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温经汤临床应用心得

本文共3699字。

   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第9条:“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其方由吴茱萸三两、当归二两、川芎二两、芍药二两、人参二两、桂枝二两、阿胶二两、生姜二两、牡丹皮二两、甘草二两、半夏半升,麦门冬一升,在方后有:“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据《医宗金鉴》认为“其下利数十日”当为“下血数十日”是传抄之误可信。从原文分析本方主治带下病其主症“妇人五十岁左右,下血数十日不止,并且傍晚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意思是说妇人五十岁经血大多停止了,可却病下血数十日不止,她一到夜间就发热,这种发热是因为瘀血,瘀热在里,所以少腹里急,腹满,这是瘀血于少腹部,如桃仁承气汤,抵挡汤都有少腹急结之证。手掌烦热,唇口干燥是因血虚,血虚生内热,津液也虚,所以其病就是血虚津亏夹瘀,所以温经汤温中补虚,养血活血。

  根据胡老的六经八纲理论,温经汤属于厥阴病的范围,当是上热下寒,虚瘀夹杂之症。在临床中用于月经期头痛、月经病、不孕症,只要方证对应,常常取得很好的疗效!

  案一:经痛推迟身畏寒,三年不孕治厥阴

李某,女,25岁,平江县南江镇五角村人,患者自述结婚三年未孕,平时月经量少,经期推迟50天以上,月经痛,畏寒,服寒凉食物则腹泻,吃辛辣油炸食物则牙龈肿痛,脉沉细涩,舌质淡,苔薄白,诊为厥阴痛,方用温经汤。药用:吴茱萸、当归、川芎、白芍、红参、桂枝、阿胶、丹皮、炙甘草、半夏、麦冬、生姜。10付。药后畏寒明显好转,原方续服20付。服完后受孕。10月后顺产1男婴。

   案二:疲乏痛经月事迟,四十未孕温经汤

患者李XX,女,42岁,平江县城关镇人。2011年3月20日就诊。患者自述经常神疲乏力,胃脘痛,喜热敷,四肢冷。在家中做家务觉得很累,家住六楼,每天出门买菜,回家中途必须休息;夏天出门必带雨伞遮太阳,只要稍晒太阳就全身火燎,外阴红肿热痛,回家要脱尽衣服,伸开四肢用空调吹上1-2小时才能缓解;夏天晴天不敢出门已几年,月经量少,有时三月一行,月经痛,脉微细,舌质淡,苔薄白,诊为:厥阴病。方用温经汤。药用:吴茱萸、桂枝、半夏、阿胶、丹皮、川芎、当归、白参、白芍、麦冬、炙甘草、生姜,10付。药后好转,续服40多剂。诸症皆除。

10月份的某天,患者晚上来电咨询,近来身体不适,神疲乏力,思睡,想吃酸物,我不假思索的说,你这很像早孕反应,患者听后欣喜若狂,说明天就去医院检查,结果为怀孕。事后得知,患者有二次婚姻,第一次是结婚四年无生育,导致离婚。再婚后男方有一儿子,几年未孕后收养一女孩。经服温经汤40多付不仅治愈了困扰多年的疾病,还意外的使她怀孕。

  案三:体瘦畏寒经少痛,色黑有块又不孕

患者方XX,女,27岁,长沙人,2017年10月5日就诊。

患者自述,自发育起就月经量少,冬天畏寒特甚,经色黯黑有块,结婚3年未孕,见体瘦,脉沉细,舌质淡,苔薄白,舌有齿印,诊为宫寒血瘀。方用:温经汤加茯苓。20付。2017年11月16日复诊,药后怕冷好转,经色正常,无块,经量增多,月经痛减轻,脉沉细,口中和,二便正常,舌体胖大,用温经汤加苍术、茯苓、泽泻,10付,药后怀孕产下一男孩,体重增加,畏寒己。

  案四:经期头痛恐欲死,口干口渴伴口臭

  患者王XX,女,28岁,南江镇桥东村人,2018年7月12日就诊。

 患者自述是四川人,嫁入南江几年,常在广东打工,经期头痛欲裂,曾在广东多家医院及湖南多家医院治疗无效。今年特回家疗养。该诊:月经提前8天,月经量多,有块,经期头痛欲裂,大便正常,夜尿2-3次,口干、口喝伴有口臭,脉沉细,舌质淡,苔白腻,诊为:厥阴病夹饮夹瘀。方用:温经汤合当归芍药散。10付。

 2018年7月23日复诊

服上方后经期头痛己,月经量减少,口干口喝改善,脉沉细,舌质淡,苔薄白,用温经汤10付。

2018年8月8日三诊

头晕,体位改变为重,脉沉细,舌质淡,苔薄白,边有齿印。     方用:温经汤合当归芍药散,10付。

2018年9月10日四诊

头晕减,夜尿1次,脉沉细,舌质淡,苔薄白,边有齿印。方用:温经汤合当归芍药散10付,后随访诸症者己。

  案五:经期头痛伴恶心,色黯口疮兼夜尿

罗XX,女,30岁,平江县城关镇,2018年7月18日就诊。

患者自述每次月经前一天头痛恶心,夜尿2次,经色黯黑有块,脉沉细,舌质淡,苔薄白,边有齿印。

诊为:厥阴病夹饮夹瘀。    

方用:温经汤合当归芍药散,10付。

2018年10月17日复诊

诉药后头痛减,能忍受,近来口疮未患,月经有块,夜尿2-3次,脉沉细,舌质淡,苔薄白,原方再进10付。

  案六:头顶痛甚兼呕吐,月经量少下肢冷

朱XX,女,27岁,浯口镇西江村人,2017年9月30日就诊。

患者自述反复头顶痛,发作时呕吐、恶心,月经量少,颜色深,下肢冷,冬天加重,二便正常,脉沉细,舌质淡,苔薄白,中有剥苔,诊为:厥阴病

方用:温经汤合当归四逆汤,10付。

2017年10月10日复诊

头痛减,剥苔面积缩小,初服药大便稀,大便次数增多,续服渐正常,脉沉细,舌质淡,苔薄白,原方再进10付。

  案七:经痛色黯又有块,口疮反复久不愈

何XX,女,20岁,大学生,家住平江四中,2018年7月15日就诊

患者自述月经痛,色黯黑有块,反复口疮,此起彼伏,脉沉细,舌质淡,苔薄白。

诊为:厥阴病

方用:温经汤,10付。

2018年8月5日复诊

患者服药后,月经痛减,疼痛时间1-5天,经色黯黑有块,口疮只发一次,脉沉细,舌质淡,苔薄白,用温经汤10付。

  案八:经期腹痛四肢冷,熊猫眼圈常口疮

欧阳XX,女,20岁,大学生,平江四中,2018年7月22日就诊

患者自述月经期当天小腹痛,四肢冷,冬天更甚,黑眼圈,大便日1-2次,脉沉细,舌质淡,苔薄白,边有齿印,反复口疮。

诊为:厥阴病夹饮夹瘀。  方用:温经汤合当归芍药散,10付。

2018年8月10日复诊

服上方后,本次月经只痛半天,黑眼圈己,口疮己,脉沉细,舌质淡,苔薄白,边有齿印,上方再进10付。寒假回家又来复诊一次,见面色红润,黑眼圈全退,述月经期腹痛尚能忍受,不影响学习,口疮几月未患。

分析一:从温经汤原文看

从原文看,妇人年已五十,经血当止,今下利(血)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为瘀血的表现。少腹里急,腹满,不只是虚寒,而亦有少腹急结瘀血的腹证在。手中烦热,唇口干燥亦不只是津枯血燥,而必有瘀血的关系,故肯定此属带下病,其所以病此是因其人曾经半产,瘀血在小腹久久不去的缘故,当以温经汤主之。本方既用吴茱萸汤去大枣,加桂枝降逆止呕以温胃驱下寒,又用麦冬汤去大枣滋枯润燥以补胃之虚,另以芍药,阿胶,牡丹皮,麦冬凉血清上热,行瘀和血,又以桂枝,生姜引邪外出,故本方为清上温下,为治半表半里阴证者。胃为生化之本,气血之源,胃气利则津血生,此为生新祛瘀兼备的治剂,故带下,崩中,月经不调,久不受孕者,并皆主之。

分析二:从温经汤病机看

温经汤其病机不外上热下寒,虚实夹瘀,在临床中并不只限于五十岁左右妇女,曾经多次引产、剖腹产、刮宫的中年妇女都有运用温经汤的机会,年青女性、中学生、大学生由于生活习惯不正确,喜食冷饮,衣着时髦、短裤、露脐装及月经期不注意保养都是形成宫寒的原因,日久就形成寒凝血瘀,不治或治不得法则形成寒热错杂,虚实夹瘀。在临床中,只要经色黯黑有块就可诊为瘀血,也有许多闭经、痤疮、乳腺疾病及更年期崩漏都有应用温经汤的机会。只要有上热下寒,虚实夹瘀的症状就可大胆使用。

分析三:从温经汤方药组成看

从方药组成看,含有芎归胶艾汤,当归芍药散,吴茱萸汤,桂枝茯苓丸,麦门冬汤等诸方加减,也就是诸方的合并证,即本方的适应证。关于温经汤的药物用量,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方中吴茱萸是3两,当归、川芎、白芍、人参、桂枝、阿胶、生姜、丹皮、甘草都是2两,半夏半升、麦冬一升。这就说明吴茱萸的用量必须大于当归、川芎等9味药的量,半夏又大于吴茱萸的量,麦冬量最大。曾见某教授处方的温经汤,麦冬用常规量10g,患者服后出现吐血的不良反应。若津血不亏,上热不显者可少用麦冬,但不能不用。曾治一痛经患者因吃西瓜,冰棒就腹泻,在用温经汤时去了麦冬,服几付后就觉上火,后加上麦冬20g就无上热反应。总之以临床症状为依据,不外上热下寒,夹虚夹瘀的病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济舟《浅谈温经汤》
“温经汤”是一首好方 吴茱萸 9g当归 6g 芍药 6g川芎 6g人参 [6g] 桂枝6g阿胶 6g牡丹皮 去心 6g生姜 6g 甘草 6g法半夏 6g麦冬去心9g
医话 | 温经汤“温”,不应该理解为“温补”
方剂之理血剂之活血祛瘀之温经汤
每日学一味药——温经汤(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温经汤的组成,歌诀,加减运用医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