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7支付案件大总结,一定会让你有所启发

有人戏言“支付行业水深,入行需谨慎”,在过去的2017年支行行业的确发生了诸多件因盗刷、套现、系统漏洞等引起的法律案件。

而这些案件的背后也折射出行业存在的乱象以及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盘点了支付行业过去一年的8大案件。

1、全国首例“花呗套现”非法经营案宣判,套现者获刑两年半

案例:

90后杜某与同伙在电商平台通过虚假交易的方式为他人套现,以收取一定比例手续费的方式牟利。短短3天的时间,杜某从“花呗”套现共计470余万元,从中收取手续费共计40余万元。最终因“非法经营罪”,一审被判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三万元。

点评: 

这是全国首例因利用“花呗”进行非法套现而入刑的案件。“花呗”作为一款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贷产品,生而具有互联网的虚拟色彩,不具备磁条卡或芯片卡等实物载体。但从根本上讲,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利用“花呗”通过虚假交易套现,实质上仍是一种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的资金支付结算行为。

2、利用平安付漏洞获利上千万,用户被判11年

案例:

一次偶然的充值让叶某无意间发现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付移动支付客户端“壹钱包”存在漏洞,即银行卡的钱被退回来,但“壹钱包”花漾卡却显示充值成功。于是在平安修补漏洞的8天时间里,叶某重复350余次“充值”操作,使卡里的钱增加了1125万元。去年9月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叶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50万元,责令退赔平安付公司200多万元。

点评:

支付公司系统安全存在漏洞到底是否需要公民买单?这一次叶某通过以身试法给出了答案。漏洞归漏洞,违法是违法,以身试法必将付出代价。

3、全国首例“云闪付”ATM取款盗刷案宣判,银行全赔

 案例:

居住在南京的李某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卡里的钱在6分钟内被人从外地取款三次,共计1万4千余元。随后的调查显示,嫌疑人是通过“云闪付”的功能进行了取款,而相关信息的泄露与李某此前办理购房手续申请贷款有关。法院认为,李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开通“云闪付”业务,只能说明银行交易系统在防伪技术及安全保障上存在缺陷,应赔偿李某的损失。

 点评:

在银联大力推广“云闪付”的当下,全国首例“云闪付”ATM取款盗刷案的宣判备受关注。银行作为发卡单位及相关技术、设备的提供者,不仅有义务保障持卡人卡内的资金安全,更应当具备足够的实力和相应的制度进行风险预测和预防。

4、利用POS机的“预授权”功能套现1个亿,银行和支付公司都担责

案例:

广东南粤银行广州分行此前曾和收单外包服务机构汇联支付签订合作协议。包括“品然店”等15家商户安装了南粤银行的POS机。犯罪分子刘某等人正是利用POS机进行未发生实际货物交割的“预授权交易”,非法套取信用卡卡内资金。仅在一年的时间里,刘某等人套现1亿多元人民币。

法院认为,南粤银行广州分行和汇联支付存在对商户审查、监控不到位,根据《银行卡收单业务外包管理》等法规,汇联支付应向南粤银行承担其发卡行或持卡人承担的相应责任和损失赔偿。然而交易损失也与南粤银行放弃日常审核义务及存在风险管理漏洞有所联。最终,相关的赔偿金额由南粤银行和汇联支付共同承担。

点评:

犯罪分子利用银联设计的“超限”功能,即通过预授权信用卡最高能刷可交易额度的115%,与部分支持预授权类交易的特约商户勾结,合谋套取发卡银行额外信用额度。

5、商户刷单骗支付宝补贴被判刑,支付宝又赢了

案例:

去年初,温州某水果卖场员工魏某无意间发现,每天中午12时通过支付宝付款可以“满100元立减30元”,每天下午18时可以“满200元立减100元”。于是,魏某开始用自己和身边朋友的支付宝刷空单,获取支付宝的补贴,随后多家店铺老板、员工也开始参与刷空单。不久,支付宝后台数据监测到异常,遂进行报案。截至案发,魏某等人采取虚构交易的方式刷空单两千余次,套取支付宝公司补贴26万余元。而魏某等21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被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拘役四个月至有期徒刑三年不等。

点评:

 2017年初的支付宝“随机立减100元”的优惠活动火遍了大街小巷。然而,有人就是看中了这一漏洞从开始发起了“横财”。从“羊毛党”到“阶下囚”有时只在“一念之间”。

6、宝付代收货款对资金损失免责,支付机构难得强硬一回

  案例:

家住北京的张先生曾在浏览一个带有宝付公司LOGO的网页时自动弹出一个QQ客服对话框,经客服人员劝说,分三笔共计3.3万元购买了上海某投资公司的理财产品。随后,客服人员失联、公司网站无法登录,张先生认为通过宝付支付平台支付投资款,遂将宝付告上法庭。经过审理,法院认为,宝付公司在此交易过程中仅提供网络电子支付服务,起到支付平台作用。同时,在接到诉讼后已停止对相关公司提供支付服务。对于要求归还投资本金的诉讼,法院不予支持。

点评:

无论何时,依法合规才是王道。宝付作为支付机构,仅按照基于双方的交易指令进行了资金划拨,向商户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并非该资金的实际收取方,法院认定在整个过程中宝付并无过错。

7、微信支付被盗刷1.9万元被法院判败诉,用户输了

  案例:

去年1月黄先生向法院起诉某银行,称自己的银行卡遭盗刷,要求银行赔偿损失。法院调查中发现,黄先生所谓的盗刷,是有两笔共计1.9万元的金额通过微信转给了好朋友李女士的账户。而李女士表示,由于此前身份证曾经遗失,收款的银行卡也并非本人所有。由于金额是由微信转账方式支出,黄先生也不能提供证据证实银行卡存款被盗取以及银行方面存在的过错,被法院宣判败诉。

  点评:

这一年关于微信支付诉讼的案件有不少,而这一起却极具代表性。从钱被盗刷到法院宣判,历时八个月之久,到底是讹诈银行还是维权无门?真相只有一个。

8、手机卡被非法补办导致银行卡盗刷案,移动公司承担50%责任

  案例:

福建厦门的郭忠信此前曾将一张银行卡和手机号码进行了绑定。某天突然发现一天之内手机都没有信号,经过查询后郭某发现自己绑定的银行卡被人通过网银分三次转账了11万余元。而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了手机卡的报停、复机、补卡等通过网银转账获得银行的验证码,从而盗取卡内钱款。法院认定,移动公司在办理补卡业务时,对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未经过仔细核查和相关审核,被判决承担50%的责任,赔偿郭某5.5万余元。

点评:

银行卡内巨款被盗,电信运营商却被告上法庭。此案揭示了一种新型银行卡犯罪手段,给手机用户和电信运营商敲响了警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卡王”揭秘:这样玩转信用卡
支付宝漏洞再现!三人套现3.2亿,网友:想听听马云怎么说?
长点心吧!网络支付八大风险案例你都经历过吗?-凤凰新闻
【盘点】一文教你如何防信用卡欺诈!
绑定支付宝的银行卡,卡里的资金安全吗?
【盗刷汇总】告诉你怎么防范支付宝等应用被盗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