立。1925年4月新田区农会成立,范照南任区农会委员长,萧河源等任执行委员会委员。1925年10月,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率师抵新田,并与范照南等农会领导人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农会情况,勉励他们做好农运工作。1933年9月,杨其珊在激石溪被叛徒叛变后杀害,时年62岁。


1925年激石溪农军建立后,在区农会的领导下,激石溪农军参加多次战斗,为革命战争作了巨大的贡献。大革命前激石溪有2600多人,大革命失败后仅存600多人。现园区的烈士陵园有700多个烈士的墓碑,每年清明等日子,烈士后人等都会到此缅怀先辈,敬献花篮。


2009年,为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陆河县筹资兴建激石溪革命根据地先烈纪念园,现已成为广东省干部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广东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广东省第八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汕尾市党员教育基地、汕尾市国防教育基地、陆河县爱国主义现场教学基地、陆河县党员教育基地等,每年都有大批党员干部、学生游客到此缅怀先烈的风采,学习革命精神。

记者 赖琳琳/文 施辰亮/摄 陈茂辛/摄、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通知 | 陆河要上央视了...
为了那方灼热的红土地 ——陆丰市老区促进会的初心和奉献
英雄花开缅先烈
汕尾红色故事 | 与敌人同归于尽的颜严烈士
陆河县八镇
“奔向海陆丰”的由来,曾入选全国中学语文课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