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典病例:STEMI术中优化后适应术的应用

    优化后适应术(缺血后处理技术)是指,长时间缺血后再灌注前反复短暂再缺血处理,可调动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明显减轻缺血组织的再灌注损伤。由于缺血后处理不需要预知缺血发生的时间,且干预方法简便,尤其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时只需通过球囊的充气和放气进行几次简短的开通、再闭操作,即可发挥心肌保护作用,这使得缺血后处理成为一个具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的治疗措施。


    目前在许多临床疾病领域已经开始对缺血预处理的研究,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卒中、心脏手术、移植、急性肾损伤,并发现了缺血预处理具有许多潜在的有益的效应。研究表明,缺血后处理可能减少再灌注损伤的程度,其分子机制可能包括激酶通路、生存激活因子增强通路、活性氧以及钙离子超载减少等。


    但也有持不同意见的:在第 65 届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年会(ACC2016)上,Engstrom博士及其同事公布了DANAMI 3-iPOST试验结果,该临床研究的是目标是探究因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采取 PCI 治疗增加缺血后处理的可行性。该试验纳入了1,214名发病12小时内、拟接受PCI和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其梗死相关动脉的TIMI血流为0-1级;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缺血后处理组(n = 617)和传统PCI组(n = 617)。缺血后处理组患者在冠状动脉血流恢复后立即使用球囊在罪犯病变或支架处扩张4次,每次持续30秒,期间间隔30秒。随访37.5个月。主要终点为MACE,包括全因死亡、因充血性心衰住院率。结果显示,缺血后处理组和传统PCI组主要终点发生率分别为10.5%和11.2%(HR 0.93, 95%CI 0.66-1.30, p = 0.66)。MACE各组分析:全因死亡  6.2% vs. 8.1%, p = 0.18;因充血性心衰住院  4.9% vs. 4.9%, p = 0.96。次要终点:复发心梗  5.4% vs. 4.7%, p = 0.64;18个月时的LVEF  52.7% vs. 50.8%, p < 0.05;LVEF>45%的比例  80% vs. 72%, p = 0.015;DANAMI 3-iPOST试验表明,STEMI患者在建立灌注后立即进行缺血后处理并不优于传统的直接PCI。该研究是目前该研究领域最大的临床试验,最后结果提示缺血后处理与传统 PCI 治疗对预后的影响并无差别。缺血后处理的临床效果也因此而较低,很少在急诊 PCI 期间进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STEMI溶栓后可以进行介入治疗
大辩论:血栓抽吸,多此一举?
院前纤维蛋白溶解合并及时冠状动脉造影术有益于早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经典病例】河北医大二院 李世强教授:STEMI术中优化后适应术的应用。
名词文献:2017年ESC STEMI指南引用13年前的研究作为发病12
【CCI创新周讯】最微型“人工心脏 ”Impella 之回顾及展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