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周丨早产儿肠外营养

编译:赵哲维

关键词:儿科营养、肠外营养、早产儿

什么情况下要用肠外营养?

对于一个因为各种原因,通过简单的肠内营养还是无法满足其营养的小孩,我们当然不会忍心让他继续挨饿下去,如果已经这样持续5了,那么别再犹豫了,赶紧考虑肠外营养支持吧。

不要觉得肠外营养(PN)在周围很不常见,其实PN支持对改善早产儿,尤其对器官功能极不成熟的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的早期营养支持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也正因为如此,PN支持已经成为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


NICU

蛋白质

对于脆弱的小生命来说,早期高蛋白饮食可以说是保证其营养的基石。目前指南推荐,从出生第一天起就应该予以2-3g/kg/d的氨基酸(AA),并在接下来一周内缓缓加量至3.5-4g/kg/d。对于超低出生体重儿,需要>4.0g/kg/d甚至到4.5g/kg/d

不要担心小宝宝们没法耐受,研究发现,除了尿素氮会有所升高外,他们并不会发生酸中毒或是高氨血症,相反,保证足够的AA摄入,可以避免负氮平衡,保证生长发育,还能提升将来的神经认知功能呢。

另外,小宝宝的AA“菜单”也和大人不一样呢。因为生长发育所需,婴幼儿比成人需要更多的必需氨基酸。小婴儿的必需氨基酸还应包括组氨酸、牛磺酸、胱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脯氨酸和甘氨酸

当然目前也有争议,有学者认为早期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促进体内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分泌,这有可能导致孩子长大后出现肥胖等代谢综合征的概率增高。但是考虑到蛋白缺乏导致的生长发育停止、认知功能受损,目前还是提倡进行早期高蛋白补充。


能量与脂肪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脂肪对于很多人来说变成了一种累赘,但是对于那些低出生体重儿来说,这些可都是救命的能量啊。为了保证生长发育,蛋白质是必备的原料,但是能量也必不可少。而脂肪,由于其高能量密度,是作为能量补充、储备的最佳选择。

由于能量主要用于蛋白质合成和代谢,因此能量摄入量与蛋白质摄入量息息相关。对于早产儿来说,为了满足其生长发育需求,通过PN每天摄入的能量需要在90-100kcal/kg左右,这些能量可以满足小宝宝每天基本的能量需求。如果补充超过这个量,能量会存储在脂肪组织中。这些能量中,宝宝每天的静息能量消耗(REE)约在40-60kcal/kg左右。因此,以保证早产儿足够能量及能够耐受为前提,目前指南推荐的方案为出生第一天40kcal/kg/d,之后增加到60-80kcal/kg/d,在1周后达到90-100kcal/kg/d的目标。

在这些能量里呢,糖和脂肪的比例也很重要,过高的糖含量会导致蛋白氧化增加。因此,在PN中我们提倡按45-55%的糖,35-40%的脂肪,10-15%的蛋白(AA)比例进行配方此外,为了增加蛋白利用率,提高脂肪、蛋白耐受程度,避免酸中毒,我们提倡蛋白/能量比例在3.3g蛋白/100kcal左右,当然出生体重越低,消化道发育越不健全,这个比例会适当提高。

至于静脉输入脂肪乳剂,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我们推荐在第一天使用1g/kg/d,然后每天逐渐加量,如果患儿耐受可,没有高甘油三脂血症,可以在1周后加量至3.0-3.5g/kg/d对于那些有严重新生儿黄疸的孩子,可以适当调整到3g/kg/d以下,并注意监测血脂、血胆红素和白蛋白水平。


葡萄糖是肠外营养的主要能源提供者,同时也是唯一的糖类,对于新生儿来说,葡萄糖快速被大脑利用的特点显得弥足珍贵。对于早产儿来说,体内的内分泌和代谢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对糖代谢的不平衡很容易导致高血糖、低血糖。因此,早期PN补充糖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正常新生儿来说,4-7mg/kg/min的葡萄糖已经足够保证他们的茁壮成长,但是对于超低出生体重儿来说,可能需要高达8-10mg/kg/min的输入量,以弥补其脆弱的肝脏等代谢功能。然而不幸的是,这些脆弱的孩子还没发耐受这么高的输入量,这可怎么办?

所以,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我们还是选择4–5 mg/kg/min (6 g/kg/d)的起始输入速度,如果不能耐受,甚至可以降至3.5mg/kg/min如果孩子耐受了,可以再慢慢加量,最终在1周左右达到12-16g/kg/d的速度。当然,千万不要超过18g/kg/d,因为这已经超出了孩子氧化糖能力的极限。

再教你一招,保证PN中适当的氨基酸、脂肪比例,也是提高孩子对输入糖浓度适应的一个好方法。什么比例合适?再回去看看前文复习下哦。

实在不能耐受怎么办?减量是最直接的方法。如果孩子身体需要这么多营养,却又没法耐受高糖浓度的PN输入怎么办?其实打胰岛素也是不错的选择,0.05IU/kg/h开始用胰岛素,帮助孩子度过这个难关。


水、电解质、微量元素

大家都知道,人体内水的含量是与年龄相关的,一个孕24周的胎儿体内90%是水(这才是小鲜肉啊),而新生儿体内仅为75%。另外,由于排尿增加(尿浓缩功能不成熟)、不显性失水多(体表面积大、皮肤未成熟),早产儿比一般新生儿更需要更多的水分。

但是!在刚开始的阶段一定要控制水入量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时期,大量数据表明,过多的水摄入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动脉导管未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后果。因此,谁还孩子尿量增多、尿钠升高甚至导致负钠平衡,我们还要忍痛限制其入量在60-100ml/kg/d(出生越早的早产儿可以适当再增加点入量,毕竟人家耗得多)。

在这段难熬的时期,孩子的体重也会有一定的下降,不要慌张,我们需要做的,是密切监测其电解质、出入量。大约5-15天后,早产儿的肾脏会慢慢成熟,突然有一天,你发现他的尿量开始减少了,渗透压也开始正常了,体重也会开始渐渐增加。这时候,可以稍微放宽下入量条件到150ml/kg/d左右,但是仍然要小心哦。

对于早产儿来说,早期PN通常不用补充钠、钾,因为他们初始的电解质浓度比较高。此外,在他们输液、服用的药物中,也常常还有这些电解质。另一点,如上所述,相比于NaK,他们排除了更多的水,体内的电解质浓度也会相对升高。因此在前3天,我们需要密切监测其电解质浓度,一旦其浓度开始低于正常水平了再开始补充。对于早产儿,目前PN推荐量为钠2–3 to 5mEq/kg/d,钾1–3 mEq/kg/d,氯2–3 mEq/kg/d

由于钙磷调节系统的不完善,我们需要从出生第一天起开始补充这两个元素,否则对将来骨代谢、形成会造成不良的后果目前推荐孩子的摄入量:钙60–100 mg/kg/d (1.5–2.5mmol/kg/d),磷 50–80mg/kg/d (1.5–2.5 mmol/kg/d)

其他的一些微量元素比如维生素、铁、硒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早产儿来说,甚至需要更多!


标准方案?个体方案!

说了这么多标准方案,但是临床是千变万化的,面对一个真实的小宝宝,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数据,全面评估后,给出一个适合他的方案。毕竟,每一个标准方案只是为了更好地个体方案而服务。

怎么样,是不是已经学会了?以后面对早产儿肠外营养,再也不怕了呢!

资料来源

Parenteralnutrition in very low Birth weight Preterm infants.Arieh Riskin, CorinaHartman, et al. IMAJ, VOL 17, May 2015.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产后喂养:母乳、维生素…宝宝什么时候补?补多少?8张图表说清,再附视频讲解!
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
舌癌皮瓣移植术后患者营养支持疗法一例
营养支持治疗操作规程
【求助】关于新生儿静脉营养
手把手教你小儿静脉营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