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圆通庵探轶

圆通庵探轶

 

                                                                            陈宝荣/图文

   

   宋代海丰,人丁稀少,幅员辽阔,设立了八个相当于乡镇级行政建制的“都”,后来随着人口的增长而不断分割区域。

   明嘉靖三年(1524年),海丰析龙溪都六图之地为惠来县,范围包括今之后溪、大坪、船埔、高埔、梅林、云落;明嘉靖四十六年(1618年)后溪与大坪划归海丰县吉康都;清雍正九年(1731年)海丰县析坊廓、石帆、吉康三都为陆丰县,后溪及大坪属石帆都。1950年,陆丰县后溪和大坪,以及惠来县船埔、高埔、梅林、云落等乡镇计500多个自然村划给普宁县管辖至今。1988年,海陆丰成立了汕尾市,同时从陆丰县析出原吉康都的大部分区域成立陆河新县。

   国庆期间,我与宇航跨过陆河抵达普宁县境,寻访了海丰故域:粤东胜迹圆通庵。从海丰沿335省道向北越过平东镇进入陆河县境,过河田从马路村进入村道,经上罗角、蓝田、梅树下、大溪、龙江硿、石塔、郭公田、湖洋尾等颇有畲徭及客家特色的古吉康村庄,在三望岭附近遥望凤凰嶂抵达普宁县境。

   在凤凰嶂下,我们顺着榕江之源走着,涓涓泉水在洁净的坑涧中如山妹不断闪现,诡谲欢笑,往东南投向潮汕平原母亲的怀抱,做着浩瀚的梦。已经跨县,我们在窄坡仔分叉路口由北往南,沿352乡道去探访后溪圣迹圆通庵。


   水泥路千转百回,一路山坡秃枝箫瑟,知是仲秋梅林,有雪白的灵魂向上挣扎,倚寒霜使命,苦待月下芬芳。勿容停顿,绕过和安洞及下庵仔到达圆明村,爬上村东百十米的山坡滑下垭窝,圆通庵如沧桑老者与我们惊愕相遇,转而亲切。时已中午,驻庵七十多岁的陈氏婆招呼我们吃斋。

   餐后,我们徜徉在大殿内外,崇仰之情随着清新的山岚升腾。庵宇坐落在圆潭山腰,坐东北向西南朝向,落山虎式的主殿与两侧的三层附楼呼应,建筑规模很是适中。圆潭山之后,有泉湖清幽,峰峦映翠,泉水来处为普宁第一高峰峨眉嶂。

   有说宋代海丰县令陈光(即陈原父)裔孙陈梅峰携眷到龙溪都岐石乡肇基,开拓田地至峨眉嶂下之圆潭山山谷,并在海丰县署立下税契,依例先入为主。由是陈梅峰喜勘與术,观居中峦埠为九龙之首之“龙脐”,预备留作逝后之墓地。一天晚上,他梦见观音菩萨,告知这个地方为慈悲娘娘驻庵之福地,并指点他另在溪沙“真武踏龟”之穴位立墓。故此,陈梅峰创建了圆潭仔庵,奉祀慈悲娘娘并世代相习。每年正月,惠来县歧石乡陈氏后人都要到这里迎请慈悲娘娘的金身回乡巡游,成为当地民俗大观矣。     

 


   又传圆通庵肇于前人追龙寻穴。从前,有陈、胡两姓主公为祖宗寻找归葬之地,地师不约而同地点中此穴。陈姓先于此埋上一枚铜钱为记,稍后胡姓也取铜针钉入这处地土为记。到了吉日良时,两姓人马一齐来开工,均言此地是其所占,并有印记。挖土查验,发现铜针刚好钉在铜钱眼中。两姓人家争执起来互不相让,诉之官司,惊动朝廷,皇帝慕名派人实地查证。月余,官方考察后十分震撼,认为这方风水宝地做墓穴日后必出达官贵人,甚至天子。于是皇帝降旨,此地适宜修建庵寺,不得修祖;并裁定陈姓为山主,胡姓为施主。

   丰峦秀嶂,自古孕育名地,传说显然有些夸张,但文物印证了歧石乡陈氏建庵的部分史实。庵中保存的清代石碑有十余通,有的碑文很明确地称呼陈姓为山主,胡姓为施主。而且,庵堂正殿左右两侧各立有“山主陈公之位”及“施主胡公之位”的牌位。

   在明嘉靖四十六年《建圆通庵记》、康熙五十九年《檀越和尚创田记》和乾隆四十三年《歧石陈氏粮庵碑》的碑文中发现,“圆潭仔庵”改建为“圆通庵”的时间为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主事者为上述传说中庵宇创建者陈梅峰之五世孙陈元谦(字中扬)。当年,元谦离任江西萍乡知县回到家乡,在一次梅峰公忌辰中听到庵宇变得卑陋之说,心生慈悲,随后到达庵中夜宿,与僧人商议改建,僧告之昨晚梦见山顶湖滨有群鹿卧眠之情景。次日,两人一起登山远眺,果应其验,认为此地是“鹿眠湖”也,遂出资由僧人把旧庵迁之东侧百米之处,择当年八月十五日兴工,以本山之梁栋美材为建筑原料,几月功成,新庵取清净无滞之义,曰“圆通庵”。隆庆年间,有陈元谦从侄陈雪坡(明嘉靖四十四年任巨野县令)致仕回乡经过此地,听说堂叔的义举,自己也做点善事,把山下田地拨给庵堂作礼佛饭僧之费。   

   清初,康熙帝励精图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急剧膨胀,进入海丰的移民大为增加。雍正九年,海丰县东部析出陆丰县,后溪及大坪划入石帆都。随着落居周边峒谷溪涧的南下客人逐步增多,圆通庵在世俗香火不断地熏陶下,遂成一座释道融汇精神灯塔,照耀四乡六里。今天,在诸多反映香灯及僧田的清代碑铭和敬献器皿中,我们看到杂姓聚居的景象以及后溪乡钟氏望族的影响。有碑云:“斯时外观,高山耸翠,上山云霄,远水细流,下舒碧涧;内视显佛,应求神灵保佑,人咸道为小西天云。”圆通庵湖光山色,规模壮丽之旧象在岁月深处熠熠生辉。

   然而,由于地处僻远,圆通庵也曾发生了僧人乱戒蔑法的事件。清乾隆四十三年戊戌岁(1778年),庵内僧人德济,游僧益善及小沙弥乘机恃武串党,倾坏山门,做出了淫猥妇女,欺压乡邻之恶行。岐石乡庵主接报后议定由武贡生陈敦隆,武教头陈宗能带队进庵智取。

   有日,益善与小沙弥下山放纵,敦隆与宗能乔装香客晋庵,德济接待无疑,敦隆突然抄起香炉扬灰伤及其眼,当即被岐石勇士拿下。随后,益善及小沙弥也被设局捆绑,一并押送陆丰县衙审判,驱逐出庵,县令李光万(山西太原府平定州进士,乾隆四十二年四月至四十四年六月任)立碑示禁,且断明以后若要传承庵堂主持僧人,必须经过岐石乡庵主立帖备案,以杜弊端。随后,圆通庵延请禅师瑞盛为主持,瑞勉为副,并刻《歧石陈氏粮庵碑》镶嵌庵壁,重振山门,相安两百余载了。

   岁月如歌,历史如戏,圆通庵亦似舞台,许许多多的畲客人或福佬人在这里造访、礼佛兼拜神,来了又去,一幕又一幕,直至文化大革命的风雨,才把这个舞台吹打得破烂不堪。1980年,在歧石陈梅峰后裔港商陈权记的捐助下,在僧人释能霄的主持下,委托十三人董事重建圆通庵,保留了先前的柱石、地板、香炉、石碑等一批文物。1990年,少时入庵的弟子释仁修接任衣钵,把其经营成为闻名粤东的佛教胜地。

   采访午后,凉风吹过檐棂,柱香弥散,抚摸斑驳的青石碑,意识紧随碑后的时空隧道走去。顺着石径小道,半山有荫兰亭旧迹,明朝的海丰县令曾经来过,打从东麓平洋村而去……



  (在普宁那边,由于执笔者欠缺考证,把圆通庵相关的历史资料写错许多,以讹传讹。特此,我按田野调查资料及拍摄的碑文做了探索,对照县志与族谱写作这篇文章,以视正听。诚盼有关人士提出商榷意见。本人电话号码1380979909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潮州地名由来、传说
山水普宁之风光旖旎鮜溪乡
上世纪50、60年代的汕头地区行政区划
❤广东汕尾市(海丰、陆丰)叶氏迁徙史
潮州府
说说潮阳区的来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