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这里,人人都是香菇“技术员”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与岗位科学家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十二个成员下乡走访了随州市随县三里岗镇内菇农的香菇种植情况以及对相关人才下乡扶持的建议。

暑期社会实践组十二个人分成两组分别走访了吉祥寺村和土门村菇农香菇种植的情况。

采访菇农

三里岗镇种蘑菇的人家几乎人人都是“技术员”

随州香菇产业始于1978年,当时的华中农业大学杨新美教授走访多地,终于找到了具有非常适合生产花菇的气候的随州三里岗镇,开始在当地当推广香菇种植技术。从此,三里岗就和香菇结下了不解之缘。

花菇

香菇种植一般多用椴木和西南桦一般的阔叶树木材,这里的农户多用栎木和椴木碎屑压制成菌棒种植香菇,木材多靠买进,靠山的农户也可以选择性在山上采集。种植木耳的农户偏少,木耳所用的木材不需要粉碎。据了解,一个粉碎木材的工程队十来号人粉碎十立方米的木材需要一个小时时间,农工利用粉碎机粉碎玩一批需要休息几分钟,给机器换个刀片。在这样三十多度的热天,附近二十多户人家的木材处理完需要三天时间。

木屑用机器装袋后要高温蒸汽机灭菌,一批菌棒要六十个小时连约续高温蒸汽不间断熏蒸,这样的每家每户都有。8月初就可以开始装袋,一年只需绞一次木屑,春栽和秋栽都是下半年出香菇,春栽周期长,秋栽周期短。

我们采访了其中一名菇农,当我们问到是否需要排遣技术员前来指导种植时,他笑称:“在三里岗,几乎所有菇农都能当技术员,我们还经常到别的地方给别人作指导呢。”

部分菇农的收入状况不容乐观

据采访,依靠自家种植售卖的菇农们家里的经济状况较差,年轻一辈一般出去打工,香菇靠家里的老人种植,母种在香菇公司购买,往往是大家买什么,自家就跟着买什么,由于种植过程中缺乏植物保护的知识,缺乏相关人员的指导,再加上种植条件达不到最佳,导致菌棒易沾染杂菌,时机不当导致施药也没有多大用处,被污染的菌棒最终被烧掉。因为以上原因,导致普通菇农每年香菇收成不高,家里赚不到多少钱,年轻一辈的大多会出门打工。

虽然每年香菇会有一定的波动,但菇农们种植香菇的规模不会随着价格的变化而扩大或者缩小。一家5口人种八个棚,一年收入一千袋,成本四块到五块一个菌棒,收成好的时候净赚一万块钱,除了香菇,还会种点地,一家5个人种了3.6亩水稻田。“下半年你们再来采访,那就好看多了,到时候把香菇提一袋走”,菇农支先生说道,“叔叔说话算话”,大家也都沉浸在欢声笑语中。支先生表达了他对研究或者政府部门管理香菇产业的建议:市面上买的农药大多没有太多作用,而好的农药又多数是国外进口的,对国内作物可能毒害很大,如果能改善国内农药药性就好了,能有除了农药之外的防治就更好了。

微信公众号:sncy12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种香菇,技术员和专家的话你们信吗?
磐安县食用菌产业走出新路子
一夜赔掉20万元之后
【小鑫唠农资】菇农们快看看!如何识别香菇菌棒已经烧袋了!
菌棒不断往外出口,菇农就要无路可走!
当前食用菌市场前景.食用菌销售渠道销售难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